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类节目创新需用人文关怀破题

2019-06-26黄典林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类节目智造综艺

黄典林

新闻事件:过去两年间,科技类节目成为电视荧屏“小趋势”,着眼于科技进步和未来发展,也负载着电视进行文化传播的责任和使命。但令人尴尬的是,尽管不断创新、尝试,但是“原理一出,收视就掉”的死结似乎总是难以解开。

科技类节目如何真正走向观众,从“天”落“地”?这是创作领域需要进一步思索的问题。当然,也有一批示范性节目打开了良好局面。例如,央视的《加油!向未来》,化科技议题于生活日常,让观众感受“好玩的、友善的科学”;又如近期在浙江卫视播出的《智造将来》,让幕后的科研人员走到台前,立足于社會民生,化科技创新的话语于通俗易懂的节目表达之中。

事实上,科技类节目之所以时常被视作“硬骨头”,是因为其较之其他综艺节目品类有着更特殊的制作难度。不论是小原理还是大科技,想要在节目舞台上展现出来,背后必须有专业的科学理论和严密的科学装置来支持。不仅如此,为了取得观众共鸣,制作者们还要想尽一切办法打破专业知识壁垒,让观众看明白、看高兴。科技节目要想成功实属不易,但是,为了打破“浅娱乐”为主的困境,给观众带来更有收获、有内涵的文化产品,这块“硬骨头”又不能不啃。

于是,一批泛科技类节目近两年相继涌现,但是播出之后观众反响不一。有人认为这类节目能够为观众普及科学知识,也有人指出仅仅是“炫技”,与实际生活存在距离,不足以触动观众情感。诚然,科技内容接受起来有较高的专业门槛,因此很多科技项目的电视化如果拿捏不好,容易形成重形式呈现、轻生活应用的状况,进而拉大节目与观众间的距离。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常说“科技改变未来”,很多新的科技手段、科技产品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科技进步议题显然有着更值得开掘的大众化表达。

近期正在播出的《智造将来》,提供了一种创作的新维度。节目在形态上定调为一档“暖科技”节目,从既有播出来看,在展示“炫酷”的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类节目“标配”的同时,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更多与“人”密切相关的技术。例如,节目展示了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一位因3D打印技术而重获行走能力的女孩现身舞台,令观众动容不已。

原本看起来“高冷”的科技手段,因为人文关怀的注入,而变得打动人心。一个个因科技完成的“救赎”故事,让科技综艺传达出了前所未有的温暖的力量。一档优秀的综艺节目就应如此,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新奇的视觉体验,普及未知的科学知识,更能用科技对弱者的帮助,体现人们生活中的希望与爱。

人类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人文关怀。正因如此,科技类综艺要想真正获得观众共鸣,就必须拿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内容出来。再炫酷的科技元素,若不能为人类带来关怀,最终也只能输在冷冰冰的“科技感”上。毕竟,一切的科技创新都不是为了技术本身,而是为了给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类节目智造综艺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青岛智造“未来已来
“智造”符号意识 智慧数学素养——以《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为例
中国智造
2017首届综艺峰会:尊重每一个工种
2017上半年自制综艺数量与播放量迎来增长
不喜欢胖的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