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民币流通纪念币工艺发展再谈精制币

2019-06-29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钱币 2019年6期
关键词:精制纪念币镜面

(合肥工业大学)

程超 (南京造币有限公司)

精制币(proof coin),顾名思义,即制造工艺相对更精美的硬币,它与普制币互为对比概念。我国从1984年发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流通纪念币起,到2014年发行甲午年(第一轮马年)贺岁纪念币止,除少数几个品种外,人民币流通纪念币基本上都同时发行了普制币和精制币两个版别,个别品种还发行了单面精制币、全镜面精制币等特殊版别,精制币的整体制造水平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随着钱币收藏热的兴起,尤其是钱币封装评级业务的开展,如何准确地定义精制币和普制币成为了一个难题,尤其是国外各评级机构所制定的标准,并未充分考虑我国造币技术独特的发展轨迹,不能完全适应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的版别区分,往往出现错评和标准不一的现象。鉴于此,本文将分别讨论国内外精制币定义差异和人民币流通纪念币造币工艺发展史,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精制币的特点进行分析,给出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精制币的定义,并尝试性给出相关鉴定评级标准的建议。

一 精制币的定义来源与讨论

(一)精制币定义的来源

毫无疑问,精制币的概念从属于近现代机制币,而目前比较公认的最早的精制币(proof coin)是1816年的英国乔治三世半克朗币,故“精制”一词也是对英文单词proof的意译。由于机制币技术发源于西方,所以对这个概念的辨析,就离不开对proof一词含义的语言文字分析。从汉语翻译字面意思上来看,精制币的重点在于“精”,也就是它的工艺精美,定义着重于它的质量水平,但如果对proof一词的本意进行分析,事实则并不完全如此。

由于精制币发源于英国,所以不仅是英国,欧美各国语言均用proof一词表示“精制”的钱币。根据剑桥英语词典,proof是一个多义词,其中与造币工艺最接近的一个含义当属“校样”,即“最早版本、标准版本”,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的硬币版本,而并非描述其制造质量的高低。那么,为什么国内钱币学界在翻译这个单词时,将其翻译为“精制”呢?这恰恰是由于用途的特殊性,几乎必然性的造成了这种硬币制造工艺的特殊性。proof“校样”一词描述的是内在原因,“精制”一词描述的是外在表现,大多数场合下,两者其实本质上是统一的,所以似乎不必区分。

据国外研究者的考究,最初的精制币主要用途确实是做“样币”,包括“呈样”或“校样”两种。“呈样”是指硬币设计完成后正式发行前,首期铸造的精美硬币样品,供君主或其他重要人物审核、欣赏;“校样”则是造币机构用作质量检验标准或档案留存的硬币样品,一般也是首期铸造的精美版本。不论作为哪一种用途,都是不参与流通的特殊版本。正因为其“呈样”或“校样”的特殊作用。proof coin在制作的时候往往采用了比大量发行的流通版本高得多的特殊制造工艺,呈现更佳的视觉效果。proof版本的硬币,因为制造工艺难度大,不能批量生产,质量精美,所以一直以来受到钱币收藏界的追捧。

随着历史的发展,采用这种特殊制造工艺的硬币,更多的是为专供政府馈赠和钱币收藏的目的而公开发行,已经不再具有“呈样”或“校样”的作用,所以,当我国钱币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全面接触精制币时,就没有再按照proof的字面意义翻译,而是根据它的时代特征和外表特征将其翻译为“精制币”。因此,本文仍将沿用这一翻译,并认为现在“精制币(proof coin)”这一概念确已转变为对钱币制造工艺和外观的描述。

(二)精制币的技术性定义标准

一般来讲,精制币具有三个制造技术上特点,常被视作精制币的判别标准:

1.镜面凝霜:与普制币相比,精制币模具有额外的高质量抛光或喷砂,并经过镀铬等硬化处理,使压印的硬币底面呈现镜面效果,图案和文字呈现凝霜效果,对比强烈,艺术效果突出。

2.多次压印:与普制币单次压印的生产工艺相比,精制币在制造过程中,坯饼也应额外经过逐枚手工抛光,一般再经过多次(2~4次,个别甚至更多)低速高压压印,使得图案清晰饱满、细节完整,图案的边缘棱角分明。

