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一体”:课程整合的区域探索

2019-06-30丁加旗

江苏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科课程教师

丁加旗

【摘 要】为进一步完善与重构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取向的整合性课程,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构建了一个以“学科、教师、学生三维一体”的课程整合模型,推进课程综合化、学科建设、综合素质测查等项目研究,提升教师的课程整合研发与评估能力,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

【关键词】课程;学科;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8-0026-0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合性课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完善与重构的着力点。而课程整合实施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科(跨学科)课程的理解、重构、实施、评价及研发等具体实践进行体现。为此,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建构了“教材、教师、学生三维一体”的课程整合模型,提升了区域课程整合与实施水平,为学生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经历。

一、“三维一体”课程整合的模型建构

课程整合根植于学科,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较为系统的学科课程理解与开发能力。在课程整合实践中,南京市玄武区教室发展中心建构了一个“学科、教师、学生三维一体”的立体化课程整合模型(如图1):在学科内容维度,一是“单一学科”的课程整合;二是“学科+”课程整合,由某一学科牵头,联席其他某一(或几个)学科,共同开展课程教学;三是“无边界学科”课程整合,即围绕一个热点问题(或真实情境),借助多学科知识和工具,开展项目式主题研究。在教师维度,通过学科建设,提升教师整合性课程开发与评估能力。在学生维度,课程整合指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这个课程整合模型是一个球体,三个维度同步辐射保持球体的形状,且球体的边缘是可以不断延展的。随着内容由“单一学科”到“学科+”再到“无边界学科”拓展,外延越来越大,内涵越来越丰富,对教师的课程领导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提升也越来越全面。

二、“三维一体”课程整合的区域行动

(一)推进课程综合化研究,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1.带领教师研习课程标准,在“学科内”课程整合中引发学生深度学习。

由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是一切学科教学行为包括课程整合的逻辑前提。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带领各学科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解析和实施建议研究,着力分解、细化学科课程标准中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要求,为学科内和跨学科课程整合奠定了专业基础。

案例1:编制单元教与学双向序列

南京市小营小学数学学科教研组在研习课标后,列出数学学科各年段、各章节、甚至每一个课题的教与学双向序列表,作为引领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有效促进教师对学科关键能力的理解,明确了学情评估、课标分析及课程资源整合的相互关系,使教师备课时的课程“重构”“研发”看得见。

双向表把教师阶段性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综合素质的长期培养链接在一起,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学科内在的课程整合作用,一方面与上位的学生综合素养产生联系;另一方面又向下分解为涵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学时目标。课程整合还体现在教师围绕学科领域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概念实施主题教学,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大单元整合教学、组元教学等”。

2.探索学科联习教学模式,在“学科+”课程整合中打通学科壁垒。

整合性课程需要保持足够的开放性与生成性,需要突破学科壁垒,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统整,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体现跨学科育人价值。

课程整合还体现在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增强课程内容的差异性和选择性,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内容和发展路径。

案例2:高中联席教学

南京市第九中学从一个老师,到两个老师,再到老师和学生一起授课,不断整合课程资源,运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编織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梦想。

物理教师和生物教师联席教学《分子热运动》。课上,通过大量的实验,从物理和生物两个维度介绍了“扩散现象”,揭示其原因是分子在做热运动,扩散也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无论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都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进行;物理教师和政治教师一起联席执教《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哲学和物理的关系》一课,通过物理教师和政治教师的演绎,学生简单了解到康德和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建立了哲学和物理相互影响的认知;物理教师和历史教师一起执教《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在历史课堂上引入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打通学科知识的限制,开拓他们的思维,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知。

3.开展真实情境项目研究,在“无边界”学科整合中解决复杂问题。

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形成于真实复杂的、也必定是多学科融合的情境。这就需要教师跳出单科和“学科+”课程思路,走向“无边界”的学科课程整合。

案例3:小学科学学科研发的STEM课程“博物馆之夜”

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围绕“做一个模拟的博物馆安全防御系统”工程问题,构造一个真实生活的经验情境,开展基于项目的解决任务式学习。课程设计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综合应用。

基于学生已经和正在学习的科学、技术和数学内容,本主题主要面对的是10~12岁学生,总课时为10课时。在“设计、制作模型、测试、分析数据、再设计再制作(迭代),最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开展科学探究和技能学习,建构新的概念、发展和完善新的技能,最后综合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这个博物馆情境下的工程学任务。

从整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目标是唯一的,就是要建立一个防御系统,但是没有两个小组的设计是完全一致的,如镜子的放置位置,或者是镜子的放置角度,他们的选择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种。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到了属于自己的研究的快乐,同时也对教师的课程驾驭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推进“学科建设”行动,提升教师课程整合的研发与评估能力

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着力推进学科建设行动,即通过“学科课程建设、学科教学改革、学科质量保障、学科团队学习、学科特色项目”等五个内容维度,引领教师科学研发课程(跨学科课程群),提升课程整合与评估的水平。

案例4:音乐学科建设方案

以玄武区音乐学科建设方案为例,学科课程建设目标是将音乐教育浸润在学校、孩子、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用音乐的方式唤醒学生对于美的体验、感悟,努力在测评的实施中回归音乐育人的本质。

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区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充分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2017年新出台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其中的核心内容整合,提出了4个项目、14个维度的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本要求,并分解为4级指标,构建了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图;以玄武区音乐特色联盟为单位,分片梳理初中六册单元目标、重难点;结合市教研室整体思路,从乐器的音色、音乐的表现形式、体裁、名曲名家、一曲多问、世界民族音乐、戏曲曲艺、音乐风格流派、节奏、视唱10个方面,从集中各册,再到各年段交叉,全面整合、建立了玄武区中学音乐学科音频库。

打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平台与媒介”,实现音乐学科“教学评一体化”,使学科质量得到保障,也为艺术教育测评体系建立提供了创新性思路。

三、推进“综合素质测查”项目,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课程综合化实施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来反映效果。对学生个体而言,在学习的时间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学习的空间上,他们对同一学科内的知识往往缺乏结构化的理解,对不同学科知识更是缺少联系,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測查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5:小学数学“五位一体”质量测评体系

综合“学业发展、操作实践、特色作品、课堂表现、阅读积累”五个维度,其中,学业发展命题体现跨学科知识融合,操作实践、特色作品、课堂表现、阅读积累等均测查学生在动手能力、灵活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整合课程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催生与建构,是一种基于学科基础的综合能力,“研习课程标准、联席教学、项目式研究、学科建设行动、综合素质测查研究”等区域性实践,帮助教师反观自己的课标理解、课程整合、学科育人是否适当、有效;又倒逼区域深度课改各项行动的再改进。

以深度课改撬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以教育人的专业态度和对学生永远的情怀,“三维一体”的课程整合践行着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

猜你喜欢

学科课程教师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超学科”来啦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