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踝关节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注射玻璃酸钠的疗效观察

2019-07-02张玉军董玉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痛风酸钠踝关节

张玉军,董玉平

(1.沂水县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山东临沂 276400;2.临沂市沙沟中心卫生院内科,山东临沂 286400)

该次研究以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踝关节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痛风诊断标准

(1)患者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在1次以上,并且能够在1 d内达到高峰;(2)患者病情仅存在于个别关节;(3)患者发病处整个关节呈暗红色;(4)患者第一跖趾存在显著的肿痛症状;(5)患者存在单侧跗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情况;(6)患者有痛风石存在;(7)患者存在高尿酸血症情况;(8)患者存在非对称性关节肿痛情况;(9)患者的病情发作能够自行停止。

若患者在以上9个特点中同时具备3个及以上,除继发性痛风患者之外,其他患者能够进行确诊。对患者的急性炎症情况控制的最后2周,禁止使用其他药物,且对患者的嘌呤、酒精以及蛋白质的摄入进行控制,同时帮助患者对体重进行控制。

1.2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设为该次研究对象,该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采用双盲法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中包含患者40例,男性患者数量为21例,女性患者数量为19例,年龄在21~78岁之间,平均年龄(53.4±11.3)岁;常规组中包含患者40例,男性患者数量为22例,女性患者数量为18例,年龄在19~79岁之间,平均年龄(53.6±11.2)岁。全部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治疗方法 在全部患者均处于急性期的情况下,给予患者使用秋水仙碱片以及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直至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均恢复正常;两周后,给予患者服用丙磺舒片以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

1.3.2 注射玻璃酸钠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于患者踝关节部位注射玻璃酸钠针,并对患者关节腔内的渗出液进行抽出,每周给予患者进行治疗1次,连续进行5次治疗为1个疗程。若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应首先给予患者进行炎症控制,之后进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

1.4 观察指标

给予患者进行治疗后,需要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工作。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各项相关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疼痛情况判定标准:以VAS量表为依据,患者评分越高,则疼痛情况越严重。相关指标主要包括: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踝关节活动范围以及X线检查结果。

1.5 统计方法

该次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取χ2检验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前VAS评分为 (8.25±1.31)分,进行治疗后VAS评分为(4.02±0.15)分,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前VAS评分为(8.58±1.41)分,进行治疗后VAS 评分为(5.24±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下表 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4 0)常规组(n=4 0)t值P值8.2 5±1.3 1 8.5 8±1.4 1 2.7 2 6>0.0 5 4.0 2±0.1 5 5.2 4±1.2 5 1 2.3 0 5<0.0 5

2.2 两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对比

进行治疗前,实验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在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踝关节活动范围以及X线检查结果方面,实验组患者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对比[(±s),分]

?

3 讨论

痛风是当代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于上下肢各关节均可发生,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第一跖趾所需承受的力量较大,且该处局部温度相对较低,所以该部位发生痛风的几率相对较高,其次,膝部、踝部、手腕以及肘部等位置均具有较高的通风发病率。踝关节作为最易被痛风累及的部位之一,需要相关人士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玻璃酸钠属于一种粘弹性物补充疗法,对该方法进行使用,能够促使患者的固体组织腔或是液体组织腔内的正常流变学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玻璃酸钠自身是一种高分子的多聚糖,具有较高的粘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其进行应用之后,患者的关节摩擦系数能够得到显著的降低,也就能够保障软骨表层所受到的摩擦损害大幅度降低,从而使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各项相关指标得到良好改善。

该次研究显示,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评分为(4.02±0.15)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且在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踝关节活动范围以及X线检查结果方面,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情况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踝关节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痛风酸钠踝关节
痛风的治疗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痛风了,怎么办?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油酸钠改性锌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对聚丙烯的增强作用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