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宣县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9-07-03莫静玲陈雪芳赵倩欣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莫静玲 陈雪芳 赵倩欣

摘要    马铃薯产业已经纳入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规划,各级政府都在重点扶持。本文通过分析武宣县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找出该县发展冬种马铃薯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推动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产业现状;发展对策;广西武宣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6-0065-02

马铃薯是多功能性作物,营养丰富,丰产性和经济效益好。因此,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对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当前,冬种马铃薯已成为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新热点[2]。武宣县冬种马铃薯历史悠久,多年来种植规模一直徘徊在1 330 hm2左右。因此,如何做大做强武宣县马铃薯产业是政府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和产量

马铃薯是武宣县冬种的一大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1 330 hm2左右,平均产量22.5 t/hm2。

1.2    栽培技术不断更新

2003年以前采用传统栽培法,由于产量低、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马铃薯纯收入约3 000元/hm2,且种植少而散;2003—2009年,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这种方法省工省力,不仅减轻劳动强度,单产也比传统栽培高,经济效益好,纯收入提高到7 500元/hm2;2009年武宣县冬种马铃薯规模扩大到1 730 hm2,种植相对集中;2009年以后,推广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该方法保水保温性好,防草效果显著,产量显著提高,比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法增产15%左右,比传统栽培法增产42%以上,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纯收入达到2.25万元/hm2。

1.3    种子靠政府补贴

2005年以后,国家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除红薯以外的粮食作物实行种粮补贴。因此,农民习惯了“等、靠、要”,马铃薯产业出现了“送种子就种,不送种子就不种”的依赖思想。由于种子是政府免费提供,部分农户种植后管理粗放,有“得多少就收多少”的懒惰现象,这也是武宣县冬种马铃薯种植规模和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原因之一。

1.4    产品主要靠本地小商贩销售

2009年以前,马铃薯都是由各个乡镇、各个村屯的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不成规模,产品是以本地小商贩销售为主,农民自己拿到市场销售为辅。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单靠本地市场难以消化,一些小商贩就抬质压价,损害农民利益。2009年以后,农业部门逐步引进外地公司经营,本地市场销售只占15%,主要靠外销(占85%),产品收购价逐年上升,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1.5    品种结构趋于合理化发展

2009年以前,由于以本地市場为主,马铃薯栽培的品种主要是蔬菜类品种。2009年以后市场扩大,马铃薯品种也由单一的蔬菜品种向食品加工品种、淀粉加工品种等多品种方向发展。

2    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地理位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武宣县地处桂中南部,冬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1.2 ℃,年平均降雨量1 291.7 mm,冬季温度较高,偶有霜雪,气候温和,适宜种植马铃薯。

2.2    冬闲水稻田多,土质好

武宣县每年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万hm2左右,有大量的冬闲田可作冬季种植马铃薯用地,尤其在通挽、桐岭、三里、东乡、二塘沿河一带都是土壤肥沃的砂壤土,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

2.3    品种多样化,技术不断更新

2009年引进经济能人后,武宣县种植马铃薯的品种从单一的种类向多品种发展,有蔬菜型的费乌瑞它、加工食品型的大西洋、加工淀粉的克新系列品种等。在技术方面不断得到更新,由传统栽培到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发展到现在的地膜覆盖栽培,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成功的生产经验,农民基本上掌握了马铃薯地膜栽培新技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

2.4    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

由于马铃薯种植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马铃薯栽培对土壤质地的要求较低,因而适应性广、产量高、经济效益好。2016年全县种植马铃薯1 400 hm2,中心示范面积53 hm2,经验收,平均产量25.3 t/hm2,产值6.325万元/hm2,纯收入4.9万元/hm2。

2.5    冬季闲散劳动力多

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通挽、桐岭、东乡等乡镇甘蔗种植面积较少,冬季大部分农户闲散在家,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6    马铃薯与其他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已经成熟

