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硬化、炎性反应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研究

2019-06-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瑞舒伐阿托内皮

何 倩 王 秀

(1 莱芜市人民医院老年病二科,山东 莱芜 271100;2 莱芜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山东 莱芜 271100)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主要病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老年人群致死病之一[1]。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炎性反应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病情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对该类疾病需进行抗炎治疗[2]。研究显示,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冠心病发病和病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冠心病的治疗方案中,调脂治疗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抗炎、调脂等非调脂作用[4]。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就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确诊,根据不同治疗入院序号分为两组,对照组(n=45)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62.54±8.26)岁;合并疾病:24例糖尿病,17例高血压;观察组(n=45)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60~79岁,平均(63.11±7.54)岁;合并疾病:25例糖尿病,18例高血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排除标准:①肌病患者;②严重肾功能损害的者;③活动性肝病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本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和低盐低脂饮食、冠心病健康宣教以及适量运动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山德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172,规格型号:20 mg×10片),10毫克/次,1次/天,于每晚睡前服用;观察组口服瑞舒伐他汀(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38,规格型号:10 mg×7片),10毫克/次,1次/天,于每晚睡前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炎性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动脉硬化程度[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不良事件发生率[5]。血脂水平采用酶比色法检测,Hcy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6]。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两组患者HDL-C、LDL-C、TG、TC水平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n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ns)]

images/BZ_16_177_1558_1194_1603.pngHDL-C(mmol/L)治疗前 1.04±0.20 1.03±0.21 0.2313 0.4088治疗后 1.71±0.30 1.40±0.28 5.0675 <0.0001 LDL-C(mmol/L)治疗前 3.92±0.58 3.93±0.57 0.0825 0.4672治疗后 2.20±0.32 2.69±0.27 7.8508 <0.0001 TG(mmol/L) 治疗前 3.10±0.28 3.11±0.27 0.1725 0.4317治疗后 1.72±0.18 1.97±0.28 5.0382 <0.0001 TC(mmol/L) 治疗前 6.25±0.40 6.26±0.39 0.1201 0.4523治疗后 4.12±0.27 4.65±0.30 8.8089 <0.000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cy、TNF-α、hs-CRP水平对比:两组患者Hcy、TNF-α、hs-CRP水平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cy、TNF-α、hs-CRP水平对比[n()]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cy、TNF-α、hs-CRP水平对比[n()]

images/BZ_16_177_2195_1194_2240.pngHcy(μmol/L) 治疗前 24.19±3.58 24.20±3.57 0.0133 0.4947治疗后 11.38±1.83 14.76±1.67 9.1520<0.0001 TNF-α(mg/mL)治疗前 272.30±56.62 272.40±56.51 0.0084 0.4967治疗后 116.37±19.68 151.69±39.62 5.3558<0.0001 hs-CRP(g/L) 治疗前 0.43±0.14 0.44±0.13 0.3511 0.3632治疗后 0.19±0.06 0.27±0.10 4.6018 <0.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MD、IMT对比:两组患者FMD、IMT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MD、IMT对比[n(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MD、IMT对比[n(

images/BZ_16_177_2686_1194_2731.pngFMD(%) 治疗前 3.87±0.64 3.88±0.63 0.0747 0.4703治疗后 6.15±0.80 5.67±0.78 2.8818 0.0025 IMT(mm) 治疗前 1.90±0.20 1.89±0.21 0.2313 0.4088治疗后 1.11±0.14 1.30±0.18 5.5893 <0.0001

2.4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发的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7],临床主要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改善血脂的作用,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等多种作用[8]。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其预后[9]。

表4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他汀类药物[10],其中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胆固醇、HMG-CoA还原酶的生物合成来降低血脂水平,再通过增加大脂蛋白受体数目和加大肝细胞表面低密度,促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恢复[11]。瑞舒伐他汀同阿托伐他汀均为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12],不仅具有调节脂肪、抵抗感染、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作用,还能有效提高肝LDL细胞表面受体数目,促进其吸收和分解,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肝合成,进而降低LDL和VLDL[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HDL-C、LDL-C、TG、TC、Hcy、TNF-α、hs-CRP水平和FMD、IMT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脂、Hcy水平和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瑞舒伐他汀不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瑞舒伐阿托内皮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瑞舒伐他汀抑制miR-122-5p减轻LPS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小鼠心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