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索的行者:卢新华其人其作

2019-07-05倪立秋

华文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使命感伤痕

倪立秋

摘要: 《伤痕》发表的40年,既是“伤痕文学”的40年,也是“文革”后中国新时期文学的40年,还是卢新华步入文坛、进入文学史的40年,这段40年的历史,不管是对卢新华本人,还是对“伤痕文学”和中国新时期文学,无疑都意义重大。在卢新华的人生履历中,工、农、商、学、兵,行行俱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成功打造其丰富的灵魂。《紫禁女》和《细节》就主人公个体的际遇来观照其背后所属群体的命运,《梦中人》与《伤魂》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当下中国某些荒诞现实,折射出我们民族目前存在的某些隐忧。《财富如水》和《三本書主义》是小说这个虚构世界之外的卢新华所透露给读者的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卢新华是使命感很强的作家,他的解剖与哲思实际上是为了给自我、他人、民族、国家,乃至世界,寻找病灶,开下处方,疗救灵魂。他的这种解剖和反思精神跟鲁迅一脉相承,彼此遥相呼应。

关键词:卢新华;伤痕;使命感;反思精神;疗救

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9)3-0039-08

1978年8月11日,卢新华在上海《文汇报》发表《伤痕》。这篇作品在无数经历过“文革”的读者心中产生共鸣,让无数中国人关注和正视“文革”给国家和民族刻下的难以磨灭的“伤痕”,并引领了以写“文革”、“伤痕”为主题和题材的文学创作潮流,中国当代文学史把这股创作潮流命名为“伤痕文学”。这部短篇小说发表迄今已超过40年,当年24岁、刚刚就读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卢新华也因他这篇小说处女作而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成为以一篇作品入史的又一例证。《伤痕》发表的40年,既是“伤痕文学”的40年,也是“文革”后中国新时期文学的40年,还是卢新华步入文坛、进入文学史的40年,这段40年的历史,不管是对卢新华本人,还是对“伤痕文学”和中国新时期文学,无疑都意义重大。

一、《紫禁女》和《细节》:由个体遭遇观照群体命运

《紫禁女》讲述了女主人公石玉(谐音石女)和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初恋男友吴源(谐音无缘)、美国假结婚丈夫布鲁斯和兄长般的知心情人常道的情感经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主人公命运多舛,但其不断寻觅挣扎的努力又非常令人震撼,其心路历程也真切感人。如果从故事好不好看的角度而言,《紫禁女》应该算得上是一部为石女做传的好看小说,其部分故事内容极具隐私性,对许多读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称这部小说“熔生命奥妙、男欢女爱、身体告白、异国情调、情色伦理等于一炉;……而在隐形结构里,它却……表达了一个打破先天封闭限制,走向自由开放的生命体所遭遇的无与伦比的痛苦历程。而这个生命体,同样是多义的,可以象征一段我们熟悉的现代历史,也可以象征民族从闭关锁国到走向开放的艰难历程。”①

这部小说中含有多义性的不光是主人公这个生命个体,其标题本身就具有多义性,读者或许可以对它的标题做如下解读:从紫禁城走出去的女儿,或像封闭的紫禁城一样的女人。而对“紫禁城”这个词读者也可作不同理解:第一,它是古老中国的象征。紫禁城是清朝旧皇宫的所在地,是皇城,象征皇权,代表古老的集权中国;第二,它是多重封闭式结构,四周是一层又一层高大厚实坚固的城墙,在天赋皇权的重重把关下,无论进出都非易事,因此读者又可以将紫禁城理解为古老、幽闭、不开放的旧中国的象征物。

石玉是天生的石女。她似乎宿命地拥有如紫禁城般的封闭结构和命运,带着民族和国家的原罪,承受这种与生俱来、天然未知却又致命的古代刑罚,她的这种身体缺陷,作者似乎赋予这个女人为她所代表的民族承受刑罚的象征意蕴。当石玉知道自己是个石女这个残酷现实之后,其所承受的精神打击可想而知,但她并未因此变得颓废甚至放弃自己,也没有消极沉沦,而是想方设法积极努力地尝试打开自己,渴望享受做一个真正女人的生命之乐。她四处求医,忍受别人怪异的眼光、难听的讥讽和恶意的中伤,眼见国内医生无法帮助她实现打开自己身体的愿望,她凭借自己出众的才貌跟F大学外国留学生布鲁斯假结婚,争取出国机会,到美国去寻找机会打开自己。