2009年,武宣县开始实施自治区“千万亩农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项目,其中就有冬植蔗—马铃薯、宿根蔗—马铃薯、幼龄果树—马铃薯等3种套种模式技术已经成熟。经过5年的试验示范证明,马铃薯与冬植蔗、宿根蔗、幼龄果树分别套种,平均产量分别达到30.0、29.2、22.5 t/hm2。收获马铃薯薯块后留下的藤条结合甘蔗小培土进行压青,撒上石灰粉,可作为甘蔗的有机肥料,能提高甘蔗糖度0.3%~0.5%,可以节省肥料1 800~2 000元/hm2。

3    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专用加工品种少

武宣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以蔬菜型的费乌瑞它为主,而加工用的品种较少,因而直接影响了加工企业的引进和发展,不利于开拓市场。

3.2    脱毒品种太贵,农民用不起

实践证明,脱毒马铃薯是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的重大举措[3]。但是,脱毒种薯价格太高,按用种量2 250~3 000 kg/hm2、3.0元/kg计算,种薯成本为6 750~9 000元/hm2,比普通种薯(价格为1.6元/kg)增加购种成本3 150~4 200元/hm2,而用脱毒种平均产值增加1 600元/hm2,亏本1 550~2 600元/hm2,如果政府不补贴,农民负担不起。

3.3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難以发展产业化经营

目前,武宣尚未有马铃薯加工企业,产品仍然以鲜食为主,马铃薯的延伸产业链接不上,产品加工仍然处于空白,生产的鲜薯基本靠本地小商贩、外地经济能人销售,市场小,难以发展产业化经营。

3.4    冬季的霜冻、干旱灾害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

虽然武宣县常年霜期短,但是每年还偶有霜冻出现,尤其马铃薯发棵期遇到霜冻,将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甚至造成绝收;另外,若马铃薯发棵期、块茎膨大期遭遇干旱,也将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

4    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

4.1    合理布局,实现种植区域化

一是在区域布局上,突出重点乡镇、重点村屯;二是在品种规划上,突出区域化、规模化,加工型马铃薯要按照龙头加工企业要求建设基地;菜用型商品薯要根据市场需要建设基地。选择在水利设施条件好、冬季闲散劳动力多、交通方便的乡镇和村屯发展马铃薯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同时也解决了甘蔗砍运与马铃薯冬种抢工的问题。

4.2    统一标准,实现管理标准化

建立统一的供种机制,保证种薯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使脱毒种薯标准化、种薯经营专业化以及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4.3    加强良种繁育,推动生产无害化

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综合生产技术。推行双行盖膜垄作栽培,精耕细作管理,努力做到“五良”(即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配套,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广脱毒良种,推进马铃薯无害化生产[4]。

4.4    引进龙头加工企业,培育合作组织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并结合当地招商优惠政策给予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扶持,使其“进得来、住得下、稳得住”,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马铃薯产业。在种植区域内建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市场行情,引导农民种植与市场适销对路的品种,合作社可以赊销的形式向社员发放种子,收获时才扣除种薯款,以利于降低马铃薯的经营风险,推动马铃薯良种推广。同时,引进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使农业机械化更好地为马铃薯产业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实现三方赢利。

4.5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培训力度

水是万物之源,要确保旱涝保收,在种植区域内就要有良好的水源和灌溉条件,才能提高马铃薯产量、质量以及种植效益。在技术培训上,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吸收人才和培养人才,总结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努力提高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普及率,从而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增加产量和质量。

4.6    创新经营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整合工作的推进,土地租金越来越高,流转难度也越来越大。通过经济能人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实行包供种、包技术、包销售的服务方式,农民容易认可接受,技术指导也到位。

5    参考文献

[1] 陈华宁.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8(8):352.

[2] 戴兴临,汤洁,张弢,等.江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2):188-190.

[3] 杨丽华.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策[J].经济研究,2013(2):11.

[4] 王露.玉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江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