3.无损出厂:与普制币压印后自动弹出模具再批量收集包装的过程不同,精制币在压印完毕后,需单枚手工小心取出,避免磕碰,迅速包装,逐枚检验,力求出厂时没有任何形式的玷污和划痕,尽量保持硬币的完美初始状态。

但是,这三个特点并不能作为区分精制币和普制币的绝对标准,因为少量精制币并不完全符合这三个特点;而随着现代造币工艺的不断进步,部分普制币也可能符合上述部分特点,下面,就此一一讨论:

1.精制币的镜面凝霜特点

精制币为了突出图案和文字内容,将其与硬币底面从视觉效果上分离开来。一般对硬币模具采取了底面抛光后镀硬铬[1]等措施,使压印出硬币的底面如镜面般光洁。同时,绝大多数精制币还对图案和文字等内容(即高出硬币底面的部分),采用了能够充分体现浮雕结构、层次及透视关系的喷砂工艺,使压印出硬币的图案和文字呈现凝霜状效果,与底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用点光源对精制币进行照射时,效果尤为明显(如图1左)。普制币模具则没有额外的抛光和喷砂,一般仍处于金属自然凝结锻压时的表面状态,压印出硬币表面呈现丝绸状的光泽,光洁度介于镜面和凝霜效果之间;用光源对普制币进行照射,转动时有扇状光泽连续不断,有如车轮行走,俗称“车轮光”效果(cartwheel effect,如图1右)。这种差别,是精制币和普制币在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

图1 精制币与普制币的视觉效果对比(左:精制币 右:普制币)

图2 精制币镜面反光程度的一种判别方法

部分鉴定评级机构对精制币的判别标准便是镜面反光度的程度(检验方法如图2):置点光源距硬币于特定距离(10cm左右),精制币能够在对称位置的屏幕上清晰投影出文字和图案的“负片”(底面镜面光洁,肉眼直视呈暗影,将光线定向反射到屏幕上,呈现亮光;图案和文字凝霜,强烈的漫反射,肉眼直视呈亮光,将光线完全散射,不能到达屏幕,呈现暗影);反之,普制币的反光程度,介于镜面和凝霜之间,既不能完全反射,又不能完全散射,所以对应位置会出现一块亮度减弱的光晕,也无法清晰投影图案和文字的细节。这种方法较为标准、客观。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同时具有镜面和凝霜是绝大多数精制币最突出的特征,但并不是判断精制币的绝对标准,根本性标准只在镜面光滑程度,而凝霜效果不是必需的。

(1)精制币不一定同时具有镜面和凝霜两种效果

最初的精制币(Proof Coin)受工艺所限,底面和图案、文字均是抛光后的镜面状态,没有凝霜,是全镜面精制币。经过工艺发展,从上世纪30、40年代起,硬币的图案和文字部分才具有了凝霜效果,称作霜面精制币(Frosted Proof Coin)。由于这种工艺成为了现代精制币的主流工艺,所以常被误认为精制币的唯一形式。另外,还有底面、图案和文字全部具有凝霜效果的钝光精制币(Matte Proof Coin)。最近,又出现了底面凝霜、图案和文字呈现镜面效果的反向精制币(Reverse Proof Coin)。

所以,精制币未必同时具有镜面和凝霜两种表面效果,有可能只有其中一种。因此,有的研究者把全镜面精制币称作半精制币或类精制币,认为缺乏凝霜效果是少了一道工艺,就不是精制币。这是不了解精制币发展历程的结论,是不妥当的。

针对这个问题,钱币界往往用Cameo一词来形容精制币是否具有足够的镜面凝霜对比度。这个词源自意大利的贝雕(Cameo)往往以白色贝壳材料表现图案,衬以深色背景的特点(图3左)。由于霜面精制币恰恰也具有类似的视觉效果,于是就借用了Cameo一词来形容这种效果。

全镜面精制币和镜面凝霜对比效果较弱的霜面精制币被称为Proof(精制);镜面凝霜对比效果一般的霜面精制币被称为Cameo Proof(浮雕精制);而镜面凝霜对比效果强烈的霜面精制币被称为Ultra/Deep Cameo Proof(高浮雕精制)。这种差别并不是对硬币品相和质量的评价,而是对制作工艺的描述。值得讨论的是,我国部分早期精制币,由于工艺不稳定,模具更新不及时,不同批次产品镜面凝霜对比效果存在较大差别,出现了同一版别同时存在两种甚至三种工艺描述的状况,并不意味着存在不同版别。

