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P,别走光用户隐私

2019-06-28郑旭

民生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数据安全个人信息智能手机

郑旭

大数据产业越来越火爆,产业链条正渗透至各行各业,融入百姓生活。在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有专家预测说,我国将迎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下一风口,挖掘大数据“富矿”正成为资本热点。

伴随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数据安全,不仅涉及国家安全,更与百姓生活丝丝相连。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性数据安全事件,如5亿雅虎用户信息被黑客盗取、勒索病毒疯狂肆虐,导致公众个人信息被滥用、个人隐私被泄露。在大数据产业爆发式增长过程中,保护数据安全,保护用户隐私,让采掘数据“富矿”行为有法可依,遵守道德伦理底线,十分迫切。

通过智能手机采集用户个人数据,方便快捷,也是众多APP商品的通行做法。我国是智能手机的全球用户大国,用户数量在去年已经突破13亿人次,位居世界第一。作为安装在智能手机中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各种APP下载安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和精彩。

然而,有关部门对近百款常用APP“申请使用个人信息权限”进行过统计,每款APP都存在强制并超范围向用户索要权限的情况。当用户从手机“应用超市”下载并安装一款APP时,页面经常会提示:“如果您不同意《隐私政策》的内容,将导致本软件及服务无法正常运行……”也有的APP干脆不提示,直接进入默认模式。造成用户隐私在不知不觉中,被众多APP开发商非法采集。

对于那些能够坚守商业道德底线的APP生产者而言,采集而来的用户信息数据,可以进一步完善软件功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软件使用体验。也有不少APP开发商,采集用户信息,尤其是那些“深度”坚守的、特别隐私的用户信息数据,目的是向第三方客户卖出好价钱,牟取暴利。

一个朋友近期下载了一款专门针对“幼升小”儿童设计的学习APP,软件提示必須注册家长双方至少一方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软件才能正常免费使用,否则就要按月支付数百元的服务费。朋友在享用了“免费”蛋糕后,便经常会接到房屋中介、理财投资、股票推荐的电话。更有甚者,朋友说,他还接到过“男士会所”、网络博彩的推销电话。显然,他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给了这些机构。

今年5月底,国家网信办发布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民众广泛关注的个人数据信息保护问题作出一系列的规定,并明确了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的规则。业内分析认为,该征求意见稿广泛吸收国家标准中的成熟规定,对现行数据安全规范体系进行了创新和补强,让数据保护更加有章可循。

有章可循是基础,真抓落实是关键。上述管理办法在征求意见结束之后,很快就会颁布实施。对于泄露或故意出卖用户信息数据的APP商品,公众期待并支持相关部门能够加以整顿,加强监管,像抓食品药品安全一样,健全法规制度,净化市场,规范秩序,切实保障用户权益,特别是用户个人隐私安全。

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技术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加持,但也要把好数据采集和使用安全关,让大数据产业真正造福百姓生活,而不是任由数不清的“眼睛”时刻窥探百姓的个人隐私。如果百姓的个人隐私经常被窥视、被走光,那么安全感、幸福感从何而来呢?

重视用户个人数据安全,大数据产业才能行稳致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幸福民生、安全民生。

猜你喜欢

数据安全个人信息智能手机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云计算中基于用户隐私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大数据安全搜索与共享
个人信息保护等6项通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