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化课程改革研究

2019-07-05程琼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改革途径研究

程琼

【摘 要】高职院校是汽车现场生产管理技术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的今天人才的供求矛盾突出,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产业需求,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基于项目化课程的改革方法。项目化的课程改革是近年來被广泛认可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方向,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改革途径;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汽车的普及率增加,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和汽车产量位列世界前列。高职院校在培养汽车生产一线技术人才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国内汽车制造业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人才数量不足和能力的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和教学模式的落后。社会普遍重视学历教育,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足,导致高职院校招生不足。高职院校自身在教学改革上用力不足,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产业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项目化课程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1]。本文分析项目化课程的基本内涵和改革的难点,了解当前高职院校教学面临的现状。探索推进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以达到促进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项目化课程的基本内涵

项目化课程是近年来针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方式转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独自探索和自我提高的主动性[2]。项目化课程,主要采用职业模拟的方式,教师设定一个项目或任务,由学生完整的完成资料收集、项目设计、项目论证、项目实施再到项目验收的全过程,教师只在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纠正。

当然,项目化课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项目化课程需要设置在教育过程的合适阶段,学生需要进行两年的基础理论学习才能达到完成项目课程的条件。汽车产业的质量要求严格,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益求精,几千个零部件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汽车的整体质量。通过项目化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生产的全过程,熟悉生产的各个环节,在走上生产或管理岗位后,能够做到得心应手[3]。

二、项目化课程改革的难点分析

2.1教学思维理念的改变相对困难

我国的教育思维理念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的教学重点不是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上,而是侧重于考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剥夺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思维被禁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偏弱。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当前的教学模式大相径庭,其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参与教学过程,这种理念在当前的环境下难以被接受和认可。从整个教育系统来看,已经形成应试教育的固定思维,做出改变相对困难。

2.2师资力量建设相对薄弱

多年来职业教育的地位一直不如学历教育,在国内受到了冷遇,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投入远远少于学历教育院校。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硬件建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吸引力不足,加上企业高薪的吸引,较多的优秀教师选择离开高职教育岗位,使得教师队伍整体薄弱。师资力量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条件,在长期欠账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了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4]。项目化课程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具备项目任务的设置能力和过程控制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过硬的实践经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教师队伍的水平还不足以支撑项目化课程的开展。

2.3人才培养和使用脱节严重

由于长期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高职院校本应当为社会输送具有过硬技术能力的职业人才,但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一直处于低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导致毕业生被社会认可度不高,二是高职院校教学落后导致毕业生能力素质不能适应岗位要求。汽车现场生产管理岗位要求的能力素质很高,需要熟悉汽车生产工序和流程,精通质量控制,善于组织管理,在当前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下难以达到。当前高职院校侧重于专业工种的人才培养,对综合性的管理人才培养相对欠缺[5]。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三、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院校,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需要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从提升就业能力入手,强化学生的上岗能力。教学模式能否适应社会需求,主要看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量增加的趋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只有通过增加人才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来解决[6]。项目化课程改革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推进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3.1调动企业参与院校教学的积极性

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中,强调实践能力的锻炼,企业就是最好的学习场所。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一般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习,但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参观实习的时间短,企业生产过程难以让学生实际动手。企业要追求生产效率,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在追求效益的情况下对无收益的院校教学热情不高。项目化课程改革,可以通过优化实习组织方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采用岗位互换交流、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形式,将企业纳入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企业的真实项目,得到切实的实践锻炼,而且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将优秀毕业生向企业输送,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

3.2提升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水平

师资力量建设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基础,项目化课程改革中师资力量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7]。提升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水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推动作用明显,建设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依托的仿真实验室,可以有效解决实践不足的问题;引入企业资金支持,打造校企合作的培养基地,能够促进项目化课程的改革。二是要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引进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充实教师队伍;选派教师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汽车生产管理人才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只有加大师资力量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锻炼机会,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现场生产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渐加大。汽车制造业属于高端制造业,流程复杂,工序严格,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主体,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变当前不合理的教学体系,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才能满足当前产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戍燕.高职项目化课程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市场论坛,2019(3):90-92.

[2]王志伟,孙玲,曹菁,吴轶群.基于企业综合项目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化课程体系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1):42-44+56.

[3]刘静.高职“汽车电气系统维修”项目化课程改革[J].交通职业教育,2018(1):31-34.

[4]王晓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项目化课程建设探析[J].新西部,2018(33):152-153.

[5]童慧芝.项目化教学的运用与局限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6):32-33.

[6]张凯,李正国,贺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培养模式探索*——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41-46.

[7]郭建勤,沈洁,王芳.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实效思路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3):73-74+93.

猜你喜欢

改革途径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工科院校数理基础课程改革构想
浅谈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物理教学改革
趣味性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