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控薄弱环节刍议

2019-06-28黄小文

中国市场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制度建设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黄小文

[摘要]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主要用于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加强内部控制,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运行效率、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最终达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决策管理水平、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升服务意识和行政效率的目的。《规范》执行已4年有余,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上依旧暴露出了较多问题急需改善。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20

1 研究意义

2012年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于2014年1月1日起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式施行。以《规范》为指导性文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内控制度,然而,却多流于一纸空文。工作中仍然依照领导的意志开展工作,领导则依赖于自己的过往经历,缺乏明确的内控制度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更缺少制度来检验决策的正确性,内控制度从而无法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新形势下,找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中的薄弱环节予以加强和完善则显得尤为重要。

2 事业单位内控薄弱环节分析

2.1 内控意识薄弱,制度建设进程缓慢

部分事业单位因领导层缺乏内控意识,全体员工内控意识淡薄,造成内控制度建设进程缓慢,部分事业单位甚至没有制定符合其实际的内控制度,或制定了也形同虚设,长此以往,造成了许多的不力影响。第一,员工的内控意识淡薄,违反财经纪律的案例时有发生。而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约束员工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开展工作,通过内控制度达到监督的作用。第二,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相关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国有资产会出现产权不清晰、管理混乱等问题,例如,某事业单位接收了某一项资产捐赠,若没有及时入账对其进行管理,则很有可能造成其价值被隐匿或提前报废,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失。第三,内控制度未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而做出修订和完善。这样直接导致内控制度无法适应当下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2.2 内控人员队伍素质有限,制度执行不到位

内控制度的执行除了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外,还应让内控人员充分明确内控目标,有效执行。而现实中,部分事业单位内控人员身兼数职,当其内控管理职责和他的其他职务行为产生矛盾时,内控管理效果就很有可能大打折扣,如此一来,内控制度的落实执行则无从谈起。内控人员队伍的另一个问题是综合素质差,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不了解中央、省市关于内控制度的最新部署要求,更没有开展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内控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不了解具体要求,把关不严,敷衍了事等情况,无法有效履行内控管理职责。

2.3 财务管理水平有限,预算制度未严格执行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内控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尤其是预算制度。许多事业单位认为预算编制大致准确就可以,做多了就在年底突击完成,做少了就再额外增加,不仅准确度和详细度不够,预算管理更是成为了富有弹性的橡皮绳,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没有合理全面的规划,且根本没有受到约束和监督。这对于多数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而言,不严谨且有浪费之嫌,内控制度的落实更无从谈起。另外一方面,不完备的财务管理体系给贪污腐败的滋生创造了温床,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克扣经费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可能发生集体性贪腐事件,这时扎紧制度的笼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 加强事业单位内控薄弱环节建设的对策

3.1 提高内控意识,完善制度建设

提高内控意识,不仅仅是针对内控工作人员,更应是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到基层员工都应重视的。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规范》,在学习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的,以目标为导向的,且具备较强操作性的内控制度细则,明确责任人,健全配套的相关制度和管理规范。将内控制度流程化、标准化,理顺诸如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的内控职责、管理关系和管理流程,加强协调联动,提升内控管理效率的同时,完善日常监督、定期监督和重要事项的专门监督体系,在单位内部控制上形成有效的制约,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定期公开监督结果,必要情况下可委托专业审计力量或上级监管力量介入。加强重大经济活动的内控和预算机制,定期检查预算管理情况、收支管理情况、资产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合同管理情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依托信息化数据,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对过程形成动态管理。对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定期梳理,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上发挥有效作用。我国中部某市就曾建立事业单位内控质量评价体系,就全市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重点领域内控管理效果、预算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以评促建,取得良好效果。

3.2 培养专业内控人才队伍,引入信息化技术加强内控管理

事业单位要加强内控管理,最基本的着力点就是从薄弱环节---人才隊伍建设做起。根据《规范》以及事业单位自身的业务活动和业务性质,科学设置内控岗位,充分考虑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配备岗位所需的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队伍。新时期,内控岗位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除了掌握财务、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在法律、政治、管理、计算机等方面有所涉猎,同时,这也是培养专业内控人才队伍的努力方向。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单位职工思维的多元化发展,增加内控难度的因素日趋增多和复杂。

把好人才入口管,聘请熟悉内控基础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人才知识库,提高专业技能和防范风险意识,同时强化考核机制,是培养专业内控人才队伍的必要程序。关键内控岗位,还应建立定期轮岗机制。对于财务岗位而言,某一个岗位由一个人长期担任比较容易滋生腐败,轮岗容易暴露问题,制度本身可规避员工腐败的风险,通过轮岗也可以不断扩大专业内控人才队伍。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定期对内控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加强风险防控。在旧有流程无法适应新时期内控要求的情况下,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流程再造,分类制定内控管理细则,针对不同目标采取不同的内控方法和程序。

3.3 完善预算制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规范》颁布以来,事业单位已全面实行预算制度,但在执行层面,如何通过预算有效控制资金不被随意支配,通过预算制度对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全过程管控则有待进一步探索。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的基本预算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对前三年的预算支出进行综合分析,调整现有预算制度存在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在编撰预算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应明确填报原则和填报方法,对前几年预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避免问题重复出现。各部门对其自身的预算负主要责任,财务部门有义务对其他部门的预算进行合理化核算,不准确的部分要及时进行提示和调整。年度核算后,及时反馈各部门预算存在问题和执行不到位之处,以便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4 结语

由以上论述可知,事业单位内控在保障单位持续稳定运行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规范》的颁布更对事业单位从制度上明确内控部门地位提出了要求。加强内控意识,完善预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强化内控管理薄弱环节有效抓手,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更好的提升事业单位服务质量、业务水平和管理效率,更好发挥事业单位各项职能,进而推动单位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民族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余黎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和解决对策[J].风险与内控,2015(28).

[2]姚佳音.会计信息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面临的给予、挑战及对策[J].会计师,2015(3).

[3]梁瑞智.数字化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5).

猜你喜欢

制度建设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