作品中耐人寻味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石玉梦中从已故父亲手中得到的那张字条,上书“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8个字与她和姑姑在庙中求的签条上写的签词竟然惊人一致。也是这8个字引导石玉在中美两国苦苦寻找那把能打开她身体之锁的钥匙。又比如在另一个梦中,石玉梦见自己被8个外国人强奸,学过中国现代史的人都不难明白其背后的意涵和隐喻,这个梦的象征意味也非常明显。再比如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常道,他的故事同样耐人寻味。如果说石玉经历的是幽闭的命运,那么常道遭遇的则是萎缩的噩梦。常道是石玉在F大学的同学,高大英俊,一表人才,也是石玉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由于爱着石玉,也由于石玉长得很像常道死去的妹妹,在石玉赴美后,常道一路追寻,终于在美国与石玉再度相遇,他决心像守护亲妹妹一样守护在石玉身边,这样既能安抚自己的丧妹之痛,又能时时守护心中的女神。可是当石玉终于成功将自己的身体打开,想跟常道结为正常夫妻之时,却震惊地发现,常道是萎缩的,根本无法扮演正常丈夫的角色,来满足她过正常夫妻生活的愿望。毫无疑问,这个打击对他们双方都是残酷的,常道从此以后再没有在石玉的视野中出现,而过了很久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石玉,虽然到处寻找常道,却始终无法如愿。常道失踪了,他有雄性之表,却无阳刚之实;他的外在是舒展的,而其内在却是萎缩的。他会像曾经幽闭的石玉想方设法不屈不挠地努力打开自己那样去想办法根治自己的萎缩拥有本该属于自己的雄风吗?卢新华是想通过常道男根的萎缩来隐喻中国文化的萎缩吗?如果说曾经幽闭的石玉终于成功将自己的身体打开,象征着封闭的中国终于成功地打开了曾经闭锁的国门,那么男根一直萎缩的常道有毅力、勇气和决心去让自己振起雄风、拥有正常男性的自信吗?如果失踪的常道只是让自己隐居起来,不去直面和努力解决自己的男根萎缩问题,那么中国的文化萎缩是否也会像常道的雄性萎缩那样一直萎缩恶化下去?看样子卢新华在常道这个人物身上同样赋予其深深的寓意,其用心良苦不亚于他在石玉身上所花费的心思和赋予的深意。

《紫禁女》有太多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再造空间,石玉对打开自己的不懈努力,让人无法不联想到正在努力打开国门、不断改革开放、争取发展契机的现代中国;这位紫禁女身心满布的累累伤痕,不只是代表人物个体及其相似群体的悲剧命运,而且也变成全中国、全民族所集体遭受的命运悲剧的象征;她为打开自我所付出的种种代价、所经历的艰难跋涉,烛照出古老封闭的中华民族在走向自我解放与拯救、自我提升与发展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种种努力、所承受的种种苦难。常道的雄性萎缩问题不解决,是无法满足石玉过正常夫妻生活愿望的,他们的生活中所缺少的必然是应有的和谐与自信。国门洞开之时,能够撑起一国自信的是该国的文化,如果文化是萎缩的,何以撑起大国自信?常道如果能够解决其男根萎缩的问题,他就能建立起对自己雄风的自信;依此类推,中国如果能够解决文化萎缩的问题,这个地球上的国土、人口、经济和军事大国就能建立起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而如何解决文化萎缩的问题呢?卢新华认为需要进行文化重建。他在其《中国文化重建的迫切性与海内外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②一文中对这一点做了详细论述。由此,读者已深深体会到《紫禁女》所带给他们的是无尽的思索,它“俨然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包括政治寓言、哲学寓言、文化寓言。”③

