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师培训的原点、焦点和突破点
——基于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

2019-06-27聂伟进汪卫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培训高职专业

聂伟进 汪卫平

教师培训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提升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有效途径,这已得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实践的证明,如欧盟推出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指导原则”[1],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奋进奖学金”等。对中国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正迈入快速发展轨道,双师型教师素质是国家对职教教师的核心要求。2012年以来,国家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纳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并开展了大规模高职教师培训制度创新与改革的探索。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制度与实践探索的排头兵,基于全省高职师资培训中心的实体组织和丰富的培训体系,江苏省在高职教师培训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江苏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高职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立足师德师风建设,聚焦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发展,创新培训模式,构建高职教师培训项目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真正适合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项目。在“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的新时代,对高职师资培训的原点(价值目标)、焦点(核心内容)、突破点(未来趋势)的探索,不仅对江苏省高职师资培训实践具有前瞻性的引领,对其他省份的高职师资培训工作的探索也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高职教师培训的原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予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师德师风则是教师队伍建设基础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原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突出师德,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要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形成强大正能量[2]。

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工作始终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原点,在培训项目中与全省90所高职院校、40多个高职教师培训国家级和省级基地协同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在项目设置上,对时长超过2周的高职教师培训项目设置师德必修模块,开展“师德第一课”主题教育活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在项目招标、项目申报和项目评审环节抓住培训方案制定、落实与考核,从培训目标、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综合考量师德培训目标与效果;在项目绩效评价方面,在学员反馈问卷中设置“您正在参加的培训项目,师德教育模块课程安排情况”“您正在参加的培训项目,师德教育模块效果如何”等选项,让学员真实反馈,同时要求培训基地在《培训项目自评报告》中对师德师风必修模块进行自评总结。

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是高职教师培训项目的必修模块,但是在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上,积极发挥培训基地的优势和创造性。从内容上看,师德师风专题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奉献祖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二是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刻苦钻研的职业精神,对于职业教育教师特别加强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工匠精神培养。具体在培训项目开展过程中,可根据培训项目内容和培训基地的优势各有侧重实施。比如,扬州大学培训基地在开展高职人文社科专业教师跟岗访学研修项目中,恰逢庆祝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组织参训教师参观《风云激荡——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图片展》;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将“大国工匠”请上讲台,以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为主题,为培训学员主讲“师德第一课”。从形式上看,既体现成人教育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特点,更要体现高职教育的内涵特征,突破传统师德讲座理论学习形式,从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挖掘优秀的“高职人”与典型的“高职故事”,发挥榜样力量、身边力量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比如,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项目中,在培训内容中设置“师德与行为规范”的必修内容是通过《师德故事报告会》来开展。

二、高职教师培训的焦点:培养双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培训必须基于教师知识结构开展,才能取得成效[3]。而双师素质是对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要求,这是基于高职教师专业成长理论、高职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与高职教育的内涵属性决定的。作为教师发展的后续专业发展理论(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也可以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理论基础[4],例如在瑞典、英国、挪威、荷兰等地,推动职业教育教师的后续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国家行动。但在国内,教师专业成长理论研究中,学者们都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基于教师专业能力特质与结构。如叶澜教授从“教育信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态度与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与意识”,朱小蔓教授从“观念系统、知识系统、伦理与心理人格系统”,张传燧教授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个性品质维度”等不同视角与要素分别阐述了教师专业素质结构[5]。更重要的,高职教师能力培训必须基于高职教师工作领域,聚焦于双师素质的培养。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领域体现在两个方面:人才培养方面,高职教师主要对高职学生开展职前教育以适应职业岗位,发展其终身学习能力(职后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高职教师主要从事技术开发与服务,提升技术转换与积累能力。

高职教师的工作内容决定其能力知识要求如下:第一,在学科专业领域具有扎实宽广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研究能力,掌握专业技术新发展趋势;第二,在教育教学领域,掌握职业技术教育理论、课程开发与学生学习心理等知识,具备先进教育理念与有效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第三,在行业企业领域,具有职业领域专业资格与实际经验,了解职业工作过程及特点,熟悉职业规范和职业发展路径,掌握职业岗位技能。高职教师工作领域及要求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这是高职教育的内涵属性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必然体现。职业教育是职业与教育领域的合作与跨界,没有基于工作与学习的双向思考、双重资格、双栖能力的教师,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无从入手[6]。

