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思潮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研究

2019-07-01曾建

中文信息 2019年6期
关键词:思潮挑战思政

曾建

摘 要:时代的不断变迁,使得社会思潮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此种改变不仅对青年的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挑战。基于此,本文先阐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思潮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然后再根据其挑战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从而促进我国青年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政治教育 青年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6-0-01

前言

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步入了信息时代,在此时代下,最显著的特征是“微型”,像是微信、微博以及微电影等,都是现阶段大众所接受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在微型的新时代下,社会思潮好坏参半,并且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对青年的思政教育产生了较大的挑战。

一、新时代下社会思潮对青年思政教育的挑战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动,加上科技的发展,微博、微信等现代化技术的出现,使得社会思潮传播范围逐渐扩大。在新时代下,社会思潮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使得一些价值观产生冲突,青年的思政教育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青年思政教育中的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媒介平台上都存在着多种社会思潮内容,鱼龙混杂,有些别有用心之人会将不良的社会思潮进行嫁接、鼓吹或是利用等,由于人们对于此种信息较为感兴趣,这就使得围观者与参与者的数量逐渐增多,通过此些人员的转发或是扩散,会将不良影响继续扩大,对于新媒介使用较高的青年来说,会冲击其思想与灵魂,腐蚀心灵,进而产生错误的道德意识及责任意识[1]。但是不良社会思潮的鼓舞者会通过新媒体占据话语权的制高点,获得大量青年粉丝的信任,对其进行一些错误主义的思想灌输,减弱马克思主义在其心目中的地位,甚至使其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形成错误的价值选择与判断,不利于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其次,青年思政教育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威胁。随着微时代的出现,各个媒介平台的主体与客体界限开始模糊不清,任何节点都能够进行信息发布,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垄断地位,中心化特征逐渐减弱,开始向无限中心化发展。任何人都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发布信息,这对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来说,其主体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并且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人们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的发布信息,构成新的社会思潮,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传统青年思政教育是由教育者进行合理安排后进行的,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其特定教育内容淹没在众多思潮之中。以讲座、报告等传统形式的教育已不符合现代青年的学习标准,他们更喜欢利用手机或是电脑等进行学习。而且新媒体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这使得传统正确的思政教育追赶不上一些新媒体的错误思想引导,进而对其主体地位构成威胁。

另外,新时代下的多种媒介削弱了传统思政教育的效果。传统的青年思政教育具有预见性特征,而在新时代下,传统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及格局发生了改变,任何个体都能够发挥出主流媒体的作用,利用微博或是微信等新媒介进行实时信息传播,这使得青年思政教育具有了不可控性及不确定性。如今,青年已经成为了我国网络主力军,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缺陷,社会公德的约束力较少,这使得网络舆情很难控制,增加了青年思政教育难度。而且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能够随意拼接,一些人会通过信息嫁接等方式吸引青年眼球,由于一些青年的自我防范意识较差,这使得其在不经意间受到错误思潮的侵蚀,减弱了传统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新时代下青年思政教育的应对策略

1.接触新社会思潮,主动适应新时代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代青年开始追求短时间、平常心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微生活已经占据其生活主导地位。在面对鱼龙混杂的社会思潮时,思政教育工作者若想强化其在青年教育中的地位,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与主导权,就要敢于接触新社会思潮,而不是各种抵御社会思潮的涌进,或是直接切断青年与变化中的社会思潮联系。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了解青年的发展所需,进而替换掉新媒介的传播制高点,及时了解网络舆论的最新动态,要以包容的态度面对新社会思潮的存在。同时,还要学会利用新媒体了解多种社会思潮的发展背景、特点以及对青年思想的影响等,从而解答其疑惑,利用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增强青年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2.将传统与新时代进行有效结合

对于新时代中不断变化且复杂的社会思潮,青年思政教育者要利用马克思主义去探寻其潜在的本质及发展趋势,并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不良的社会思潮,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青年进行有效的教育,以此提升其分辨是非及抵御風险的能力,通过鼓励与引导等合理方式,使青年对积极的社会思潮有全面的认知,帮助青年认清不良社会思潮的本质。另外,在青年思政教育中,为了使青年更好的接受教育,可以在其教育中增添一些新时代内容,以此对传统思政教育进行创新,满足新时代青年的发展需要[2]。此外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之后提出的一些新的要求、思想及观点等,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准进行创新发展的结果,其依然成为新时代青年思政教育的主要推动力。

3.控制好网络舆情,加强法律监管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特征,所以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发布信息及言论,这也使得网络中存有众多谣言或是假新闻等;而且网络具有时效性与便捷性,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或微博等平台进行人肉或泄愤,这使得新媒体开始传播大量错误思潮。如果对这些信息予以放任,那么青年的思想就会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与毒害,因此有关人员要控制好网络舆情,加强法律监管,实现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制度,加强信息审查力度,将一些危害社会、对社会有严重危害影响的信息及时产出、屏蔽敏感词汇,对于重大事件,在持续跟踪报道的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制造相应的话题,进行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在青年的思政教育上,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发挥新媒体优势,为青年渗透正确思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社会思潮为青年思政教育带来了众多挑战,面对此些挑战,有关人员应接触新社会思潮,主动适应新时代;将传统与新时代进行有效结合;控制好网络舆情,加强法律监管,从而对青年进行正确思想引导。

参考文献

[1]孙仁卫.微信朋友圈给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及对策[J].才智,2018(35):162+164.

[2]李广.文化自信视角下的滇西抗战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8,37(06):64-70.

猜你喜欢

思潮挑战思政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