《细节》的诞生缘于卢新华在某天清晨时分做的一个梦,他梦到了一副棺木,醒来便忽然涌起写《细节》的念头,而且他是先完成结尾,再回过头写开头,用6天时间完成初稿,再用两年多时间断断续续修改了8次后,才令这部作品终于得以问世。④这是他赴美留学12年后的第一部小说作品,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主人公郗杰(谐音“细节”)是一位与“我”过往甚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同班同学,小說讲述了“我”的这位同学在美国打工、读书、生活,以及最后命断异国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风趣幽默、热心助人、重视孝道的留学生形象。

郗杰出国前曾是一位知名记者,经历过许多重大事件,后来到美国读书,成为一个普通平常的大陆来的留学生。卢新华借郗杰这个人物,反映出许多留美学子所拥有的相似经历和遭遇。他们飘洋过海赴美求学,经历各种语言、文化、法律、人情世故方面的冲突与尴尬,感受留学求存、扎根异国、融入异域的艰难和不易。在中国做过大记者的郗杰,到了美国后立刻变成了体力劳动者,他靠送外卖、洗碗、做清洁谋生,赚钱求存耗掉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令他根本无法好好求学和休息,因此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不是处在工作状态,他就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睡觉,即使有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他也照样可以进入梦乡鼾声四起,常常惹得老师满怀怒意,当然也会成为班上同学的笑柄。可就是这样一个郗杰,对待朋友和家人却极尽真诚和关心。比如对“我”这个初来乍到的老同学,他不光放下工作去机场接机,还给“我”提供食宿,临分手时还数出一把钞票,硬塞到我手中,说是“拿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⑤此举足可见出其为人真诚与慷慨。再比如对母亲,他在拿到美国“绿卡”后就把母亲接到美国,并听母亲劝告买房还贷款,十足一个大孝子。卢新华采用诙谐、幽默的笔调,让读者在大笑之后,去回味其文字背后蕴涵的苦涩。比如小说中“睡觉先生”与“乳房钟”这一章,就令人捧腹。然而,郗杰这样的留学生活经历,不也正是无数留美学子(包括卢新华本人在内)的真实生活写照吗?

石玉的封闭隐喻国家和民族的封闭,她的奋斗挣扎不免让人联想到努力开放的中国;常道的男根萎缩寓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萎缩,他无法勃起的男根让人不由地想起尚不够阳刚雄性的中华文化;郗杰这样的国内知识精英到国外后旋即沦为体力劳动者的现象绝非个别,他的海外经历和遭遇在华人留学生中有着很强的普遍性和典型意义。卢新华通过《紫禁女》和《细节》就主人公个体的际遇来观照其背后所属群体的命运,令读者在掩卷之余会不由地陷入深思。

二、《梦中人》与《伤魂》:用现实的荒诞折射民族的隐忧

《梦中人》把农民工孟崇仁面对时代洪流时的惶恐和悲痛赤裸裸展示出来,小说叙述了一位唐·吉诃德式的农村青年,想以一己之力去“清污”、“拯救失足女青年”的故事。⑥小说男主人公孟崇仁(谐音“梦中人”)、女主人公“孔三小姐”住在两个邻近村落,连接其村落的是一条“孔孟之道”。被“梦中人”拒绝之后,“孔三小姐”主动去城里做了“小姐”,“梦中人”却掏着“钟点费”,到处苦口婆心地说“梦话”,努力劝各地的“小姐”们改邪归正。但他不但讨不到“孔三小姐”的欢心,也无法说服其他“自甘堕落”的“小姐”们回头从良。有一次,“梦中人”因为忘记带钱,让一个已经“决心”从良的“小姐”对他爆粗口。他因此险些被“大盖帽”当做“嫖客”,甚至惊动了镇上“好心”领导来对他做思想工作:“你怎么回事?真的不懂吗?那些外地来的女孩子,都是在帮助我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呢。你把她们都动员走了,还会有哪个老板来投资?……”⑦这位领导竟然如此训导“梦中人”。至此,卢新华把“梦中人”所有可能的救世之路都封死,留给他的,只剩死路一条。