图3 意大利Cameo贝雕(左)和精制币的Cameo效果(右)类似

(2)具有镜面和凝霜两种效果的也不一定是精制币

以往精制币之所以稀少而珍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模具制造困难、强度低、寿命短(甚至只能压印数枚到数十枚即需报废),难以大批量生产。近20年来,随着金属加工工艺,尤其是模具制造的不断进步,抛光和喷砂工艺制造效率成倍提高,模具寿命也大幅提高,使得精制币独有的镜面凝霜工艺不再是阳春白雪,开始大批量地应用于普制币,尤其是流通纪念币的制造。如从2016年起,我国的第二轮生肖贺岁双色铜合金流通纪念币就具有明显的镜面凝霜。而澳大利亚、美国等国也制造了不少具有镜面凝霜效果的非精制币,这些硬币镜面凝霜效果可能逊于精制币:镜面不够光滑,凝霜稍显单薄;在压印、包装等生产流程上也没有精制币严格,达不到精制币的其他标准要求。这些没有被发行方赋予精制币的身份,但与普制币的区别又十分明显的硬币,各国发行方称呼并未统一:我国仍称之为普制币;澳大利亚称作霜面未流通币(Frosted Uncirclated Coin),从属于未流通普制币(Uncirclated Coin);美国则称之为增强抛光币(Enhanced Finish Coin),为精制币和普制币之外的新概念。而在钱币界,则被统称为类精制币(Prooflike Coin,PL Coin)。再次可见,类精制币概念是对质量的判别,而不是对是否缺乏凝霜工艺的描述。

综上,镜面凝霜虽然是精制币的最大特点,但却不是唯一判别标准,最后,将本部分讨论列表如下,以便对照讨论。

表1 硬币表面工艺分类描述

2.精制币的多次压印特点

为保证细节的完整清晰,精制币往往采用单枚低速多次压印,这是因为模具单次压印硬币时压力不可能绝对的均匀和足够,只有多次压印才能把模具上的全部细节转印到坯饼上。

在早期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的制造中,精制币多次压印的特点是比较容易识别的:

由于早期的造币机具压力较低,同样重量的坯饼,高速单次压印的普制币,压力不足,坯饼压印成硬币后中心较厚,图案文字压印效果一般,金属材料向四周流动的部分不多,导致币边与边齿模圈不能充分接触,形成“圆弧齿边”的效果;而低速多次压印坯饼所得的精制币则中心较薄,图案文字压印效果突出,细节清晰,金属材料向四周流动的部分较多,币边与边齿模圈充分接触,形成“直角齿边”的效果,造成精制币厚度大于普制币的“错觉”,其实这仅仅是精制币边齿部分较厚而已(如图4所示)。

图4 早期流通纪念币压印差异

但是,随着我国流通硬币制造技术的提升,主要是造币机具压力的大幅提升,上世纪90年代以后,单次压印的压力提高堪比以前多次压印的效果,普制币也同样呈现了“直角边”效果,图案文字的清晰程度也大大提升,单从硬币实物上已经较难判断压印次数。因此,精制币的多次压印的特点,事实上已不再能作为精制币的识别标准。

3.精制币的无损出厂特点

现代精制币在造币厂制造精制币时,一般都严格规定不得损伤及污染币面,基本全流程采用工人逐枚手工生产,严格防尘防污损。例如:坯饼采取手工逐枚抛光,而不是像普制币那样大量机器抛光;工作中,模具频繁检查随时修整更换,避免模具瑕疵影响成品质量;区别于普制币自动弹出模具的生产方式,坯饼进出模具均为手工逐枚操作;一般采用有保护作用的单枚包装方式,包装过程中严禁磕碰;最后出厂前,产品质量进行逐枚检查,工人全程穿戴保护手套等。因此,精制币在出厂时的原始状态堪称完美。这些特点都是大批量生产的普制币不可能具有的。

