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

2019-06-29王飒孟亚平

北方经贸 2019年1期
关键词:会计政策财务指标

王飒 孟亚平

摘要:企业收益质量的高低对于利益相关者做出经济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怎样去有效评价企业收益意义重大。目前企业收益质量的评价仍存在诸如外部审计报告的可信度不高、过于偏重财务指标分析、企业收益质量整体不高等问题。对此提出完善企业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如完善相关准则及监管制度、综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分析、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等等。

关键词:收益质量;会计政策;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外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1-0148-02

一、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收益质量整体不高

1.粉饰利润的企业比例大。部分企业为了保持股份可以正常持续交易,常常会采用粉饰利润的手段,如把应该费用化的资产进行资本化从而虚增企业利润;通过未实际发生的交易增加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从而增加利润来美化企业的收益结果,这些情况导致了企业收益质量下降。

2.企业利润的来源不合理。上市公司中存在通过其他业务而增加利润包装的行为,尤其在一些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中,倘若第三年继续亏损会影响其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的交易。房产作为企业的资产有较高的价值,对房产的转让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有效手段。

3.利用关联交易操纵企业收益现象严重。关联方交易是企业常用的操纵收益的手段,因为这种方法有较高的隐蔽性并且容易操作。有些公司通过和关联方进行交易,轻而易举地调整企业期末所产生的净利润。在企业亏损的情况下进行关联方交易,可以使上市公司避免停牌、退市的风险;企业盈利时进行关联方交易,可以使企业达到避税的目的。正是这些行为的存在,使企业的收益丧失了真实性,导致了企业收益质量的下降。

(二)财务指标分析具有局限性

1.企业收益评价只重视短期营业利润。财务指标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数据上的结果,导致对企业收益质量的评价出现偏差。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对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企业往往不会把资金投资于短期内不利于盈利却有利于企业长期盈利的项目,忽视了企业长期价值的创造。

2.企业用过去的经营业绩对未来的经营做出错误决策。企业利用过去的经营业绩对未来的经营做出的决策通常是不可靠的,尤其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企业利用过去的经营成果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决策通常是错误的。经济市场往往是经济周期的循环往复,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不能以之前增长期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这样作出的决策必然是错误的。

(三)外部审计报告的可信度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企业审计报告产生的过程和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今虚拟经济日益膨胀,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希望通过可信度较高的审计报告得到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避免因会计信息的差错而导致决策错误。然而近几年,我国时有审计丑闻被披露和曝光,主要是由于某些注册会计师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了职业道德,对所出具的報告不考虑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忽视对信息使用者造成的影响,严重损害了他人的合法利益。利益相关者使用缺乏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的审计报告导致了其经济决策的失误。

二、完善企业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准则及监管制度

1.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和补充。企业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行业的行为进行了规范,是各个企业进行会计工作的依据,但是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会计准则的发展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自会计准则产生以来一直在不断的对其进行修订和补充。为使会计行为更为规范,应把现有准则当中存在漏洞的部分进行修订,并把目前会计准则当中还未包含的内容进行补充。继续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可以规范会计业务在处理过程中的细节,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操作性,加强对财务信息和会计报告的约束,使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作出决策,保护其合法利益。会计准则的修订和补充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合理发展,为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2.将道德观植入会计监管系统。会计制度和公共领域之间存在着密切复杂的关系,有时会计制度和职业道德可以彼此取代,有时又是互相补充的。会计制度和职业道德两者相辅相成,会计制度完善的结果是对职业道德要求减少,职业道德完善的结果则是对会计制度的要求减少。相反的,伴随着会计制度的发展完善,他的公共领域是在逐渐变小的,相应的诸如诚信、严谨等职业道德发挥的影响力就会渐渐消失。另外,行为者将随着会计制度的逐步完善,能够进行机会主义的情况日益减少而变得更加道德化。把道德观植入会计监管系统可以作为完善会计准则的途径之一,把从业人员的道德行为记录在案可以有效减少违反道德行为的发生。

3.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往往会造成企业收益质量存在问题,通过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相关信息得到充分披露是信息使用做出正确经济决策的首要保障。董事会的存在可以使企业对一些重大事项共同作出决策,防止独断专行,造成某些利益相关者的损失。设立监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治理进行监督,防止任何一方徇私舞弊,同时要保证监事会在公司的独立性,及时发现与准则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通过建立更加清晰明确的产权制度,解决所有权虚化的问题,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对会计政策可变更的程度,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滥用会计政策变更的问题,防止企业经营者侵害股东的权益。

(二)综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分析

1.用经济附加值替代会计净收益指标。经济增加值是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的核心和基础,这是一个全面且相对成熟的性能评价指标。经济增加值体现的是真正的经济效益,是扣除所有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剩余利润。在传统的会计净收益方法下,当企业的实际收益率低于以市场为基础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时,可能净利润大于零;用经济附加值进行衡量,企业则会亏损。用经济附加值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可避免出现隐形亏损而侵害股东的权益,因此使用经济附加值评价企业收益质量更为恰当。

猜你喜欢

会计政策财务指标
EVA在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新准则下境外子公司合并报表编制的研究
上海晨光文具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吉利汽车的发展战略及财务分析
EVA业绩评价体系应用分析
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选择对会计职业责任的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