图1 高职教师双师能力结构

高职教师培训项目要聚焦双师素质,围绕高职教师双师教师能力结构要素设置培训项目,选派参训学员、遴选承担培训任务基地、设计培训课程,形成较为完整的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训项目和课程体系见图1。2018年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为提升高职教师培训实效,对江苏省90所高职院校教师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回收2274份问卷,访谈近200位教师。据问卷统计:参加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中,40周岁以下教师占到82.19%;毕业于国内综合性大学教师占44.13%,毕业于国内工科类院校占22.38%;入职途径,从大学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教师占71.63%,从企业调入的占13.91%。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做出两个推断:一是教师受专业师范类教育比例小,双师教师能力结构中教育教学技能缺乏可能性较大;二是教师大学毕业直接进入职场,双师教师能力结构中的职业实践能力缺乏可能性比较大。从实际访谈中,基本证实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以上两个主要问题。所以,在高职教师培训项目设置中应采取整体规划、分类设置、互有侧重的原则。从培训项目内容上,一是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设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与应用、技术技能实训、教学实践与演练等专题模块,重点提升参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二是企业实践类项目。采取顶岗实践、跟岗实习、考察观摩、参与产品技术研发等相结合的形式,熟悉企业工作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术要求、用工标准等具体内容,提升参训教师专业实践技能;三是专业发展研修项目。主要学习和跟踪专业和学科学术(技术)前沿动态及专业发展趋势,重点提升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能力、课程开发技术和教研科研能力。从项目承担基地方面,遴选南京师范大学等一批具有教师教育背景和省内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主要承担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遴选中兴通讯、华东数控、东风汽车等行业企业基地,主要承担企业实践类项目,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实践技能;遴选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选派参训学员学习专业领域新知识和新动态。从参训学员选派上,大量没有经过师范专业训练的青年教师主要参加教学能力提升类项目;直接从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青年教师主要参加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类项目;需要更新知识技能的骨干教师主要参加专业发展研修项目和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类项目。

三、高职教师培训的突破点:构建高职教师培训体系和创新培训新模式

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工作突破点是构建高职教师培训体系和创新高职教师培训模式,推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服务高职教师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

(一)构建高职教师培训项目体系

图2 高职教师年龄与水平层级的专业成长模型

表1 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分层分类项目体系整体设计思路

图3 高职教师培训项目体系

经过多年的规划与建设,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逐步探索并建立了形式多样、层次化、系列化的高职师资培训国家级、省级项目群,高职师资培训数量质量均取得突出成效。

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项目体系的建构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于高职教师培训目标,对应教师专业发展生涯规划,根据教师年龄与成长阶段设计分层分类培训项目。二是基于高职教师培训内容,依据岗位胜任力设计目的性、针对性的内容模块。三是基于高职教师培训路径,建立高职校、行业企业与本科院校协同的培训基地。基于高职教师年龄与水平层级的专业成长模型见图2,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项目体系见图3,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分层分类项目体系整体设计思路见表1。

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项目体系体现层次由低到高、逐级推进的特点。工作的重点选择与突破方向是,从现有高校培训基地为培训主体逐渐向产教融合培训基地、校本培训基地建设三足鼎立的格局转变,围绕三类型培训基地打造不同特色的培训类型、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与方法,充分发挥行业企业、高职院校校本培训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作用,形成江苏省高职师资培训新格局。

(二)创新高职教师培训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兴起及新兴产业发展新业态,新的学习革命已经悄然到来,信息化移动学习与在线学习成为突破传统培训模式的必由之路。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模式必须顺应时代在培训项目管理、研修模式、资源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培训模式改革的方向是:将传统培训与互联网培训融合起来,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远程在岗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个人研修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知识掌握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结合表1高职教师培训三种不同类型的培训主体分工,高校培训基地承担着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的集中授课培训任务,在培训模式上重点加强“互联网+交互式”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探索“互联网+立体式+体验式+混合式+交互式+小组在线学习社群”为主的培训方法改革;产教融合培训基地承担着技术能力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为主的专业实践培训任务,在培训模式上重点突破“互联网+体验式”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岗位转换模式+跟岗模式+挂职+顶岗实践”为主的培训方法改革;校本培训基地建设承担着教师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主的专业实践培训任务,在培训模式上重点突破“互联网+线下研修与实践”混合式培训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岗位转换模式+跟岗模式+教学诊断+导师制度+影子学校”为主的培训方法改革。