而“孔三小姐”原是孟崇仁的“表妹”,可这个“表妹”并不贤良德淑,多次主动对表哥投怀送抱,被孟崇仁屡次拒绝后,她就走了一条人生“近路”,竟然主动沦落风尘。最后,这个手里拎着鸡肉、“浑身散发着醉生梦死气息”的“表妹”,意外死在“梦中人”饥饿的羊角锤下。在小说结尾,卢新华告诉读者,“清污斗士”“梦中人”不会醒来,但如果“不想抄近路,走斜道,那么,你肯定还得走‘孔孟之道”。⑧至此,小说的寓意、悲剧意味和忧患意识已非常明显: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金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从普通人到政府机关职员都唯钱是举,这些现象让像孟崇仁这样尚有良知的中国人忧心,可仅凭小人物孟崇仁的单打独斗,在强大的社会主流势力面前,他的“清污”行动根本就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更无力回天,最后他的命运以悲剧收场当然也会在读者的意料之中。

《伤魂》讲的是一个名字与“共和国”谐音的主人公“龚合国”,在某个小地方官场上凭借自己摸索的“频道厚黑学”,贪污腐化、好色专权、道德沦丧、行为荒唐,不仅在仕途如鱼得水、春风得意、逢凶化吉、不可一世,而且家庭“大后方”也极为稳定,有老丈人鼎力相助,“正房”与“二奶”居然能和平共处、情同姐妹。在一次巨大且荒诞的政治闹剧过后,龚合国的“频道厚黑学”失灵,他心理上因此受到严重刺激,变成了只会喊“妈妈抱抱”的精神病患者。小说的讽刺意味和忧患意识更加明显:贪污腐化、好色专权、道德沦丧,不仅伤害到龚合国这一人物个体及其家庭,而且会伤到共和国的国魂;作者表面讽刺的是龚合国这个人,而深度忧虑的则是共和国的国家灵魂。

比起《梦中人》,《伤魂》的反思则更加深入,更贴近当下中国现实社会,其中的龚合国是共和国官场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卢新华曾说过小说的所有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和检验,并一再强调小说的真实性,他希望小说中触及到的权谋文化的泛滥能够真正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因为文化层面的无形异化是长期身在其中的人们习焉不察的。有些读者可能對“龚合国日记”中“权谋文化”部分特别感兴趣,这进一步证明,他在书中鞭挞和抨击的“权谋文化”之阴魂在中国社会各行各业的滥觞,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⑨

龚合国在部队当过副营级干部,转业到某县建工局任办公室副主任,在中国由“唯成分”论快速过渡到“唯文凭”论这样一个崭新时代,他利用周末去读当地师范学校开设的面向在职人员的文秘大专班。就是这样一段读书生涯,成就了他后来的“频道论”或“调频说”,后又被好事者戏谑地称为“龚氏频道”或“龚合国频道”。两年后龚合国在“文秘大专班”毕业典礼上,巧遇其后来的仕途“贵人”——县教育局严局长,这个局长是他父亲在县中读书时的同班同学。从此他成了局长家的常客,得到局长的信任与赏识,并上调到教育局担任办公室主任。半年多后,严局长又打报告将他提拔为分管办公室和人事股的副局长。再过一年半,严局长离职退休,其职缺便由龚合国接任。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龚合国完成两级跳,由办公室主任跃升为正局长。

其“频道论”和“官场厚黑学”让他“受益匪浅”:在官场如鱼得水,财源滚滚;在家有一妻一妾,尽享齐人之福。可一封匿名信不仅让全县官员上演了一幕荒诞闹剧,也让龚合国精神大受刺激,从此变成一名精神病患者,不知是真疯,还是装疯,反正他已不能像以前那样过正常人生活,变成一个只会说“妈妈抱抱”的非正常人,显得既可怜又可笑。小说中龚合国留下的那本日记,既点明其为官与做人哲学,又概括和暴露了中国官场的为官与敛财之道。读者读后不光为龚合国个体的“厚”与“黑”深感不耻,还会对其所在官场的“厚”与“黑”深感忧虑和恐惧。小说对当下中国官场的反思与批判,应该能起到警醒世人之效用。

《梦中人》与《伤魂》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当下中国某些荒诞现实,折射出我们这个民族目前存在着的某些隐忧。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场,这些当下存在的荒诞现实都有可能动摇我们这个民族赖以存在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基石。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人和事的荒诞性,把他(它)们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不光流露出自己对这些荒诞现实的批判和忧虑,也激发读者跟他一起深入思考和密切关注,甚至如有可能大家一起行动来防止这类现象蔓延,进而杜绝其发生,以拯救国家和民族。

