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我们在制造愧疚……

2019-06-25游小挺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薇家务内心

游小挺

在亲密关系里,我们常常有一个自己都不自知的杀手锏,使对方不得不屈从于自己的想法,达成某种心愿,那就是制造愧疚感。而且有趣的是,善于制造愧疚感和容易产生愧疚感的,往往成了一对怨偶,为何如此?愧疚感是种非常强烈的情绪和感受,我们一旦被其束缚,就无法逃避。无论对制造者,还是承接者来说,都不是良性的相处模式。而解药只有一副,那就是勇于看清自己,走出剧情,从而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

制造愧疚

对小薇来说,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制造愧疚感的高手,直到有一天,她先生开玩笑地告诉她,我老觉得自己欠你的。

小薇突然意识到,她非常善于此道,让先生对她心怀愧疚,不停地弥补她。

比如,她会对先生说,作为老公,你就应该接送我上下班啊,有什么事,都应该先考虑我,如果我心情不好,你得哄好我……总而言之,她有个二十四孝的老公标准,而这些也都是在婚前默认的。

小薇的家庭条件比她先生好,是上海本地人,家世不错,而他是标准的凤凰男,在上海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小薇当时颇受了点压力,最后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嫁入夫家。上海小姑娘又善于发嗲,经常嘴巴一撅:你都答应过人家的嘛!他先生就主动投降了。

一开始,他们你侬我侬,日子也过得挺甜蜜的。

可是,渐渐地,有些东西开始变味。比如开车接送这件事情,到后面就变成了理所当然。如果哪一天先生有事没有按时来接她,她就会给脸色,一定要他低声下气哄几句才开心。

先生工作也累,回来经常脸色晦暗,气若游丝。小薇不是个情商低的姑娘,也会嘘寒问暖,体贴周到,但内在总有个声音:你看,我对你不错吧,你必须对我更好!

她先生又是个善于照顾别人情绪的人,再不开心,只要她一板脸,也会过来哄她。她一生气,他就觉得愧疚,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她,对不起她当年下嫁的恩情。

给男人制造负疚感这一招,很多女人们都非常擅长,“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之类的。更多的是通过压抑自己的欲望,比如省吃俭用,比如超出对方预期的付出。比如一边整理房间做家务,一边抱怨爱人不体谅自己,不懂得为自己分担。妈妈们运用得更熟练,经常会对孩子说,我含辛茹苦养大了你,怎么说一句重话都不可以吗?

也许通过制造负疚感,我们会获得对方的某些补偿,但这真的是一种良性的相处之道吗?

制造愧疚感的负面效应

首先,必须澄清的是,负疚感是一种非常沉重的情绪和感受,一般人都很难承受。

面对负疚,大家有不同的防御模式,并不是只有补偿这一条途径。

我感到对不起你,就做点事情来弥补你——这是我们的惯常思路。但前提是,这份愧疚我还能承受,我也能想出办法来弥补,而弥补的结果大家还算满意。

更常见的以下三种反应模式。

一、通过愤怒来防御愧疚。

比如,你约了他见面,结果他忘了,他感到负疚,但反而会怪你:为什么不再提醒一下我?

就像有些人出轨被抓了正着,他第一反应不是负疚,而是指责对方,你平时对我多么不上心,你一点也不温柔体贴,所以我才出轨的。

攻击对方,来防御内心的愧疚这种做法,会让对方会更加愤怒。但一旦采取这种模式,一般两个人的关系就容易崩溃,一拍两散。二、通过逃避来防御愧疚。

就像借了别人太多钱,一时还不起,那就暂时躲开不见吧。“你对我太好了,我承受不起。”很多两性关系的破裂,也在于施受之间的不平衡。

如果一旦被人给予很多,会感到难于承受的重,无意识反应通常是逃避,逃避不了甚至有可能反目成仇,就是俗语说的:升米恩,斗米仇。

你给了我这么多,我得负多大的责任来回报才行啊?但我没有能力背负这么大的责任,我会内疚。

而内疚是人们最不愿意承受的,为了防止内疚,只好逃离。

三、通过反抗来防御愧疚。

比如上文的小薇向他先生投了太多的理所应当,先生觉得超出他内心的负荷了,心里也有委屈和不公平,但他又不善于说不,“我又没做错什么,为啥老觉得对不起她呢?”那么就索性做点让他有负疚感的事吧,于是,就出轨了。“你不是老觉得我对不起你吗,那我索性就对不起你吧!”

