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探析

2019-07-05赵兴伟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赵兴伟

【摘 要】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农村与农业的高效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分析调研影响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问题现状,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高效生态农业的提出,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目前面临着人力资源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农产加工技术不足的突出问题,因此相关人员应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的发展策略,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和振兴。

一、制约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因素

首先,影响生态农业高效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专项资金投入的不足和先进性劳动资源的缺乏。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在前期设备购入和后期的生产运营上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由此可知,高效生态农业有着投资周期长、效益回收缓慢的特点。因此,生态农业的建设离不开政府方面的支持。但是,实际情况下,各级政府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補贴力度有限,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很难取得规模效益。而金融服务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对生态农业的贷款支持不够,部分贷款期限较短,难以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而基于生态农业的特点考虑,高效生态农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显然目前情况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基数不足,技术水平也难以达到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而使得农村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次,生态农业技术水平低下,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过于重视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而对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关注力度显然不足,进而导致了农业生态技术的严重落后,有机肥料的应用、农田生态环境的治理以及秸秆还田技术的运用尚未成熟,进而难以达到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此外,由于生物技术水平发展的限制,农业生产人员在耕种土地时,缺乏有效的策略解决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污染问题,也使得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在农产品的包装、检测和防腐处理方面也存在技术水平不达标的问题,难以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进而影响生态农业的高效发展。

再次,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问题也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是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因此,自然环境资源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统一性。然而就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的使用现状而言,其生态价值体现严重不足,农业生产者在进行农耕活动时,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土壤结构的破坏和农作物生长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雨水作用,污染物还可能流入附近的灌溉水源中,进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显然,基于清洁水源和高质量土地资源的生态农业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1]。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一)政府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

为改善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增加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制度保障。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市场调节机制,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资金与优质的劳动力资源,进而为生态农业的建设注入活力。同时,注重财政政策和市场管理职能的应用,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双重保障。

其次,政府应健全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补贴机制,在高效生态农业的信贷、税收和投资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并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划出生态农业重点规划区域,进而增加资金流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应重点提高生态农业发展重要性的宣传力度,积极推进生态公益林的建设,采取退耕还林与保护耕地并举的措施,实现生态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效益的显著提升,激发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最后,政府应致力于引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设人才,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队伍,进而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进程,政府方面应积极培养生态农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生态农业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

(二)提升高效农业发展技术水平的应用

相关从业人员在充分了解生态农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应积极推进创新技术的应用,以此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过于重视操作技术的现状,将生物技术的引进摆在生态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有机肥料的应用和秸秆还田、还耕技术上做出突破,以此增加对农村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政府方面应强化耕种人员的技术能力培养,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对土地结构的破坏。针对农村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污染问题,政府应加大关注力度,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和法律手段,强化管理工作,以此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注重延伸生态农业生产链、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应树立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形象,同时注重与生态环境相联系,提高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生态效应。

此外,为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善农业灌溉水源的污染问题,致力于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和化肥农药污染问题,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合理解决土地污染问题。在实际的治理工作中,应注重农作物病虫灾害的生物防治技术,进而促进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农业生态系统

我国耕地资源的空间地理分布较广,所跨越的气候区域较多。因此,各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时,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特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考虑到当地的水力资源、地质结构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合理性。同时,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应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优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进而构建高效的农业种植系统。

此外,为有效解决农业生态系统的污染问题,农业生产活动从业者,应致力于建设农林牧复合型的生态农业系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应注重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农生态业示范基地和产业示范园区,增加生态农业发展经验的交流与学习,以此,全面提升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农村在新的历史阶段走高质量的发展之路,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2]。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政府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可加大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关部门通过提升高效农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农业生态系统的方式,有利于改善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也促进了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马丽.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8(10):59-61.

[2]林健东.坚定不移走高效生态路子 高水平谱写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J].新农村,2018(04):3-5.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演变轨迹及其新时代新征程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及举措
新农村呼唤更多的知识型“新农人”
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哪些农村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