所以,一枚保持出厂状态的精制币,应该是完全没有或几乎没有任何磕碰痕迹、污迹的。近几年发行的人民币流通纪念币虽然具有明显的镜面凝霜工艺,但由于采取了成卷自动包装的方式,币面仍有少量生产过程中的磕碰痕迹,故不定义为精制币是合理的。

综上,精制币的三个技术特点,单凭任何一条都不能作为判别精制币准确标准,必须综合考虑硬币的整体制造和发行状况,包括发行时的官方文件等。

(三)精制币的发行性质定义标准与“类精制币”“初铸币”的讨论

“类精制币”的概念并不存在于官方发行描述,从字面上看,顾名思义是指介于普制币和精制币之间的钱币。下面就人民币流通纪念币中的“类精制币”做一些讨论。

1.“精制不精”的“类精制币”—低质精制币

1992-1993年间,宋庆龄诞辰100周年、宪法颁布十周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等四枚流通纪念币按照常规也发行了精制币。由于这几个品种的精制币尝试了大量制造发行的新思路(由数千枚提升到数十万枚,甚至“熊猫”的数百万枚),在生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质量大幅下降:镜面效果不突出,出现不同程度的“车轮光”;喷砂不均匀,有“漏砂”情况,导致凝霜效果不明显、有缺损;压印压力不足,模具更换不及时,破损明显,导致图案文字细节丢失;成品硬币自动弹出模具,批量收集,出厂前已有明显磕碰;部分精制币采取了普制币的纸卷包装,没有单枚保护,硬币相互摩擦。可以说这几个品种的精制币并不能满足上述三条技术标准中任何一条。

然而,这并不妨碍中国人民银行赋予这批硬币正式的精制币身份,市场上也没有异议。究其原因,是由于这几种纪念币同时也发行了传统的普制币版本,完全没有镜面凝霜工艺。所以,虽然这几种精制币的质量既不如之前的精制币,也不如之后的精制币,甚至远远不如近几年的普制币,但由于质量工艺仍然高于同品种的普制币,其精制币的身份毋庸置疑。

不过,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不了解人民币流通纪念币制造工艺发展史、发行方式的国外某些鉴定评级机构出现了“自相矛盾”“精制普评”的混乱结论。以“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系列”精制币为例:最初,由于大部分精制币达不到图2所述精制币的严格技术判别标准,一律按照普制币评级;后来,明确精制币和普制币两个不同法定版本的存在后,为了区分,又不打乱原有评价体系,给予大多数精制币新增的“PL,Prooflike,类精制”评级描述,即达不到精制标准又高于普制工艺;同时,对少数能达到精制币严格技术判别标准的特例(主要是礼品装精制币和初铸精制币),仍然给与了精制币的评级,包括Cameo和Ultra/Deep Cameo 的不同附加描述。这就造成了同一种精制币拥有多种不同评级结论、同一枚币在不同时间送评得到不同评级结论的“乱局”,同一版别硬币无法得到“统一”的版别评价结论。

其实,这种差异性结论的存在,正是精制币判别标准的根本分歧所在:中国人民银行对精制币的定义包括工艺差异、发行方式差异等多个方面,着重在对版别差异的区分,是对发行性质的定义,明确清晰;而国外评级机构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信息,对精制币的定义主要依据片面的固定技术标准,是技术性的定义,未必适用于所有钱币,存在“盲区”。因此,两种标准和定义之间,更不可避免的存在争议地带。

2.“普制不普”的“类精制币”—高质普制币

从21世纪初开始,人民币流通纪念币普制币的质量不断提高,开始有了一定的镜面凝霜效果。近几年的流通纪念币,如第二轮生肖贺岁流通纪念币中的“丙申、丁酉、戊戌、己亥”等年份,由于工艺大幅度提高,全部普制币均有了较高质量的镜面凝霜效果,甚至明显好于前述“低质精制币”,视觉更接近精制币定义,只是不能做到无损出厂的包装方式,所以一般也被评为“PL,Prooflike,类精制”,这又完全是造币技术提高的结果。

延伸开去,这种情况在人民币贵金属纪念币中也同样存在。虽然绝大多数贵金属纪念币是以精制币的版别公布发行的,但小规格熊猫金银币(1盎司或30克以下)和少部分其他金银纪念币仍是以普制币的版别公布发行的。而近年来的普制熊猫金银币和普制贺岁纪念银币,其实几乎完全符合所有精制币的技术定义,与其他精制金银纪念币比较,仅仅是发行量较大,同样是“普制不普”的又一代表。鉴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再赘述这一问题,仅作辅证。