三、《财富如水》及《三本书主义》:全面冷静地解剖自身和世界

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白雁采访的视频中,卢新华说:“对财富的贪婪和执着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伤害,是又一道‘伤痕。”⑩可能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卢新华有了创作《财富如水》的思想动机。

《财富如水》分《水性篇》、《水患篇》、《理水篇》,涵盖面很广,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宗教、文化等众多人文领域,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深刻隽永,给人启迪。结尾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史作出深刻反思,提出“换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建立一个以“传统复兴”,“合天道,衡人欲”为依据的“和谐人生”、“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同时,它对端正时下物欲横流、浮躁焦虑的社会风气,注重人生和社会的和谐与平衡发展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书中归纳了财富会流动、蒸发、冻结、“滚雪球”、“以柔克刚”、往低处流、“藏污纳垢”等如水之特性,指出水既是财富,但同时也可以成为祸患(即水患),并由此对财富与人性进行深刻反思;还指出人类要像治水一样去理财,要掌握好散财与聚财的“五分之一律法”,也讲述了诸多古今中外有关财富与人的故事,显示作者对该论题的涉猎既深且广,同时反映出作者对财富、社会、人性、人类深沉的忧患意识,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处理好财富之水,人性之舟、政权之舟,乃至人类社会之舟都有可能倾覆,作者想借此来为整个人类社会敲响警钟。

《三本书主义》的标题源于《论“三本书主义”》一文,此文最初发表于2010年1月的《人民日报》副刊。作者认为人的一生应该读三本大书:第一本是有字之书,即古往今来的一切书本知识;第二本是无字之书,即自然和社会这本书;第三本是心灵之书,他认为人也应该认真阅读自己的心灵,要对“自己的心灵这样一个可能更广阔、更丰富、更深刻的内在世界进行内省、反思和阅读”。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援引了文中有关阅读“三本书”的哲思,让卢新华再次成为国内外亿万读者所关注的焦点。作文考题中的关键词“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就来自他的《论三本书主义》一文。自己的思想能为中国高考出作文题提供灵感,卢新华当然会为此感到欣慰,因为他愿与更多人分享人生体验和感悟,也愿和更多人一起探讨人生应读的这“三本大书”。

《三本书主义》收录了近30篇短文,其中不乏接地气、关注现实的文字,比如卢新华从云南楚雄之游写到人类命运的历史归宿,从亮马河垂钓写到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的无止境追求,从美国人如何利用其后院的车库写到人们应该如何清除心头的虚浮杂念,从汶川震灾之痛写到个体自我反省,等等。此外,书中还收录不少序言、评论、创作谈、怀旧悼亡之作,涉及面很广,内容包括身边日常小事、重大自然灾害、人类未来前景。作者目光深邃,思维敏锐,文笔犀利,纵观古今中外,畅谈所思所想,在深入内心解剖自身的同时,也在不断追问宇宙和世界。

卢新华在书中围绕儒家、道家(如《道失而求诸夷》)、佛家(如《放手如来》)、兵家(如《我心目中的鬼谷子》)、程朱理学(如《合天道,衡人欲》)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展开多维度思考,以一个长期往返于海内外的“50后”作家的视角,站在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上静观自己心灵的故乡,对本民族的过去、当下和未来不断进行省思和追问,也对世界和其他民族的品性与本质加以探讨和思索。

从《财富如水》和《三本书主义》的阅读中,读者印象中的卢新华应该是视野开阔、头脑敏锐、考虑全面、态度冷静的,他的目光和思想都有着很强的穿透力,他通过自己对身边人和事的观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断对自己和民族、对人类和世界进行深入的解剖和分析。这是小说这个虚构世界之外的卢新华所透露给读者的最真实的内心世界。这两本书都是非虚构作品,作者通过它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哲思,让读者有机会从另一个侧面看到宛如哲人一般的卢新华:他有着哲人的眼光和头脑,也有着哲人的文笔和思想。

四、且行且思索:效法鲁迅,胸怀使命,疗救灵魂

读过卢新华作品的人会对他留下这样的印象:他本人虽非身居庙堂,而他的内心却常忧天下,总是放眼世界,胸怀人类,因为其作品中流露出深度的忧患意识。从他的文字中,读者不难发现,无论是出国前对“文革”的反思与批判,还是出国后对中国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其作品中的忧患意识都很浓厚强烈。

