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规范化护理效果观察

2019-07-03苏文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痉挛脑血管栓塞

苏文燕

(解放军第九六0医院泰安院区神经外科,山东 泰安 271000)

颅内动脉瘤多发40~60岁人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1-2]此次研究针对规范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下为具体数据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入选本次研究28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40~68岁,均值(54.0±6.3)岁;实验组患者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40~70岁,均值(55.0±6.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①病情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针对全麻患者且没有清醒患者来说进行监护,采取平卧位使用呼吸机。针对全麻清醒患者在其生命体征稳定之后使用持续导管氧气吸入,并保证绝对卧床休息。此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②环境护理:保证病房空气流通,控制好相应的温度及湿度,对于血管穿刺侧下肢应呈伸直、制动的状态,在翻身的过程中应轻柔,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③药物护理:为避免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在术前与术中可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预防,严格用医嘱用药。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予以规范化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术后24h内引发的不适感为正常现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在沟通的过程中注意患者心理变化,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②下肢护理:采用封堵器进行止血,在使用时严格按照血管封堵器的操作进行,血管定位、放锚、勒紧海绵,封堵穿刺口,术后2~4h内卧床休息,并限制穿刺下肢剧烈活动。关注患者穿刺肢体的变化,如肤色、皮温等,一旦发生搏动减弱、皮温降低等症状时,首先查看是否为包扎过紧或出现栓塞,然后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然后观察敷料是否有出血、血肿的现象。当没有渗血症状后在12h后可将止血器去除。术侧下肢呈伸直状态,并予以制动,健侧做相应的锻炼。③脑血管痉挛护理:因导管需要长时间留在血管内,极易产生机械性刺激,从而增加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脑血管痉挛通常发生后术后24h之内,为避免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可在术前及术中滴注法舒地尔,当患者在做栓塞时若发生脑血管痉挛时可予以血管内推注的措施。另外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予以全程心电监护,同时密切观察手术室大屏幕上各血管的血流等数据,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④动脉瘤破裂出血护理:术后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可使用果导片预防便秘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瘤体破裂先兆征象,一旦有征象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⑤脑梗死护理:当患者出现与治疗没有关系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检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血管内介入取栓术。⑥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的护理:在手术的过程中,因个体差异的不同有的患者极易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为避免发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剂量为0.4ug/(kg min)。⑦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饮食以高热量、纤维素等食物为主,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成分,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当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2.8%,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n(%)]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临床治疗以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为主,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术后极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术后适当的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3-4]。

通过本次研究证实,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采取规范化护理后有效的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术后通过心理护理、各病症护理等可及早的发现患者不适症状,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对于穿刺部位采用封堵器进行止血,封堵器是新型止血装置,利用封堵杆前端锚片紧贴穿刺处血管内壁,明胶海绵吸血膨胀,堵住动脉穿刺,封堵器止血的效果更为理想,具有出血量小等优势。预见性的预防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采取规范化护理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加速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痉挛脑血管栓塞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