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身:克己

2019-07-05陈绍诚

中国慈善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克己时时立志

陈绍诚,祖父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祖父为国学大师林尹。现为台湾“财团法人 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曾就读于美国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于2015年受邀于隶属台湾“教育部”之“国立教育广播电台”主持儒学相关广播单元“谈笑自儒”,将儒学以深入浅出且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给听众。

上一篇讲到修身之方法为:立志、好善、克己、复礼、忠恕。立志好善,确定志向,以不变应万变,是谓“立志”;以善为目标,力争上游以免堕落,是谓“好善”。立志若不求善,则志向对自己或他人均无建设。好善但无志向,则虽想上进但无正确方向,无法得知何善更为有益,因此立志与好善相辅相成。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之差别,除了求食求偶本能以外,还有求仁义道德。人生的目标和责任便是求仁道并将其发扬,仁道虽至重至远,修身行仁亦非易事,但孔子之学乃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之学轻空谈而务实际。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故行仁之事,不外乎克己、复礼二端。

克,践也,行也,即实际苦修锻炼。克己分内外,由外而内者如军人之严格训练,为求在战场上发挥最大的智慧,耐力,勇气,因而刻苦、耐劳、挨饿、忍寒,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由内而外者如士之内心修养,能见危授命,成仁取义,清廉公正。己之所以须克者,因人本不能无私,有私则不足以行仁,而行仁则为欲达成之最高目标。克己需要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实践,以达成无私之惯性。而克己之功夫分为求诸己、慎独、自省、自反、自责、改过、自勉、自强、自信、自得。

“求诸己”,为克己之首要,不依赖他人,不求他人,以建立高尚之人格。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慎独”,为自身独处之行为,与在他人面前时一致。人常自以为他人不见则他人不知,因此對自身之行为苟且松懈,败德毁行常自此起。“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自省”,为自我定期检查,以省察过去之言行有无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自反”,为事后之检讨,有别于定期或事前之自省。凡事不能如愿进行,必须检讨原因所在,能自反则不怪罪他人,不重犯错误,而能求诸己。曾子谓子让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自责”,自反之后,发现有过失,自应自责而不怪罪于人,即使错在他人亦应责人宽,责己严。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改过”,自省自反后发掘过失,自责交代责任免于再错,为求以后少犯错,必须先勇于改过。发现过失,不论大小应立即改正,不必等待不可犹豫。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自勉”,常存能力不足之心,常存敬畏之念,时时为善,时有进步,保持进步及防止退步。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母、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自强”,因人有智慧体力能力强弱,唯有毅力可以补其缺陷,尤其在身处险恶环境,困难重重时,更是要自强不息。《中庸》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信”,人既立志,又时时自省自反自责自勉,能勇于改过,自强不息,则对自我道德、学问、能力有一定进步,自然将有自信。

“自得”,自得者,自得其乐,便是其快乐并非来自于物质享受,而是源自于理想之实践而达到之内心满足。如好学者学习到新知识,行仁者助人。

猜你喜欢

克己时时立志
“我时时被中国运动员激励着”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都市度假屋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导数时时用,“忽视致误”防
苏梦飞
“克己修身”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
人人培育“克己”根苗撑起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