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物理中的平衡问题

2019-07-02黄忠和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

黄忠和

【内容摘要】平衡问题是高考物理考查的重点,包括受力分析、静态平衡、动态平衡,以及平衡中的“极值”等问题。结合近年来一些高考物理试题对平衡问题的考查方向,提出几点教学建议,来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辨析和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平衡问题 解析方法

平衡问题一直是高考物理备受青睐的重点,从平衡的状态上可以有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我们结合高考对平衡问题的考查要求,透过一些试题来探究平衡问题的解析方法,以期促进学生掌握平衡问题的解题思路。

一、从受力分析入手来辨析平衡问题

力学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受力分析也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从相关试题分析中,对于物体本身的环境需要从其受力的情况展开,画出受力示意图,探究各种作用力对物体的影响。如某地高考中有题如下:质量mA>mB的兩个物体叠加在一起,紧靠竖直墙壁,由静止释放,沿粗糙墙面下落,求物体B的受力状况。根据题意分析,A、B两个物体可以作为整体,同时沿粗糙竖直墙壁下滑。因为是竖直墙壁,则墙面对A、B两物无弹力,也无摩擦力,仅受到重力作用。再对A、B两物进行隔离分析,B在下面,A在上面,均处于自由落体运动中,所以,B物所受的作用力应该只有自身重力影响,即mBg。对于该题的受力状况分析,很容易被粗糙墙壁,以及A物再上面带来干扰。解决该题的思路,就是要通过题意分析,从整体状态及隔离状态来分析B物的受力状况。同样,某地高考物理选择题中,一三角形物体平置于地面,另一三角形物体B置于A物其上,在B物上施以竖直向下的力F,A、B两物均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的受力个数有几个?A、B两物处于静止状态,说明A、B间存在摩擦力。对于该题,在进行受力分析前,需要明确一般流程。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接着分析受力情况,再通过受力画出示意图,最后检查所受力的状况。针对连接或叠加的物体,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用整体法、隔离法,整体法是将多个物体、多个过程、多个未知量看作整体进行分析,如果内力明确,则先用隔离法,再用整体法;如果外力明确,则先用整体法,再用隔离法。很显然,对于下面的A物体,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物体B自身重力与A之间摩擦力的作用,还有外力F对物体A的摩擦力和压力,共4个作用力。

二、从物体静态来分析平衡问题

对于静态下的平衡问题,主要有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的平衡。该平衡条件是所受合力为零。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结合弹力、摩擦力等进行受力方向分析和判断。如某地高考试题中,地面堆放一些圆木,而其中一根圆木P的受力点为M、N,如图1所示。

通过题意分析,该支撑点的受力方向与地面垂直,所以点M的支持力应该垂直于地面,竖直向上;对于点N,其受支持力的方向也应该垂直接触面,即与MN垂直。对于静摩擦力的分析,应该与接触面平行,与支持力垂直,所以,点M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点N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该题在设计上较为新颖,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对学生而言,需要立足物理知识来构建物理模型,通过受力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样,某地试题中,有篮球摆放在球架上,球架宽度为d,篮球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间的摩擦力,每只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是多少?对于该题,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判断弹力的大小。当出现明显形变时,则可以用弹力进行判断,当形变不明显时,可以用假设法进行判断。即先假设该力不存在,看物体的受力状态如何变化,如果不变,则弹力不存在;反之,则存在。弹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共点力平衡进行计算分析。对于摩擦力的计算,需要明确其状态,如果是静摩擦力,则用牛顿定律、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如果是滑动摩擦力,则用动能定理或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显然,对于该题,通过共点力分析,得到对一侧的作用力为mgD2D2-d2。

三、从物体动态入手来解析平衡问题

高考物理中,动态平衡是难点,加之题型多,学生在认知、解法上难以掌握要领。不过,面对动态平衡问题,需要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通用解法。通常,在动态平衡中,某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而这个过程又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如“缓慢”运动。对于共点力分析,该点合力为零;三个力矢量应该呈现闭合三角形。如图2所示。

该小球置于斜面,并在细绳作用下固定于端点O,利用外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滑动时无摩擦力,细绳处于直线状态。当升至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求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我们来分析小球的受力状况,从小球沿斜面上升并接近顶端时,其受力过程中Fn的支持力是逐渐增大的,而对于细绳对小球的拉力,随着斜面体的移动,其拉力是先减少,后增大。该题考查的重点是动态平衡问题,需要学生在分析受力时,从多个角度来剖析。如利用解析法,将小球作为研究对象,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根据因变量、自变量的函数关系,来得出计算结果。也可以利用力三角形图解法,将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来画出受力矢量图,根据力的矢量长度变化来分析各个力的大小变化。另外,还可以引入正交分解法,对于小球,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可以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矢量运算方法来求解。

结语

从高中物理平衡问题分析中,对于平衡的状态,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但无论哪种情况,在解析平衡问题时,都需要从中发现隐藏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来解决疑难。

【参考文献】

[1]邵嫣然.关于高中物理力学解题中整体法的分析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5):117.

[2]海泽儒.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及应用实践探索[J].科技风,2018(9):35+37.

(作者单位:陕西省白河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怎么学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高中物理学习中如何提高解题能力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基于新高考要求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