出国前发表的《伤痕》、《上帝原谅他》、《晚霞》、《魔》、《爱之咎》、《落榜的孩子》、《表叔》、《典型》等内容都与“文革”有关,不是写红卫兵运动、造反、举报,就是写上山下乡、知青返城,揭露王晓华式悲剧人物的心灵创伤,嵌入对主人公们的深切同情。出国后发表的《细节》、《紫禁女》、《伤魂》、《梦中人》、《财富如水》、《沉沦》、《道失而求诸夷》、《论回头》、《三本书主义》等内容大都与中国文化及思想有关,他主要选取两条文化批判路径:一是捕捉在闭合与开放之间的文化痛感,如《紫禁女》;一为叩问在权谋文化浸淫下的人性异化,如《伤魂》。

“《紫禁女》一书,写一个‘半封闭的石女,在打开、封闭、再打开、再封闭,再打开,最后导致肉体的空洞和心灵的空虚的双重磨难。通过这样一个历史和文化的双向循环的心路历程,表面上叙述了几个青年男女之间的情色故事,深层里却隐喻和象征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和成长的轨迹。”从小就喜欢哲学、也耽于玄思冥想的卢新华借《紫禁女》对有着久远历史的古老中国文化进行批判和反思,他比当代文坛上的反思文学作家所达到的高度还要高,看得还要远。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卢新华走出国门,走向西方,在国外对西方世界有了切身认识和体悟之后,站在东西文化交叉点上,以跨文化的眼光,经过近20年的远距离观照、沉淀、比较和思考,冒着思想风险,接受艺术挑战,以罕见的、打破禁忌的题材选择,创作出这部生命悲情和文化悲情意味都十分浓厚强烈的作品。这部作品是华人新移民作家在反思中国文化和时代命运方面所达到的新高度,是对中国当代反思文学的超越。

卢新华是一个作家、知识分子,并非官僚贵族,也未身居庙堂,他自觉对时代和社会负有责任,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选择“文以载道”作为自己创作活动的总体坐标,努力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做时代的代言人或诊疗者,尽量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关注,希望能够警醒世人。他虽身不在庙堂,而其心却在常忧天下,这或许就是他作品中饱含忧患意识的重要原因。

《伤痕》讲述有关亲情和爱情的故事:王晓华在“文革”中与被打成“叛徒”的母亲决裂,离家出走。8年后,重病的母亲获得平反,渴望见女儿一面。当王晓华终于赶回家时,母亲已永远离开人世,母女最终未能谋面。所幸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有晓华的恋人陪在身旁,这让痛悔不已的晓华内心稍感安慰。卢新华在谈创作这篇小说时曾说:“我并没有王晓华的经历。但我相信,现实中的王晓华们很难有勇气写这样的东西。……我在现实中确实也看到或听到过大量发生在王晓华们身上的故事。可以说,‘伤痕一词是‘文革留在我心灵中最深刻的印记。”卢新华如此阐释《伤痕》的创作初衷,他试图以小说形式反思“文革”、人性和历史,这篇小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思的作家形象。通过王晓华这个人物,卢新华试图表达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反思——在“存天理,去人欲”的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人的精神往往受到禁锢。年轻的王晓华毅然决然与“叛徒”母亲决裂,离家出走,就是这种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的体现。

《细节》的发表距《伤痕》的写作有20年时间,《伤痕》是那个时代和作者在那个年龄的产物,而《细节》则要丰富立体得多。读者也不难看出作者在飘洋過海的生活磨砺中,对自己曾经的理想、抱负和人生目标不乏反思。从《伤痕》到《紫禁女》再到《伤魂》,卢新华向读者证明他依然站在反思的前沿,引领着海内外中文作家在作品中对国家和民族、自身与世界进行深刻反思的潮头,以及他对中国文化发展所具有的深刻反思和突破性的建设性意义。

