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涛:WAKILINAYYUKA 酋长

2019-07-05陈思韩剑利

大学生 2019年7期
关键词:阿布贾城铁酋长

陈思 韩剑利

“我并不是第一个在尼日利亚被封为酋长的中国人。仅在我们单位,我已经是第四位受封的酋长。

据我所知,这些年在这里被封为酋长的中国人近10位。”

“我们单位,我是第四位酋长”

酋长制是非洲的传统制度,酋长在当地也称为“土皇”(土地掌管者,英文King),土皇住的房子叫做“王宫”。其拥有相当大的权利,决定着他所管辖范围内大大小小的事情。有着近1.8亿人口的尼日利亚由250多个民族组成,作为部族传统领袖,土皇至今仍然在人民心中享有威望,并受到政府的尊重。

孔涛加冕仪式的举办地就位于土皇的“皇宫”,这是平日里酋长委员会开会的地方。当天,在场的都是当地酋长委员会的成员和礼仪官,还有30多名孔涛的中方同事,屋里屋外加起来近百人。尽管女同事们对孔涛受封的服装抱有巨大的好奇,但根据尼日利亚当地习俗,授封前这一套相关的物品是不能被女性触碰的。

土皇进门后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周围人用两只手把衣袍撑开,把土皇围在中央——这是迎接土皇的一种方式。而后,土皇亲自为孔涛套上白袍、戴上帽子、披上披风,那件按照非洲传统样式制作的刺绣披风来自距离阿布贾几百公里远的卡诺地区,是专门为了这场仪式带来的。最后,土皇将象征酋长地位的彩条权杖和证书授予孔涛,授予他封号“WAKILIN AYYUKA”,意为“工程领袖”。

在仪式现场,从部落首领的穿着可以看出其地位的高低。首领们的帽子都是用布缠的,缠完之后拽出来一点。土皇帽子上有两个像兔耳朵一样拽出来的形状,孔涛的只有一条,还有些级别更低的酋长则是圆顶。

授封合影留念后,土皇派了两个当地人护送孔涛回到单位营地,一整套仪式才算结束。

在尼日利亚,酋长通常由当地受尊重的人担任,在民间有很高的威信。孔涛成为这里的酋长,事实上只是土皇授予其的一个封号,用以纪念和表彰他在铁路项目中为当地做出的巨大贡献。

“我能够很有信心地说,他们已经把我当成家人了。”被当做“家人”这样的待遇,并不是人人都有。“现在,我去当地的政府机关开会办事,他们不会喊我的名字,而是直接称呼我的封号。我并不是第一个在尼日利亚被封为酋长的中国人。仅在我们单位,我已经是第四位受封的酋长。据我所知,这些年在这里被封为酋长的中国人近10位。”

造了铁路造地铁

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濒临大西洋。这里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有着非常丰富的石油矿物等能源资源,还有数不清的珍稀动物和植物。

中尼两国飞行距离相差1万多公里,没有直飞航班。通常,孔涛与同事们要先坐11个小时的埃航,从北京飞到埃塞俄比亚,然后再飞5小时转机到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

9年前,初来乍到的孔涛没有想到,这个他们要来修建铁路的地方,曾是“蟒蛇与猴子的故乡”。“从前这里都是荒地,也没什么人。我刚来的时候是参与阿卡铁路的建设,主要做四电方面的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初,尼日利亚国内铁路网络干线总长度达3505公里。在此之后,由于设备老化、腐败和管理不善,尼铁路运营几度陷入瘫痪。

在2006年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上,尼交通部与中土集团公司签署了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该项目南起尼最大城市、经济中心拉各斯,途经首都阿布贾,北至北部重镇卡诺,线路全长1315公里。

孔涛参与的第一期阿卡铁路(阿布贾——卡杜纳),线路总长186.5公里,沿途共有9个车站,自南向北先后经过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尼日尔州和卡杜纳州。这一项目于2013年2月开工建设,在克服了绑架、恐怖袭击、埃博拉疫情和50多摄氏度的高温等诸多困难后,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即告完工。2016年7月26日,阿卡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从阿布贾到卡杜纳的路程时间已缩减至1小时左右。

“这可是非洲首条使用咱们中国标准的铁路!阿卡铁路到现在为止通车1000多天,累计发送的旅客已经超过了150万人次,而且始终是安全运营。”说到曾经参与的项目,孔涛侃侃而谈,“因为现在只有两列车,每天只开四个往返,受制于当前的车次现状,如果将来车次数量再增加的话,发送旅客的数量也会激增。”

