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国土规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9-06-25廖泉行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土规划发展趋势现状

廖泉行

【摘   要】 国土资源是国家发展重要基础,也是人民生产经营的基本平台。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我国国土规划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国土规划问题,总结出国土规划发展趋势,旨在切实发挥国土规划工作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提供重要基础物质条件。

【关键词】 国土规划;现状;发展趋势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Land Planning in China

[Abstract]  Land and resources are not only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basic platform of people'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planning in China,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and planning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land planning, and aims at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land planning work. To provide important basic material conditions for the stable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Keywords] land planning;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1  国土规划性质分析

国土是国家资源的总称,属于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可相互转化,随着国土经济及社会的发展,需消耗大量当地及外来物质资源,并对国土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由此可见,国土规划不仅是资源规范,而是地域空间范畴上的规划。对于国土规划性质,我国早在八十年代就指出国土规划是经济建设占据布局的规划,国土规划的重要任务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及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资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国土规划工作也需始终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起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国土规划体系。

2  国土规划特征

2.1  权威性

国土规划工作在我国地位十分明确。具体而言,国土规划是新时期统领政府、各阶层行为的纲领,也是协调国家经济、人口与资源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及空间规划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法律的第二准则。同时,国土规划能够更好衔接法律计划,保障各级各类规划的协调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

2.2  空间性

从本质上来讲,国土规划属于空间规划,主要肩负起控制或消除市场失灵下引起的空间不平衡等职责[1]。同时,国土规划手段是国家从空间上实施的宏观调控手段,其控制功能体现在空间约束及空间协调等方面。同时,国土规划以空间布局为主要内容,通过资源开发、基础产业及城市基础设置建设等进行空间布局,是空间协调的重要渠道。

2.3  系统性

国土规划工作属于综合体系,由国家及地方各级层次规划及相关保障措施构成。以空间尺度角度来看,国土规划空间体系分为国家级及地方级。其中,国家级包括全国规划、跨省、市规划等;地方规划包括省、市及县规划。

2.4  目的性

国土规划工作具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其内容可直接影响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适应新经济发展形势。在经济恢复时期,国土规划会将工作重点放置在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等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国土规划会将工作重点放置在解决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上,更加关注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以及人类发展需求的满足。

3  我国国土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国土规划现状

二十世纪期间,我国国土规划工作基本处于停滞期,虽然当时学术领域对国土规划工作性质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仅在资源调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又重新开展了国土规划工作,可由于当时规划经验少,相关管理部门专用技术较为落后,导致国土规划效果差强人意。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有223个地、市地区参与到了国土规划工作,并使此项工作重新焕发出巨大生命力。

3.2  我国国土规范存在问题

3.2.1国土规划与其他规划关系区分不清  在现阶段我国国土规划过程中,存在着国土规划与其他规划工作关系区分不清等問题。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处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其中,区域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区域协调规划更好促进了国土规划工作的实施[2]。国土规划是经济发展及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依据,以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为主,重点解决资源利用及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分配及部署问题。但由于我国国土规划期间存在国土规划关系混乱等问题,导致规划工作难以深刻落实到各区域经济发展上。

3.2.2国土规划质量亟待提升  国家及相关部门对国土规划性质、任务及地位等方面做出了明文规定,对更好开展国土规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到国土规划难度大,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影响,导致国土规划工作的质量始终处于有待提升阶段。

3.2.3国土规划定性分析定量研究不够深入  传统国土规划工作存在着定性分析及定量研究工作不够深入问题。部分国土规划工作人员对定量研究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国土规划研究深度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同时,由于研究方式过于老旧,地区人口、资源及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及变量难以提前预测。不仅如此,还有部分国土规划工作人员过于重视规划效率的提升,借助增加模型变量数目、促进国土规划工作自动化等方式,导致国土规划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

4  提升我国国土规划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4.1  健全国土规范管理体系

为切实提升我国国土规划有效性,更好满足新一轮国土规划需求,相关管理部门应从健全国土规划管理体系入手。一方面,认清国土规划与其他规划工作之间的关系,由国土规划、土地规划及专项规划共同组成得国土规划体系。国土规划需由部门承担,履行可持续发展职责;另一方面,国土规划工作应从资源统筹管理入手,确保各类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将国土规划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到各区域中。

4.2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确保国土规划工作始终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好促进国土规划空间化。加强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视度,严格遵守资源持续及共同性原则,对地区经济及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提升国土规划资源利用率及城镇布局的合理性。同时,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新一轮国土规划工作顺利开展,还需将工作重点放置在城镇体系及改善大众生活环境等方面,通过更加合理的空间布局及社会资源配置水平,提升国土规划体系可行性。

4.3  注重国土规划研究理论及方式的创新

针对社会发展对国土规划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传统国土规划研究理论及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并以此提升国土规划质量。同时,通过我国各区域国土规划及专项规划、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从理论角度探索国土规划体系,切实提升国土规划的可行性。积极引进先进国土规划技术,如3S技术等,构建起不同层级国土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现有国土资源的全面检测及评价。

5  我国国土规划发展趋势分析

5.1  密切结合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

为促进我国国土规划工作顺利开展,需密切结合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依据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征,对国土规划内容及阶段性目标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加强国土规划评价及资源开发系统的研究工作,构建起更加先进的国土规划数据储存库,做好國土规划资料的推广及应用工作。加大重点区域问题调查研究力度,编制出更加标准重点的国土规划方案。

5.2  构建国土规划理论支持

由于国土规划属于科学研究范畴,需具有符合自身特点的规划理论支持,需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提升国土规划技术创新水平,针对国土规划工作高层次规划特征,开发出适宜各区域应用的规划管理系统,确保各区域国土研究对象、范围及应用目标等相一致。同时,注重国土规划编制,多渠道、全方位拓展国土规划实施手段。加强国土规划与发展计划的衔接,使规划工作可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始终保持一致。

6  总结

总而言之,国土规划工作涉学科多、研究周期长,需建立起特色理论支持体系,不断完善规划研究方式及观念。认清当前国土规划现存问题,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及需求,构建起更加完善额的国土规划管理系统,将国土规划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到各领域生产经营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刘 力.中国国土规划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2  (05).

[2] 张丽君.典型国家国土规划现况[J]. 国土资源情报,2011(07).

猜你喜欢

国土规划发展趋势现状
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探究
《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印发
浅析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国土规划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