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2019-07-02包西琛

祖国 2019年9期
关键词:辅导班培养教育

关键词:教育   培养   辅导班   疲劳感   枯燥无味

社会在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当然人类的思想也要不断地进步。老师作为教育的负责人,更要肩负起国家的重任,將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根据学生的状态调整课堂方式,依据目前学生学习的态度将课堂改变为有效的问题情境模式,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现状以及问题

对于小学教学课堂方式改变是结合老师和学生双方的立场综合做出的决定。针对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当前的情况而言,对于小学生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改变以往常规的思维模式,对于老师而言,改变教学方式一时间可能有所难度,在课堂内容上一时间不能调整过来,但是,就长久而言,可以带给老师职业生涯上成就感,为教育事业作为伟大的改变。

目前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一方面对于学生希望课堂内容怎样进行,对于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有怎样的认知和看法等问题进行调差,另一方面,针对老师怎样理解有效问题情境,怎样打造这种情境,怎样能收到最大的效果等一系列问题的统计来解决目前数学教学上的瓶颈。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基本特征把握不明

因为小学生涯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阶段较为系统、专业的学习,所以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将数学课堂打造的枯燥乏味,1+1就=2的思想深深的植入学生的思想,将知识变成专业的课堂,不懂的灵活变通[1]。还有一些小学生数学内容上的解决问题的定律,老师都不加以讲解,大多数老师都采取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解决问题上一味的遵循定律知识,不加思考,当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通过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更有甚者直接借助电子产品搜索答案,长此以往使得学生不仅在思维能力上呆板,、不懂的变通还会形成学生的依赖心理,最终丧失学习的兴趣。数学的本质就是要锻炼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尽管有有效问题情境模式的引入,老师依旧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将这种模式的教学方式理解不够,基本特征把握不明,使得效果甚微。

(二)缺少“责任意识”

老师这一职业是一项伟大而又神圣的工作,对于小学老师而言责任更重,因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事物较少,思想比较简单,对于老师的教育大部分只会选择接受,不会进行深思,所以小学老师的教学显得额尤为重要,影响着学生以后的性格习惯。对于小学数学老师而言,小学生的教学任务较为简单,没有涉及到升学等环节,加上小学内容简单,对于老师而言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显得是风的枯燥无聊没有挑战性,所以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很少会用心思考怎样设计又独特又有学习效果的有效问题情境,长久采用一种模式,久而久之便更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区别,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再强烈,这时候的老师就是拿工资做任务型的态度,严重缺乏老师应有责任心。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学不好是自身的问题,业务时间都不会进行自我反思。

(三)理论认知模糊

小学数学老师对于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认知不够,理解都是表面性,很肤浅,使得课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老师为了将这种模式尽快的应用到课堂上,拔苗助长般的在一堂课中设计几个不同的情境,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教学计划,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使得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适得其反,偏离了这种情境下教学的目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一)针对性

俗话说“天才都是99%的汗水加1%天赋”所以说在以后的发展中受到先天基因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个人的前景都是后天努力决定的。所以小学生在数学的课堂上接受能力水平层次不齐的原因都是个人因素导致的,除了家庭环境对学生也有影响,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缺乏学习的兴趣,课堂的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创设不同的有效问题情境,比如说,在课堂上缺乏自信心,不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老师就应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公开表扬他们的学习成绩,平时学习勤奋踏实,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增加他们在学生中的优越感,从而遇到问题积极表达。对于课堂上学习兴趣不大的学生,老师就应该私下多交流,找出不爱学习的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果是认为老师课堂枯燥,喜欢玩游戏的这部分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就要创设游戏环节,将课堂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综上所述,老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等有针对性的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二)趣味性

数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门比较死板的课堂,大量的计算和公式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比较难以攻克。小学生因为思想简单没有心理上的烦恼所以体现在贪玩,做事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上,所以要想将数学学好,老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心里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将一些公式融入到故事中,加强学生的理解,方便记忆。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简易程度,将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加入课堂内容中,总而言之,打造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打造有趣味性的课堂。

(三)层次性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都比较容易接受由易到难的逐步转变[2]。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制定教学目标。通过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成绩和性格等方面的观察,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在课堂的创设情境上主要设计针对这三个学习情况制定三种有效问题情境,将由易到难的转变设计到具体问题情境上。打造层次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竞争力,互相学习。

四、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实现问题情境生活化

教学本身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还通过一颗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但由于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和在家的时间基本上分配较为合理,学生在校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回家后主要是娱乐时间,学生将学习不能有效的引入到生活中,对于学生而言不能减少学习上的困难也加大了老师的教学工作。所以将生活中的细节融入到课堂内容上,实现问题情景生活化,让学生在家也能回顾课堂内容,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四年级上册中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小学生之前接触的都是简单的算法,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较为困难,老师可以将这个问题融入到学生上学路程的计算中将问题生活化[3]。如:某某同学每天骑自行車行驶10分钟,平均速度为180米每分钟,学校具体家的具体路程是多少米呢,每个同学通过计算,互相比较谁家远,由此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得学生更有兴趣。

(二)设计情境融入实践环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老师在创设有效问题情景上不仅要有创新的方案,还要有执行的力度,将针对学生的问题情境加入到具体的实践中。

以六年级上册中节约用书一课为例:每天大量的用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加大了生活成本,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以家里上个月的用水量为标准,这个月执行节约力度,将告知家长一起完成这项作业,将这个月每天的用水量记录下来谁节约的水量多就会在大会上公开表扬,将设计的情境模式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学习这一课题的内容。

(三)建立教学课题小组,发扬团队精神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将这一句话运用到数学教学上,建立数学课题小组,老师互相学习,不仅能减少老师的教学压力,还能将不同老师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到自己教学的班级[4],在邀请其他老师进行课堂内容的点评,发现课堂上的缺陷,集思广益,老师之间互相学习建立微信群或QQ群,主要以加强小学数学为目的,改善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方面的不足,体现我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

五、结语

一直以来,数学的教学工作一直在随着社会的不断改变进行着改革,因为数学的艺术美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爱好者加入到数学教学的研究中,为了我国的数学领域老师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完善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小就打好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成,陈红.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1999,(09):48-52.

[2]于清华,张文利.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9):143-144.

[3]王庆兵.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影响因素微探[J].读与写,2012,(08):216.

(作者简介:包西琛,小学数学老师,2010年7月毕业于临沂大学(师范)专业, 本科 ,作者单位:蒙阴县野店镇中心学校,现主要从事教育事业。毕业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现在教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辅导班培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辅导班:是奇迹还是谎言?
诱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