尼日利亚政府目睹铁路为沿线经济发展和老百姓出行带来的巨大便利,更加肯定了交通现代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阿布贾城铁项目也在同期建设之中。

由于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孔涛同时被任命为阿布贾城铁项目的项目经理。他梦寐以求的“大项目”终于来了,阿布贾城铁——这条西非地区开通的第一条城铁,就像孔涛的孩子一样,时时刻刻牵动着他的心。

“阿布贾城铁在去年刚刚完成了一期工程,总长大约45公里,双线运行。你要问它有什么意义,我只能说,它像一根五彩的丝线,我们在穿针引线后,把阿布贾的整个交通线路网盘活了!有了城铁,阿布贾才算是有了立体交通网络!”

运营里程仅有几十公里的阿布贾城铁,连通了阿卡铁路和阿布贾的机场航站楼,同时接引了周边卫星城和阿布贾市中心,沿途停靠的站点与公交车站互联。一条城市铁路,真正成为了城市的脉搏,也成为了孔涛和他的团队最骄傲的作品。

三年前,阿布贾城铁刚刚竣工通车时,有一位老人突然找到了孔涛。老人已七十多岁高龄了,当年在阿布贾首都新建之时,参与过交通网的规划设计。老人很庆幸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了阿布贾城铁通车。“那时候我一下子从他身上看到了我们国家老一辈工程专家的影子,所谓大国工匠就是这个意思吧。”

目前,阿卡铁路与阿布贾城铁这两个项目投入运营后,中方共有八十人左右的团队在一线参与管理和运营。这与铁路建设时期动辄几百人的大型团队相比,已是精简了许多。但孔涛告诉我们,这两条铁路线对于尼日利亚建设方而言,绝不仅仅意味着几百人的就业。

“最高峰的时候,每一个项目都可以直接产生将近5000人的就业机会,而这仅仅是直接参与建设的尼方人员数量。在建设时期,铁路沿线的建材市场、商店、服务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些间接产生的就业岗位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孔涛骄傲地说,“昔日蟒蛇与猴子的故乡,现在的村庄规模变大了,房地产商进驻了,工业园区也建起来了。一条铁路线,其实就是一条经济走廊啊。”

交大团队交大魂

孔涛在尼日利亚待了九年。

一般而言,项目经理会由土建专业出身的人来担任,毕竟在读书期间的理论架构和实践参与,让他们能够迅速上手。但这对于机电专业出身的孔涛而言,也并不是难题。

“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的操盘手。”孔濤语气很坚定,“这是对你整体统筹能力的考验。”

铁路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领域,施工、技术、商务、人力调配,这一切一切,都是孔涛作为一个项目经理需要考虑的内容。孔涛不知道的是,国内的同事们在听说他负责了整个阿布贾城铁项目之后,纷纷请缨上阵,理由是——“孔涛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孔涛言语的字里行间都代表了大国工匠的专业、责任和担当。回国工作的理由有千千万万个,留下的理由却不太多。他是唯一一个跟进阿卡铁路和阿布贾城铁这两个项目到最后的人。

孔涛的头衔是“中铁建中土尼日利亚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总经理”,核心管理团队有20多人,加上一线的团队总计80多人,负责阿卡铁路段和阿布贾城铁这两大项目的所有日常运营工作。

这位2010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材生,与如今的中土集团董事长、中土尼日利亚分公司总经理,及团队里的4名核心骨干均来自北交大。可以说,“一带一路”在异国的建设项目中,燃烧着熊熊的交大魂。

“我在交大学习的是机电专业,工作的这些年里,回想从前在校园里学到的基础知识, 那时候容易想当然,但是理论一旦结合实际,就会有太多不可控因素,有可能是你想都没想过的,如果生搬硬套理论,一定没什么好结果。”

孔涛在入职之后,跟着单位的导师探索实践中的行业领域,顺利实现了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的过渡。“这些年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铺过钢轨,盖过房子。曾经根本没有接触过的工作,也都慢慢学会了。”

“我感觉学校给我的教育,最重要的不在于那些专业知识,而是对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能力让我能很敏锐地捕捉到问题的关键点,然后着手去做,在不断拓展的其他业务领域里,也是如此。” 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像孔涛一样致力于援助建设的交大人不计其数,作为一个机电人,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所学,践行着“诚朴务实”的机电精神,推动着更多的国家完成基础建设。

猜你喜欢

阿布贾城铁酋长
山的最高处
新建地铁下穿既有城铁地铁同台换乘站改技术研究
为了粮食
酋长猜谜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铁出轨51人死亡
天气预报
日城铁欲设男性专用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