真做了对不起对方的事情后,他也觉得无法承受这种负疚,还是会回到她的身边。

但被小薇发现后,她更理直气壮地用负疚感来控制他,我对你这么好,你居然辜负了我,必须多做点什么,才可以弥补我。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靠制造负疚和实现负疚维持着,两个人都很累,内心有强烈的委屈和耗竭感。

制造愧疚,本質是种控制

制造负疚,本质上是种控制,出于内心不安全感的控制。

在很多家庭里,有一种情绪控制法,某位家庭成员阴沉着一张脸,制造出低气压,仿佛每个人都欠他很多钱。在这种氛围下,其他人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养成了照顾别人情绪的模式,不但委屈自己,也让自己萎缩。

再比如,妈妈一边承担了全部的家务,一边抱怨家庭其他成员不出力,不体贴。

其实,分担家务是双方可以协商的事情,如果实在不愿意,还可以通过请钟点工来帮忙。承担家务,是自己的选择,对方并没有强迫自己这么做。而一味要求对方为自己背后的情绪负责,是自己陷入了苦情戏的剧本里,通过付出,让对方感到愧疚,从而能在其他方面满足自己的期待。

很多人的父母是最会用“责任、报恩”等重担加诸子女身上,拿“羞愧感”来操控子女。

当妈妈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陪孩子读书、写作业,而孩子不认真,经常写错字,或者你要求孩子做点事,他磨磨蹭蹭不帮忙时,妈妈心里就会想:我为你都付出那么多了,你就不懂点感恩,不能争气一点,不能让我省点心吗?

如果要求孩子感恩,意味着内在升起委屈和耗竭感,也意味着内心有个空洞,一个人牺牲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去付出时,有无条件的部分,有拯救者的自豪感,同时也有牺牲者的委屈感。一个被严重耗竭的人,潜意识里会向外界索取认可的,这也是一种平衡。

这种很复杂的合成,让对方在接受爱时也感受到愧疚,因这种感觉太沉重,索性采用逃避或者抵抗的方式;换言之,不感恩。

总而言之,如果在关系中缺乏独立人格,要求对方为自己行为背后的情绪负责,对方也许会愧疚,更多的是恐惧和厌恶。

中国人的普遍心理发育水平,大多处在婴儿的共生期,尚未形成独立人格。共生的人,就像彼此纠缠的藤蔓;而彼此纠缠共生的家庭,实在是太沉重了。

走出剧情,享受爱的流动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无意识层面上制造愧疚感。如果我们意识到这点,从这个剧本里走出来,真正独立,不要求别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能真正享受爱的流动,享受轻松有爱的人生了。

我们同样可以在关系中给予,不在于给的多少,而是在给的心态。

我自愿选择给予,我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期待你给予回报,也不需要你有负疚感。这样的给予,能量是轻松流动的,无论给多给少,都是爱。

换言之,如果我们自身是个平和、松弛、自足的人,当我们付出时,是自然充溢而出的,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同时,我们也是个尊重界限的人,在感觉疲惫、不舒服时,或者能力达不到时坦诚相告,拒绝出手。这样的话,当其他人接受爱时,没有愧疚,只有欢喜;同时他也会尊重到每个人的界限,自然对我们的付出心怀感恩了。

成年人选择做一件事情,仅仅是因为自己乐意,不图感恩回报,或者做之前把交换的价码说清楚,让对方有权利平等地做选择。这都是成年人的自我负责精神。

同樣,如果面对善于制造愧疚感的父母或者爱人,我们可以“温柔的坚持”来回应。这个需要足够的“底气”,如实地看到自己内在的感受,尤其在它袭击而来的那一霎那,一定要稳住,接纳,沉住气,与它安处于当下。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放下制造愧疚感的剧本,切断无意识层面上的纠缠,自我负责,享受真正爱的流动。

猜你喜欢

小薇家务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小薇,对不起!
小薇,对不起!
那个夏天的女孩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可爱的小薇
不爱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