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对纪检监察体制创新的实践探讨

2019-07-02夏勇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实践探讨创新

夏勇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116-02

摘 要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对于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工作也越来越完善,有效的纪检监察工作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内部改革。然而,从近年我国企业的运营情况来看,有不少企业出现了贪污受贿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也暴露出了企业内部纪检监察的漏洞,以至于让动机不良之人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严重的损害了企业和员工的经济利益,给企业的名誉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内部应当加强对纪检监察体制创新的实践探讨。

关键词 企业内部 纪检监察体制 创新 实践探讨

一、引言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的提高,与我国的企业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各大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都有着直接相关的影响,特别是国有企业,比如经营煤炭、天然气等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国有企业,其企业本身的安定就影响着国家的安定。然而,由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关的公司制度没有及时完善,在新时代经济背景下,企业改革跟不上脚步,就会出现很多制度上的漏洞,也反映出了企业对纪检监察制度上的缺陷,导致了贪污受贿的情况不断发生,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声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也应当从过往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同样情况再次发生。因此,企业应当加强纪检监察制度的建设,促进企业内部的团结友好,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

(一)领导并未有足够的重视,干部兼职现象较多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领导着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重心都在于如何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的问题上,对于公司的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纪检监察的建设工作不到位,难以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很多企业在做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时,并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建设,纪检监察的人员配置不到位,责任就落到了其他的工作人员身上,就容易出现一个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多重职能会分散员工的工作执行能力,往往顾此失彼,本职工作没有完成,监察工作的完成度也不高。而且,纪检监察组织的职能应当具有独立性,这样才能发挥出纪检监察的作用,才能保持一个公平公正的态度。

(二)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

越是大型的企业越注重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在对于纪检监察的建设上所做出的努力也更多,反腐无小事,稍微不注意就可以给企业埋下祸端。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纪检监察组织机构的建设上并不是很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所暴露出来的弊端就可以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应当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监督管理工作,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制約的纪检机制,也可以促进纪检监督组织的工作可以顺利开展,有效的发挥出职能。比如,企业所设置的纪检监察人员,往往不是通归与一个部门管理,而是存在多重领导,他的工作情况是多重领导共同考核的,其工作的安排和后期工资的发放可能都不是从一个部门管理,对于纪检监察人员来说,这样的多重管理模式,很容易导致纪检监察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或者开展下来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好的,甚至起到反作用。

(三)没有合理的机构设置,缺乏权威性

从大多数企业进行纪检监察工作的情况来看,所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纪检监察机构,纪检监察机构缺乏权威性。企业在设置纪检监督机构时,其组织架构的设置存在严重的不合理之处。例如,一些国有企业在企业内部设置了监察和纪委两个职能,但这两个职能往往办公时都是属于同一套机构,其人员的构架也是由上级部门直接决定的,其职能和一般的部门职能互相平行,不能凸显出纪检监察部门的特殊性,这也就导致了纪检监督部门的人员工作性质缺乏权威性和震慑力。

(四)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

企业内部的纪检监督工作是一项区别于企业其他职能的特殊职能,它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性、纪律性和组织性。因此,对于胜任该工作的人员所提出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超高的职业素养、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专业的工作能力等,对于纪检监察组织的领导者的要求更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专业的管理能力,比如,应当熟悉当前的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经营管理能力突出等。然而,由于大部分的企业在纪检监督上的重视度不够,缺少健全的纪检监察工作培训机制,使得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低,专业能力上也有不足,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办法也比较落后,导致了纪检监察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

三、企业内部纪检监察体制创新的思考

(一)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改革的自觉性

对于一些大型的企业来讲,特别是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国有企业,在进行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时,影响的范围较广,如果其改革涉及到当前的政治或者一些政策性的东西时,可能还会产生比较大的社会反响,企业在进行纪检监察改革之前,应当提前做好相关的舆论准备工作和思想建设。在改革之前,企业内部的领导者应当加强对反腐工作的重要性倡导,给企业内部人员加强理论灌输和思想转化。在改革时,需要了解其他已经有纪检监察经验的国内外企业,对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纪检监察机制。另外,企业在进行这项工作的同时,必须坚持和群众进行交流,从底层员工开始了解整个群体的意见,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企业员工对于纪检监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可以有效的监督这项工作的完成,这样上下一心,企业才能够长久的维持公正清明的工作氛围,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完善制度规章,使改革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企业一旦开始进行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所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很可能会引起企业人员的动荡,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一般影响最大的就是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和干部人员,因为会涉及到对领导人员进行重新配置,属于对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调整和改革,直接影响到了企业人员的利益问题。但是,企业想要完善纪检监察体制,防止贪污受贿的情况发生,就必须进一步的完善纪检监察体制,有了这个前提,纪检监察改革才能顺利的进行,保证了改革的有效性。制度改革,必须依赖于目前的最及时有效的法律法规,将纪检监察这个组织进行定位,内部的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整体性的提升。在纪检监察上,企业必须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制度,并要求所有人都执行这个制度,实现监察目标。作为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组织人员,必须具备和国家基本党组织一致的政治立场,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必须紧紧围绕着国家政治改革的脚步,明确企业的纪检监察和企业的监督管理部门的区别和联系,避免出现问题不清晰,责任不清楚的情况出现。另外,需要格外说明的是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内部纪检监察机构是属于党的纪检监察部门,其职责也需要其他的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审核。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否则监督工作将无法有效进行。

(三)先进行选点试验推广,保证改革的稳妥性

一般企业在进行纪检监察工作时,所涉及的范围都比较广,因此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大,且纪检监察工作不同于企业一般的工作性质,其对于领导层面和干部层面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选择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因此,企业在进行纪检监察改革时,可以先进行选点试验推广,选择一个层面小范围的进行试验,将试点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确保改革的方式有效之后再扩大试点范围,最后进行全面的推广纪检监察改革。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可以降低企业管理者对纪检监察改革的抵触心理,在其他试点工作开展的同时,没有开展的区域也从心理层面上增强了对改革的接受度。另外,对于那些已经开始实施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大型企业而言,国家方面也需要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同时为企业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在纪检监察工作上进行指导,及时纠正改革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保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能够顺利的开展并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四)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强化改革的预见性

纪检监察工作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顺利、有效的开展这项工作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个新难题,错误的改革思路有可能导致企业浪费精力以及消耗工作人员的信心。因此,在进行改革之前,企业可以组织一个专业的团队,对于此次改革有关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阶层,了解整个人员体系的现状,通过研究内部的人员架构,再结合当前国家关于反腐败的经济形势,强化企业改革的预见性。通过这种形式的预先调查,可以提前对企业内部的人员传达即将改革的信号,也可以充分了解企業人员对于纪检监察改革的看法,也体现了党中央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避免企业的纪检监察改革过程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到来,我国关于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于国内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体系建设也越来越关注。我国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可以利用的有利途径就是对企业的纪检监察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利益,这也是企业执行纪检监察体制的根本原因,也是检验此项工作是否有效的的标准。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实施的纪检监察机制都是有问题的,需要企业的领导人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探寻优化的措施,推动企业纪检监察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晓东.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7(17).

[2] 陶花.试论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在“三转”方面的难题以及改进建议[J].中国市场,2015(23).

[3] 刘悦.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8(05).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实践探讨创新
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简析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及其对策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