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禁城宫门上为何布满金钉?

2019-06-24

中华民居 2019年1期
关键词:皇家数量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大门上往往钉有一排排的大钉子,被称为“门钉”。北京故宫宫门上的门钉尤为显眼,远远望去,令人顿感威严。那么,这些门钉究竟有什么用呢?

专家解释,“门钉”一词最早见于《墨子》一书中的“门扇薄植,皆凿半尺,一寸一涿弋”一句。“涿弋”即门钉,长二寸,露出门外一寸,钉入门板大概一寸。这样的门钉主要用于固定门板,使门更加牢固。同时,城门的门钉上还会被涂上耐火的泥巴,以防范敌人使用火攻。

明代以前,关于门钉使用的数量无明文规定。到了明清时代,门钉数量被赋予新的含义——社会等级标志。在皇家建筑中,每扇门上的门钉数量更是有严格的规定。

明太祖朱元璋曾命令手下人制定了一系列建筑装饰方面的使用规定,并将之写进了典章制度。《大明会典》规定:“按祖训云: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格式起盖,不许犯分。”按照规定,皇家宫殿和宗族王府可以使用门钉,而公侯府第皆不许使用门钉。这些制度在清代得以延续,并被进一步细化。

《大清会典》载:“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设金钉。”“坛庙圆丘外内垣门四,皆朱扉金钉,纵横各九。”清代皇宫大门钉按“纵横各九”原则布置,共八十一颗钉,且用金钉,代表皇权至上。《大清会典》还规定了等级在皇宫以下的各府邸的门钉装饰原则:亲王府是“纵九横七”,世子府、郡王府是“脊各减亲王七分之二(即纵九横五)”,贝勒府、镇国公、辅国公则是“公门铁钉纵横皆七”。虽然贝勒府比世子府的门钉更多,但是由金钉改为了铁钉,所以等级更低。等级再往下的府第则“递减至五五,均以铁”。

今天,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紫禁城午门、神武门、西华门上都布有九行九列门钉,唯独东华门上只有八行九列,为偶数。那么,这又是为何呢?且听下回分解。

在皇家建筑中,每道宫门上的门钉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

猜你喜欢

皇家数量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得造天物 皇家园林艺术
皇家游泳池
统一数量再比较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头发的数量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丹麦皇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