APP下载

青浦区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指数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2019-07-05曾捷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中小学生体重

曾捷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指数状况有喜有忧,喜的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青少年身高体重有所增长,多发病与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忧的是学生BMI指数不合格率居高不下,主要表现在学生心肺功能较弱、耐力下降、肌肉力量差,平衡调节能力弱。2017年青浦区体质测试中心抽查了全区小初高所有学校,1~12年级学生共2716名作为考察样本,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的要求,进行了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检测,并将获得的各项数据,按年级、男女分组,从中抽取了身高体重这两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全区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的现状和体质变化的普遍性规律,为制定和改善学校体育教学计划,选择教材、教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小学生  身高  体重  指数  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c)-0089-02

1  研究目的

体质是在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特征。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国民体质健康,很注意开展对国民体质的研究,尤其重视增强青少年一代的体质。然而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年龄段的学生身高长了,体重增加了,但综合身体素质却呈下降趋势,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课如何上?怎样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愿意自觉参与运动?这是体育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和责任。

2017年从全区小初高所有学校,十二个年级随机抽取2716名学生作为样本,并从中选取了身高体重指数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全区小初高中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状况,掌握学生体质变化的规律,为制定和修改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思路,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全区小初高十二个年级在校生共2716人作为样本。样本共分12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又分为男生和女生2类。全区抽样2716名同学,实际参测人数为2716人,占2017年全区在校学生总人数的10%。测试了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耐力共6项,并选取身高、体重进行指数分析。

2.2 研究方法

采用测试法、文献资料等方法,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和《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实施纲要》的要求,了解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状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BMI(Body Mass Index)指数是通过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值,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本研究对青浦区1~12年级学生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分别计算了各年龄组男女学生在各个年龄段身体不同体重水平所占比例,还特别进行了肥胖率的男女比较。

图1和图2可以看出各年龄段女学生体重基本正常,各年龄段女生正常体重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生, 女生除低年级外,其它各年级正常体重比例均超过40%,,高三年级更是高达70.41%。男生正常体重比例在18.95%~51.08%之间,除1~4年级外均低于女生。而肥胖比例,女生为0.2%~15.74%,男生则为3.77%~26.03%,除九年级和高一年级组的肥胖比例略小于女生外,其他年龄组均明显高于女生。超胖率,所有年级男生均高于女生,其中高一年级超胖率更是达到40.66%。小学阶段男生偏瘦比例在39.46%~76.03%,女生偏瘦比例在54.87%~93.69%,均处于较高水平,低年级的偏瘦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图3可以发现,女生肥胖率在各年龄段基本都低于男生,但是六年级至高二年级女生肥胖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均达10%以上。高年级学生的肥胖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从肥胖和超胖比例来看,各年龄段男生基本都明显高于女生,高一年级男生超胖率达到40%,高二年级肥胖率达到25%。而女生超胖率和肥胖率最高值均为16%。小学阶段男女生超胖率均在10%以下。由此可见,青浦区初高中男生超胖及肥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超胖及肥胖率已达到警戒线。小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运动时间少以及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造成小学生偏瘦的主要原因。女生尤其是1-4年级的女生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男生,肥胖率和超胖率明显高于小学生,这可能随着年级的提高,学习压力逐渐增大,特别是高中阶段面临高考,学生整体睡眠质量差,运动时间不足等均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也发出忠告肥胖病将成为全球首要的健康问题,因此建议家长注重孩子合理健康饮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特别是偏胖和偏瘦对自身健康的危害,在学习之余尽量鼓励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另外学校两课两操两活动要保质保量,小学和高中阶段没有体育考试的推动,体育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这需要出台一系列管理和考评机制来保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要。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随着年级的提高,青浦区学生的超胖率和肥胖率基本都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超胖率,其上升趋势特别明显,说明肥胖和超胖的学生有随着年级提高而逐渐增加的趋势。近些年来,营养过剩以及运动缺乏是造成肥胖学生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虽然现在有规定的两课两操两活动,但由于学习压力、安全责任以及学校管理等原因都使得运动的量和强度都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同时,受到当前“惟有读书高”的家庭教育观念、隔代教育以及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且男孩更为突出,导致肥胖率居高不下。各年级男生肥胖率和超胖率都基本大于女生,说明男生相对女生更为缺少运动。

4.2 对策

学校教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作用十分关键,学校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全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除了认真落实两课两操两活动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全面完善家校合作的体育教育模式,营造积极锻炼身体的浓厚氛围。

家长要改变“惟有读书高”的陈旧观念。家长应该从家庭教育做起,改变原有陈旧的教育观念,应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

体育教师应适时开展体育理论课,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益处,使学生养成主动参與体育锻炼的意识,学校教育还应与家庭教育密切沟通与合作,创造条件确保学生每天有充足的睡眠。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家长应支持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更应做好榜样,与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而社会则要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如社区和公园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社会场馆的开放、体育活动和赛事的政策支持等。

参考文献

[1] 陈文会.九台市小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 于华.谢南京市小学生体质状况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 王定成,史兵.城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生长发育现状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8(1):24-27.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中小学生体重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体重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