综上,人民币硬币生产中,早期的“低质精制币”和晚期“高质普制币”虽然成因各不相同,却都被判为“PL,Prooflike,类精制”。这种结论事实上混淆了精制币与普制币本应清晰的界限,凸显了现有评判标准和定义的不足。这种不足,是不适当地将钱币版别划分标准近似的“偷换”为钱币制造技术标准造成的。

(四)精制币定义标准的总结

可见,对精制币的判别而言,一成不变的绝对化技术性标准和定义,既没有充分考虑各国硬币制造工艺观念上的差异,又没有顺应造币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欧美观念判断全球,以陈旧方法判断当下,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其不合理性都十分明显,也无法给出统一准确的判别结果。

精制币与普制币,归根结底是钱币学上关于钱币版别的定义,虽然与技术性相关,但技术性不应成为决定性标准,否则就将版别差异和技术水平混为一谈了。而发行机构关于钱币发行性质的定义不仅更具有权威性,而且清晰明确,应成为主要判别依据。

因此,当技术性定义与发行性质定义发生冲突的时候,应以钱币的发行性质为主要判别依据,才能得到更加合理、准确、统一的判别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公告中对精制币和普制币的定义,重点对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精制币的发展历程进行再分析。

二 试析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精制币造币工艺发展的六个阶段

(一)铜镍开创期

从1984年开始发行流通纪念币起,沈阳和上海两家造币厂一直以前述严格实现三条技术标准为目标尝试制造精制币。经过前期几套币的尝试,造币水平不断提高,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币上,技术的体现达到了巅峰(图5)。总之,这一阶段的精制币和普制币很容易区分。

(二)镍包钢初期

从1990年的第11届亚运会纪念币起,钢芯镀镍材质(也称“镍包钢”)代替了铜镍合金成为了一元硬币的生产材料,由于坯饼硬度上升,初期镍包钢精制币的镜面凝霜效果有了明显下降,后期经过技术攻关,逐渐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图6)。

(三)扩量降质期

1992-1993年间,宪法颁布十周年、宋庆龄诞辰100周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等四枚流通纪念币的精制币发行量大增。大熊猫纪念币精制币发行量甚至超过了普制币,达数百万枚,其余几个品种的精制币也达到数十万枚。骤然增加的生产量,在模具更新、压印次数、包装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必然的缺憾,精制币质量大量下降:细节压印不清、磕碰痕迹遍布,镜面凝霜不够明显等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尝试性的过渡产品,如大熊猫币中的单面精制币,宋庆龄币和宪法币中的全镜面精制币等。

图5 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币(左:普制币,右:精制币)

图6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纪念币:射箭(左:普制币,右:精制币)

图7 1993年宋庆龄诞辰100周年纪念币(由左至右:精制样币、镜面凝霜精制币、全镜面精制币、普制币)

图8 1995年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币(左:普制币,右:精制币)

图9 2009年“和”字书法系列纪念币(第一枚—篆书,左:普制币,右:精制币)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质量下降并不是技术下降,只是产量的压力造成的。除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币外,其他三个品种仍有很高质量的精制币面世,如大熊猫币的礼品装精制币、精制样币和宋庆龄币(图7)、宪法币的精制样币,其精美程度完全能够和以前的精制币媲美,由于发行量极少,也都非常珍贵。

(四)缩量提质期

由于精制币质量的大幅下降存在问题,在上述四枚纪念币之后,从1994年的希望工程纪念币起,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的精制币制造和发行,又回到了以前的方式,实现了缩量提质(图8)。

(五)普制提升期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造币企业不断尝试提高普制币的制造工艺。普制币开始逐渐有了程度不同的镜面凝霜效果,慢慢向精制币靠拢。如图9所示,2009年发行的“和一”纪念币的两个版本差别就不如以前明显了。这个阶段的发展过程是渐进、反复的,没有十分清晰的开始时间界限,但一般认为结束于2014年的甲午年贺岁普通纪念币,这是中国人民银行目前为止最后一次公开发行流通纪念币的精制币版本。自此之后,流通纪念币就只有普制版本发行了,因为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别过小,缺乏区分价值。

