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贷”存在原因及治理措施

2019-07-05杨盼谊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校园贷治理措施消费观

杨盼谊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近年来,超前消费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网络金融的繁荣与发展。这些都促进了“校园贷”的形成,而“校园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推动了大批学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对“校园贷”存在的原因及学生个人、学校和家庭应采取何种措施来避免“校园贷”及其危害。

【关键词】校园贷;消费观;原因;治理措施

一、网络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

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是指基于金融电子化建设成果在国际互联网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开展的金融业务,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金融服务及相关内容;从广义上讲,网络金融就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网络金融安全、网络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

在央行划定的互联网金融(ITFIN)范围中,互联网支付、基金销售、P2P网络借贷、网络小额贷款、众筹融资和金融机构的创新性互联网平台都属于其行列,尤其以融合了互联网、小额信贷等创新技术和金融运作模式的P2P金融更是创新的网络金融产品,它借助一个安全可靠的平台,让有钱要投资的人能直接找到需要钱想贷款的人,平台在提供相关的条件审核、安全监管和管理费用后,促成双方的合作,实现三方共赢,互惠互利。在这种背景下,P2P网贷平台不断泛滥,一些贷款公司瞄准大学生群体,开发各种贷款软件,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大肆宣传其门槛低、无手续费等“优点”,一些大学生被这些所谓的“优点”吸引进而开始进行贷款。

二、“校园贷”形成的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超前消费的观念[1]

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消费支出大于收入水平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消费结构也实现多元化,超前消费已成为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花呗、京东白条等来实现当前所需已并不罕见。一方面,各种各样的提供分期付款选择的购物软件给大学生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这也可能会使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进而超前消费成为他们的习惯;另一方面,攀比心理也会造成一些大学生超前消费。在学生群体中不免会发生攀比现象,在初中、高中有父母和学校的约束,学生需要穿校服不能化妆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攀比现象,但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少了父母的监管,更容易在吃穿住行用等方面产生攀比心理,进而选择超前消费来满足自己当前需求,例如,2017年底,扬州某高校女大学生为了买新手机而向不正规机构贷款,为偿息被逼迫拍裸照。

超前消费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对涉世未深及金融知识不全面的大学生来说,“校园贷”更容易满足他们超前消费行为,与此同时,也更容易发生一系列问题。

(二)缺乏家长、学校的正确处理

有些学生陷入“校园贷”,但他们父母和学校的不正确的处理方式使“校园贷更加猖狂”。面对“校园贷”问题,很多父母选择想尽办法去还款,有的甚至卖房来补这个“大坑”,不想让他们的孩子背负违背信用的问题,很少人会选择去报警来解决问题;当学校面对学生的“校园贷”问题,多数学校以不影响学校声誉为前提,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直到事情影响严重甚至发生命案才开始重视起来。这些都是“校园贷”问题近两年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三)相关法律不够完善[2]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校园贷”类P2P平台,只要根据《公司登记条例》在工商备案,再花费少量资金研发或购买一个系统就可以运营,处于低门槛、无监管的状态,他们事先不管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有较高的信用风险,但是等到还款时采用威胁、恐吓甚至是暴力去催促学生还款来降低这种所谓的信用风险。有的家长想报警来解决问题,但是被告诉是普通的经济纠纷,需要自行解决,这些说明法律上对“校园贷”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也是不法分子钻法律漏洞使“校园贷”猖狂的一个原因。

(四)广告宣传的影响

“校园贷”类P2P平台在向大学生群体推销业务时,会重点推销他们的低门槛、“零利息”等看起来十分优惠的条款,往往不会告知他们手续费、违约金和滞纳金等高额收费项目以及这些项目的计算方式。另外,这些小广告在校园中散布很广,例如在兼职群和厕所门上,这些都扩大了潜在的“校园贷”者。

三、“校园贷”所引发的问题

(一)贷款学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校园贷”致使有些贷款学生自杀的很大原因在于它的催款方式。由于放贷者掌握着学生本人及其亲属的详细资料,因此,对于不能按期还款的学生,他们除了会采取骚扰、恐吓、殴打、非法拘禁等暴力手段威胁借款者的人身安全和自由,甚至还会向借款者的父母和老师进行威胁讨债。这些严重影响了贷款学生的心理健康,以致有些人选择自杀。2018年8月,某大学生因陷入“校园贷”不堪还款压力,在留下遗书后跳江自杀。这样的悲剧在“校园贷”问题中屡见不鲜。

(二)贷款学生家庭经济受到损失

“校园贷”使很多学生家长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孩子还一笔又一笔钱,一些学生遭遇“校园贷”但又不敢向父母说明情况,他们想方设法向父母要钱来还贷款,但等到父母发现问题时,学生已经为这个“无底洞”填了很多钱;另外,一些父母也缺少法律意识,在面对催款者的威胁、恐吓时,他们选择替自己的孩子买单,有的甚至把积蓄花完、卖房去替孩子还款。总之,陷入“校园贷”的学生及其家长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损失。

(三)危及个人征信以致影响前程

广西某学院的学生周某在2017年因沉迷赌博而向某小额信贷借款3000元,最后无力偿还被告上法庭,法院认为利息过高,但仍需偿还本金及合理利息,但周某不敢告知父母,仍无力偿还,最后被强制执行,被列入失信黑名单,曾看中他的某大型企业在查到其失信后拒绝录用。另外,如果“校园贷”机构接入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机构,该机构有可能将失信记录计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以后贷款学生在银行贷款买房、买车等都会有问题。

四、防范“校园贷”应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一)帮助学生合理消费理念的形成[3]

价值观是人们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是人们对待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学生的消费行为与其价值观是否正确有着必然联系。高校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大学生遵循的价值取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消费行为的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金钱观,秉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骄奢淫逸、好逸恶劳为耻,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和超前消费,学会处理生存性需要、享受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的关系。

(二)健全家、校双方合作对大学生贷款监督的机制

一方面,家长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信用問题,对学生贷款目的进行了解和监督;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把大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告知学生家长。

(三)加强金融风险教育[4]

大学生群体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他们对很多事物的认知还是有限的,很多非金融专业学生对金融知识十分匮乏,他们没有意识到“校园贷”潜在的巨大风险,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信用对一个人以后的生活有多么重要。首先,学校可以定期开展金融安全知识讲座、金融安全知识竞赛等。通过这些措施来加强学生在金融安全方面的能力,并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在金融方面更是没有“免费的午餐”。其次,以史为鉴即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们直视“校园贷”问题,并了解到它对一个人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1]孙桂钰.浅析当代大学生网购中超前消费问题其对策[J].西部皮革,2019,41(02):100-101.

[2]黄志敏,熊纬辉.“校园贷”类P2P平台面临的风险隐患及监管对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30(03):17-22.

[3]芦爱疆.高校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9(02):68-72.

[4]瞿婵.论校园借贷消费的法律风险及规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106.

猜你喜欢

校园贷治理措施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关于大气污染形成分析及治理探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