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制度与文化

2019-06-26刘桃李

新丝路(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制度文化

摘 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民主制度与民主文化的统一体。二者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隐含着民主文化的主导力,民主文化为民主制度提供内在的精神价值,为民主制度塑造行为主体并提供合法性支撑。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文化转向中也蕴含着制度强化力,民主制度不仅是推进民主文化的重要手段,也为民主文化的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和实践依据。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程中,要合理发挥制度与文化之合力,既要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也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文化。

关键词:制度;文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时代特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模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文化两个方面。广义上的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制度。在此,我们主要从狭义民主文化的角度来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长期奋斗历程中结合中国具体的情况结合而成的产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则是其中所蕴含的民主政治价值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构中的文化主导力

1.民主文化为民主制度提供内在的精神价值

政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由人完成,而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人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与载体。从制度制定层面来说,任何制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一定的人为设计的取向,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依据一定的经验和传统,以某种理想的价值目标为取向而进行的理性规划和设计。[1]民主制度作为一种现代制度文明,也是如此。人们头脑中原来所赋有的民主文化会影响其行为选择,进而为民主制度的创设提供精神指引。从制度实施层面来看,人既是制度实施的主体,也是制度实施的客体,其本身所赋有的民主文化同样影响重大。正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发展报告《当今多样化世界中的文化自由》中指出,“成功并非只是一个立法和政策改变与否的问题,尽管这方面的改革是重要的。……但是,除非政治文化也随之改变——除非公民按照真正符合他人需求和愿望的方式去思考、去感觉或者去行动,否则就不会有实实在在的改变。”[2]可见,从制度的产生至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文化都是其内在的精神支撑。要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并保证这些民主制度顺利有效实施,就一定要根植于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只有这样,民主制度才能有效实施。

2.民主文化为民主制度塑造行为主体

从民主实践来看,没有民主文化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就不会有具备公民意识的民主主体,而缺乏高素质的民主主体,再健全的民主体系也是徒有其表。民主政治需要能够理性参与的公民,这就决定了民主必须要有文化启蒙和价值导向的意义。在制度层面,民主意味着权力和权利的平衡;在文化价值的层面,民主旨在确立人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使民主成为人们政治生活中的道德法则和行为习惯。如果处于民主制度当中的人的内心缺乏民主的法则,缺少对民主本身的内在信仰,没有民主的习惯,任何形式的民主政治制度都是一句空话。因而,通过民主文化建构,筑牢民主制度的文化根基,民主政治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此外,民主文化为民主制度提供合法性支撑。民主文化能强化人们对民主制度的认知,为民主制度提供合法性支撑。这种“合法性”并非合乎法律,而是一种政治和道德概念,是被公众认可、承认、信任和尊重的客观属性。民主制度固然能约束、引导人们的行为,但其实施效果好坏取决于社会成员的认可和尊重程度。

二、社会主义民主文化转向中的制度强化力

十九大对我国政治建设的定位为“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完善制度体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一环。这是基于我国实际作出的理性论断。通过民主制度的完善,强化民主文化的发展。

1.民主制度是推进民主文化的重要手段

民主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必须依托于一定主体,才能具体化。民主制度便是主要的载体之一。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利益群体维权意识增强。这些社会成员和利益群体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寻找自身利益的诉求方式。有些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有些则通过无序地参与、非制度化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影响社会稳定。这就要发挥民主制度的约束与引导作用,将其引领至有序化制度化的参与渠道上。更有一些社會成员尚未认识到自身的公民身份,缺乏参与意识,这更需要以制度为依托,传播现代民主观念。通过民主制度的建立健全,将民主文化落到实处。通过制度的有效实施,潜移默化塑造民主文化、发展民主文化。

2.民主制度为民主文化的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实践依据

民主制度是国家的顶层设计,能够通过政治行为影响政治文化。实践中,民主文化和民主制度都会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二者的区别在于,民主文化对政治行为是一种柔性的引导,民主制度对政治行为是一种刚性的约束。柔性的引导固然能将政治参与变成公民的自觉行为,然仅靠文化引导,耗时较长,在很长的时期内难以见效。刚性的制度约束弥补了这一缺陷。民主制度将民主行为固定下来,从而为民主文化的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和实践依据。

综上所述,民主制度与民主文化相伴而生,互为依托。民主文化确立了民主的价值原则,具有价值性;民主制度保证了民主价值的实行,具有工具性。价值性只有诉诸于一定的工具性才能实现其价值目标,否则只是空中楼阁;而工具性从制定目标到选择方式都摆脱不了特定的价值倾向。因此,民主政治的发展必然是文化与制度的内在协调发展。

三、合理发挥制度与文化之合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层面看,如果说民主制度的建构集中于国家层面,注重顶层设计,然后逐级落实,属于民主建构的纵向之维度;民主文化的建构则主要是从社会层面,注重基层培养,然后全民普及,属于民主制度的横向之维度。实现二者的统一与协调发展,就是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最广泛”就是全体人民都拥有参与的权利与机会,“最真实”就是能真正全面地体现民意,“最管用”就是参与途径畅通、渠道多样、合理高效,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健全的民主制度体系。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政治建设的基本方略是“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完善制度体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一环。笔者以为,这并非对民主文化的否定,而是基于我国国体、政体及发展阶段作出的理性论断,是从顶层设计着手,再逐级落实,构建起民主政治纵向之维度,而后在以民主制度来引领民主文化的构建。毕竟,较之民主文化,民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与可行性,更能取得成效。相对来说,民主制度的建立容易,而民主制度的运行和巩固难,因为民主制度的建构需要民主文化的支撑,而民主文化的培育和建构相对较难。这条民主道路“不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再版”,也不是西式民主的“翻版”,而是经过反复比较、长期探索、实践验证的‘原版”。[3]

文化是制度的根基。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那么,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好、坚持好,就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支撑。“政治文化与政治结构之间的适应性是保证制度稳定所必需的。如果两者之间出现裂痕,制度就会不灵或受到威胁”[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就要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5]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作为一个从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中脱胎而出的发展中国家,民主制度的建立更要充分考量其文化背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仅靠健全民主制度还远远不够。人情文化以一种隐形的非制度因素嵌入制度中,异化了制度的公平性和普遍性的特质,这一问题在当下仍有所反映。事实上,只有民主的政治文化基础发育到一定程度,民主制度才能建立、巩固并运作。只有所有公民都实现从心理和人格上向民主化转变,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因此,仅靠健全民主制度并不足以达到民主政治的目标,还要进行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建设。如果说,民主制度的健全是一种外在规范的建立,民主文化的培育则是一种内在约束的建立。民主制度向民主文化拓展,并且借助于民主文化的舆论力量和探索精神不断地提升和强固自己,这是现代民主的重要特点和发展趋势,更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生长点。[6]

相较于民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民主文化的建设则相对缓慢,且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实效。但深入骨髓的文化往往比制度有更强更广泛更直接的约束力。因此,我们要合理发挥制度与文化之合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注释:

[1]王立洲.民主建构:制度与文化的契合与互动[J].理论导刊,2014.8.41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今多样化世界中的文化自由[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6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2018.4.17

[4][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66.77

[5]高茂森、夏雨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研究综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5)83

[6]王立洲.民主建构:制度与文化的契合与互动[J].理论导刊,2014.8.43

作者简介:

刘桃李(1987--)女,汉族,陕西渭南人,中共渭南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教师,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文化、民主政治制度。

猜你喜欢

制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夏朝
谁远谁近?
某些单位的制度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