在《财富如水》和《三本书主义》中,卢新华的思考更加全面深入,其视野已不仅限于身边琐事,也不仅涉及本国与本民族,而是更放眼于其他民族乃至全人类和全世界。他的忧患意识也不仅局限于华族自身,更是扩展到全人类。之所以会如此,卢新华的《我看鲁迅——兼谈鲁迅对我文学创作和人生的影响》一文或许能给读者提供答案。这篇文章明确谈及他要效法鲁迅、疗救灵魂、解剖自身和民族、哲思中国与世界的创作意愿:

如果将来我打算写小说,……鲁迅先生和他的文风才是将来我要师承的榜样。

“40年后再来回忆《伤痕》,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没有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狂人日记》和《祝福》——的影响,没有鲁迅先生所提倡的‘直面人生的说真话的精神的激励和鼓舞,我是完全不可能写出《伤痕》的。鲁迅先生对待文学的这种态度和想法也深刻地影响了我的创作,我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一直在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寻找和探索产生这些伤痕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原因。”

“在这种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双重思索和反省的过程中,我也渐渐地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视为己任。……如果说要给自己一生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做一个定位,我还是更愿意将自己想象成一个‘悬壶济世的郎中,或者一个四处托钵化缘、弘法布道的和尚。因为有着这样的自我定位,我才会在赌桌上阅牌、阅人、阅筹码无数,并从那一粒粒固态的筹码中看到水的意象。”

上述众多引文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有着强烈使命感、勇于解剖和反思、不断探索和施救的卢新华。他还说过:“我希望我的文字,无论是宗教的、哲学的、文学的,总能在时代和社会最需要的时候,帮助找到它们的‘病灶,并试着开出我的药方。从这个意义上,我有时的确会感到自己很像一个‘精神科医生。”由此读者不难看出,卢新华是个使命感很强的作家,他的解剖与哲思实际上是为了给自我、他人、民族、国家,乃至世界,寻找“病灶”,开下“处方”,“疗救”灵魂。实际上,他每一篇文章的解剖和反思都不局限于本国和本民族,也涵盖其他民族乃至整个世界。他的这种解剖和反思精神跟鲁迅一脉相承,彼此遥相呼应。他要自救,也要救人,不仅要救中华民族,还要拯救其他民族和世界,他要挽救我们全人类所赖以依存的这颗地球。他的思索已经超越自身,也已超越国家和民族,他站在世界和人类的高度,为灵魂寻找出路和安身之所。他是一个思索的行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字和思想来完成对自身、他人、民族和世界的灵魂救赎。在当下这种高度注重物质和经济发展的时代,他的使命感和疗救意识显得尤其宝贵,值得倍加珍惜。

2019年3月10日定稿于墨爾本

① 陈思和:《蓬门今始为君开——关于卢新华君和他的新作》,《紫禁女》,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300页。

② 卢新华:《中国文化重建的迫切性与海内外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汕头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总第183期,第5-10页。

③ 陈瑞琳:《横看成岭侧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70页。

④ 杨德华、卢新华:《侃〈细节〉》,《细节》,作家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4页。

⑤ 卢新华:《细节》,作家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45页。

⑥ 见卢新华微博,2014年2月16日12点41分博文,https://www.weibo.com/terryluxinhua?refer_flag=1005050010_&is_all=1

⑦⑧ 卢新华:《梦中人》,《长城》2014年第1期。

⑨ 卢新华王冬梅:《积蓄力量“再出发”——卢新华访谈》,《中国现代文学论丛》,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2015年5月31日,http://www.njucml.com/pubview.asp?id=950

⑩ 白雁:《卢新华:人生需要读好“三本书”》,《大风号》,2018-03-05 15:09:02,http://wemedia.ifeng.com/51010944/wemedia.shtml

卢新华:《财富如水》,作家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卢新华:《三本书主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第96页;第93-105页。

卢新华:《我看鲁迅———兼谈鲁迅对我文学创作和人生的影响》,《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9期,第99页;第97页;第98页;第99页。

见百度百科:《卢新华》,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A2%E6%96%B0%E5%8D%8E/75430

(责任编辑:黄洁玲)

猜你喜欢

使命感伤痕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那个人
灯自己是伤痕 [外一首]
雄关漫道
生命带着使命而来
生命带着使命而来
简论中外战争中活跃的战地记者
A hole in the board
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画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