(六)精制普量期

2015年发行的三种纪念币虽然只有普制版本,但最晚发行的航天纪念币已经具有了高质量的镜面凝霜效果,只存在少量底面“车轮光”的现象。自2016年起,人民币流通纪念币则全部以高质量的镜面凝霜普制币发行,出厂瑕疵磕碰也不断减少(图10)。因此,这以后的流通纪念币,很多都被鉴定评级机构定为“PL,Prooflike,类精制”。

普制币质量的“进化”,在伟人诞辰系列纪念币上体现得特别明显,早期的宋庆龄诞辰100周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币普制币完全没有镜面凝霜效果,全部具有“车轮光”。

中期的朱德诞辰110周年、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纪念币普制币底面和图案文字有了不同程度的全镜面效果,应该是继承和发展了宋庆龄币和宪法币的“镜面精制币”工艺。但这一段时间质量不完全稳定,很大一部分币也有明显的“车轮光”,应该是模具老化的结果。

后期的邓小平诞辰100周年、陈云诞辰100周年纪念币具有了明显的镜面凝霜,和精制币的差别不断缩小。晚一年发行的陈云诞辰100周年纪念币,无论是镜面凝霜效果还是生产磕碰瑕疵的避免,又明显优于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币,模具寿命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使得这两种币中的“车轮光”现象几乎消失。

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的工艺发展轨迹,从一个角度讲,也是民族复兴、产业报国之路的一个缩影(图11)。

图10 2017年丁酉年贺岁普通纪念币

图11 伟人诞辰系列纪念币

三 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的鉴定评级建议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的给出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版别鉴定定义和分数评级的相关建议。

(一)版别表示

是对钱币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公告为准,“低质精制币”仍为精制币,“高质普制币”仍为普制币,工艺精美程度的评判可在其他部分描述中体现。对各个别包装丢失、发行信息缺失,从工艺技术上判断版别又较为困难的币(主要出现在部分紫铜合金珍稀野生动物纪念币中),可从严判别。

这部分用文字或符号描述。

(二)工艺表示

是对钱币制造工艺的描述,包括对普通表面、全镜面、镜面凝霜喷砂三种不同工艺的描述。后两种工艺的表面,还可以给出个高低程度描述(分2-3级为宜),表示其镜面和凝霜面的精美程度和对比强度。

这部分用文字或符号描述。

(三)铸造质量表示

是对钱币出厂时“先天”铸造状态的描述。主要用来标识出厂时的铸造质量,主要指压印清晰度的评价,对未流通币还应考虑制造磕碰的多少。

这部分以精确定量分数描述。

(四)保存状态表示

是对钱币保存状态的描述,包括对流通磨损磕碰、氧化状态、污损和其他各种损伤对品相的影响。

这部分以精确定量分数描述,但对严重损伤的这部分可以不做描述,同时应标明损伤种类。

上述两部分的分数总和为钱币评级最终得分,如保存状态部分未获得评分,这铸造质量部分也不予评分。关于两部分分数的比例和具体分值档次刻度、评判标准,可作进一步研究讨论。

四 结语

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的生产工艺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精制币和普制币的版别区分、品相评价也有着特殊性,现有的鉴定评级标准对此未予充分考虑,存在着自相矛盾、含混不清的情况,亟待相关部门和行业确立有针对性的鉴定评级标准体系和操作流程。本文通过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的生产工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初步给出了鉴定评级标准体系的框架,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使这个问题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圆满的解决。

(本文的研究是在吸收消化众多钱币收藏者和研究者的工作基础上,通过多方讨论和思考完成的,在此深深致谢,尤其要向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孙克勤先生和他的“现代钱币网”致以最真挚的谢意。)

注释:

[1]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gov.cn,《如何识别普通纪念币中的普制币和精制币》,2004年12月9日。

猜你喜欢

精制纪念币镜面
熊莉钧 作品
神奇的镜面成画
镜面铝线路载板在LED COB光源中应用
艰辛与辉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贵金属纪念币展
几何映射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币发行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关于“改开纪念币”,有些事你可能误会了’
基于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与使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