三种培训模式改革侧重点不同但相辅相成,交织应用,与三种基地建设格局互为呼应,为打造“培训方法突出行动导向,培训形式融集中培训、学习社群与在岗学习于一体,线上线下学习贯穿全过程”的江苏高职教师培训新特色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特色主要表现为:

一是培训内容突出问题导向与能力本位。高职师资培训项目在内容选择、课程设置上贯穿高职教育理念,围绕高职教育教学实践突出问题、高职教师教科研核心能力与高职教师技术技能积累、社会服务能力而设置。培训课目(具体教学单元)突出学员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并在整体上形成专业性、师范性与技术性课程模块,具有科学性、逻辑性与先进性。

二是培训方法突出实践操作与互动体验。高职师资培训要推进由行业技术技能名师、高职名师培训高职教师的策略,采用任务驱动、问题情境、行动导向等培训方法,以真实的项目,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来提升教师专业与教育能力;要体现现代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师生互动、能力本位等现代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特别强调以教学观摩与教学竞赛方式促练促训,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训练相结合;教学方法以学员为主体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培训内容的特点设计主题讨论、实战演练、游戏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多样化方法,增强学员体验与参与度。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课堂管理软件进行课堂教学管理与考核,有效提升教学效果[7]。

三是培训形式突出社群学习与小组协作。高职师资培训要基于互联网搭建横跨虚拟课堂、真实课堂、岗位实践三种环境的学习社群,强化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融集中培训、在线研修和在岗学习于一体。大胆创新学员报告会、答疑会、交流会、点评会等新颖培训形式,用学员自身资源展现集体教育的魅力。以教学能力提升为主的培训项目要积极组织实践环节,倡导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观摩与竞赛活动,以赛促练。以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提升为主的培训项目要积极组织实践,以项目化、任务驱动形式组织学员训练,以实战达到培训效果。

四是培训考核突出过程贯穿与多元绩效。要改革现有较低层次的考核“学员成绩+态度”的低端评价模型与体系,引入行为改变与生涯成长的考核指标体系与模型。各高职师资培训基地要注重过程考核,使学员考核覆盖集中培训、小组在线研修与在岗研修、企业锻炼各个环节,创新学员考核办法,狠抓培训质量。学员考核要强调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个体与团队考核相结合、教师与学员考核相结合、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形成系列考核制度。省高职师培中心则以绩效为抓手进行项目考核,对推出引进高职名师与优秀培训教学团队、建立公共课程平台等改革创新举措的项目给予政策倾斜与支持。当然,对培训项目本身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将是“职业教育国家标准”阶段下的一个重点方向。

(三)提升省级高职教师培训管理水平

省级高职教师培训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是加强与改进管理,深化自身治理能力建设。高职师资培训管理改革的重点是实现三类型培训基地协同育人。

一是加强全省高职师资培训项目化管理。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与本科院校基地申报的所有类型项目,从立项、实施、考核都要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工程管理中的项目管理模式,强化过程与结果管理。见图4。

图4 高职师资培训项目的过程与结果管理

二是要建立培训项目运行常模。一个好的项目必须要有完整的培训方案。含特色化培训课程设置(集中培训教学模块、配套的数字教学资源、在线课程等),在线数字资源与集中授课课程双轨并举,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完整的培训考核办法等;有稳定的培训师资队伍,要通过建立省级优秀培训师资库,打造一批以高职教学名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实现培训师资相对固化;有规范的培训项目管理,要加强信息化管理与学习平台建设,建立各类型与层次项目培训管理制度文件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培训运行管理平台、培训质量评估平台)。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提供方便学员线上线下学习的培训课程配套的数字资源;培训运行管理平台将学生日常管理等事务性工作智能化、便捷化;培训质量评估平台借助能力测试,通过测量指标体系或试卷库、试题库等形式对培训效果加以检验。同时,各种评价考核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加以测评,使培训质量监控智能化。

三是形成协同推进师资培训新合力。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工作主要是协同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任务承担单位、学员派送高职院校三个方面,致力实现“三位一体”。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中心主要开展培训需求调研与规划,培训项目开发与资源建设,培训计划落实与组织,培训政策研究与咨询,培训平台构建与绩效评价等工作;项目任务承担单位负责组织需求调研,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整合本单位优质资源,保障后勤,实施项目任务;高职院校根据校本与省级教师培训整体规划,积极选派教师参培参训,提供必要的支持。做到培前有动员、培中有管控、培后有总结。

猜你喜欢

培训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