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媒体对中俄的定位差异分析

2019-06-22张丹萍

世界知识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社论中俄特朗普

张丹萍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

对中俄与美国关系的整体认知

自2017年年底以来,特朗普政府相继公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等战略文件,称中国和俄罗斯为挑战美国的“修正主义国家”,“试图利用各种手段来塑造一个与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相背离的世界”,凸显了对中国更为消极的定位。美国战略界对于特朗普政府的这一表述予以较大认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美国媒体尽管也同意中俄与美国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进行了更多理性思考,指出特朗普新国安战略不仅与美国民意脱节,也与美中俄关系的现实脱节;强调了美国与中俄、尤其是与中国之间的紧密联系;主张美国应发展与中俄的竞争合作关系;提醒美国应警惕中俄在压力下走向更紧密的联盟。主要观点如下:

1.中俄与美国“存在国家竞争关系”。美国媒体在不同程度上同意特朗普政府在新国安战略中对中俄的“战略竞争对手”定位。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的德国《时代》周报时事编辑约亨·比特纳的评论文章认为,从开罗到哥本哈根,各国政府和公民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怀疑自由主义民主和战后国际主义是不是、或者会不会是他们的正确选择。对所有那些怀疑者来说,中国和俄罗斯是现成的可供选择的模式和保护力量,为双边和多边结盟提供了新的方案。虽然中国似乎并不像俄罗斯那样受强烈的反西方情绪驱动,但北京和莫斯科有着共同的战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削弱西方的影响力。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文章也称,特朗普政府把与中俄的竞争描述为不同政治制度和国家之间的竞争,这是对的,其中暗含的意思是美国未来的安全和自由还是一个未知数。

2.中俄与美国的合作关系“更加重要”。但美国媒体并不赞同过度突出中俄与美国竞争的一面,而强调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多项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仍然对国际恐怖主义造成的威胁深表担忧,而似乎对崛起的中国或好战的俄罗斯带来的风险兴趣索然。美国选民和美国国家安全机构之间的认知脱节可能在未来成为问题。彭博新闻社称,特朗普以中国为对手,却忽视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彭博新闻社还引用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高级研究员哈尔·布兰兹的观点,称尽管短期内没有希望把俄罗斯或中国拉进美国领导的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必将与俄罗斯或中国有一战,甚至也不意味着应该完全孤立这两个国家。无论如何,美中贸易依然对美国的繁荣及全球经济的健康非常重要;华盛顿和北京、甚至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合作对解决核扩散和气候变化一类的国际挑战也很重要。美国之音也援引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的话称,这种过于强调竞争而非合作的看法是一种扭曲的世界观。没有人否认国际社会竞争的一面,但国际社会合作的一面更为重要。这项战略没有把美中两国通过经济、贸易和投资联系在一起的事实考虑进来。

3.中俄或因美国的压力而“走向联盟”。此外,美国媒体还普遍担忧特朗普政府同时对中俄施压或导致两国走向联盟。美联社报道称,俄罗斯想要与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美国改善关系的希望已经破灭,而中国与华盛顿之间围绕贸易战以及南海问题而产生的摩擦已经加剧。《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俄罗斯和中国称为美国头号对手,中俄对此作出反应,表示要进一步扩大中俄经济、政治和军事合作。美国《外交学者》指出,在俄罗斯受累于“神经性毒剂危机”以及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双双造访俄罗斯,释放出这样一个明确信号——在制定对付莫斯科的战略时,华盛顿不得不考虑到北京这一因素,反之亦然。此举向外界传递出了中俄合作的明确信号,在两国领导人的带领下,中俄伙伴关系正不断深化。

对中俄全球角色的定位差异

出于国家综合实力和全球角色定位的考量,美国媒体并不认同特朗普新国安战略将中俄并列为美国的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国际社会对中俄两国一直有一个较为笼统的整体认识,即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而俄罗斯是一个正在努力阻止自身衰落的国家。尽管在军事上,俄罗斯仍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全方位军事实力,在强势领导人普京的带领下,俄对国际体系的冲击力仍不容忽视;但在经济方面,俄罗斯一直未走出危机,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中等国家水平。而中国军事实力虽不及美俄,但综合实力正在显著增强;同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已可以与美国相提并论。美国《时代》周刊把中国看作至少是在经济领域“唯一最强势的角色”。对中俄两国在全球扮演的角色,美国媒体进行了不同的定位,有以下两点共识:

1.中国比俄罗斯“更有可能赶超美国领导地位”。当评价特朗普《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俄并列为美国首要竞争对手时,美国《大西洋月刊》特约编辑彼得·贝纳特表示,如果假设特朗普政府至少是部分正确的,美国注定将面对日益加剧的大国竞争,那么也将主要是和中国的竞争。与俄罗斯不同,中国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中赶上美国的经济甚至军事力量。美国《世界政治评论》发表前史汀生中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埃伦·莱普森的文章也认为,特朗普将俄罗斯和中国同等对待似乎存在误导性和过分简单化的问题,因为在未来几十年中,中国更有潜力成为一个全球领导者。美国《华盛顿邮报》称,没有经济前景、没有新鲜想法、GDP和防务开支不到美国1/12的俄罗斯可以被美国的全球战略家所忽视。中國则是另一回事,它无疑是美国在21世纪的一个现实的大国对手。俄罗斯是一个内部脆弱的国家,它利用一切机会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掩盖自己的弱点。但中国在内部和外部都要强大得多。与俄罗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已经与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教育和技术网络深深融为一体。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比俄罗斯“更具责任担当”。外界普遍注意到,中俄在国际事务和热点问题上的表现显著不同。中国体现出了更强烈的合作意愿和责任担当,在美国接连退出国际条约和全球承诺的背景下,中国接过了领导应对气候变化的旗帜;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场合,中国充当了填补因美国缺席而空缺的经济领袖角色;中国还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力图在叙利亚、阿富汗等热点地区推动和平与安全进程。俄罗斯则被认为是无视国际准则的,将克里米亚纳入版图,支持乌克兰分离主义分子以及武装塔利班以打击美国等。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哈得逊研究所研究员沃尔特·拉塞尔·米德的文章称,特朗普起初似乎相信俄罗斯很可能选择接触,但是莫斯科迄今坚定支持伊朗。相比之下,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要求金正恩缓和危机。虽然对美国来说崛起的中国可能比衰败的俄罗斯更具长期威胁,但是中国比俄罗斯具有更强烈的合作动机。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发表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副研究员理查德·高恩的文章称,传统上来看,北京不喜欢在联合国引起争议。西方官员曾经认为中国官员谨慎小心、缺乏经验,但他们当中有很多人现在却以钦佩的态度说起中国官员的“灵活性”以及对保持稳定的诚意,这与俄罗斯的粗鲁武断完全不同。使中俄对比更加明显的是,中国尤其在叙利亚问题上与莫斯科的立场保持距离,在美国支持的有关化学武器的决议上投了弃权票而非否决票。俄罗斯通过硬实力促进自身在联合国的地位,中国则使用较软的方式主张自己的领导地位。

对中俄国家形象的构建差异

美国媒体尽管承认中国与俄罗斯都是与美国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但在构建中俄国家形象的具体报道过程中,也通过议题设置体现了不同好恶程度。利用全球知名商业数据库FACTIVA进行统计,《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三大报2018年共刊发涉华社论56篇,略高于涉俄社论的49篇。从议题设置来看,美国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论内容较为广泛,涉及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具体议题包括“中国梦”“一带一路”和发展模式、政治体制、金融改革、经济形势、贸易政策、贸易争端、南海问题、台海问题、问题疫苗、基因技术等。尽管泛人权话题总体负面,如涉港、涉疆、反腐、宗教和言论自由等占社论总量的近一半,显示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意识形态议题设置色彩浓厚,但总体仍体现了话题覆盖的多样性和形象构建的完整性。而有关俄罗斯的社论则集中于单一的冲突性话题上,如批评俄罗斯干预美国选举、实施网络攻击、进行虚假宣传、破坏西方联盟、袭击乌克兰军舰、干预叙利亚内战、支持叙利亚使用化武等。此外,美国三大报呼吁特朗普政府加大对俄罗斯制裁的社论几乎占总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与对华舆论的复杂多样性相比,美国舆论的“反俄”倾向更为明显。美国媒体对中俄国家形象构建存在显著差异。

2019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阅兵式,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4周年。

1.中国是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具体表现为:一是坚持自身发展道路,“冲击”现有国际秩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提出促进全球发展合作的中国方案。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及其影响力的扩大,美国开始不断审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美国媒体普遍认为,希望经济进步最终能引导中国走向“政治自由化”进程的这一政策失败了,中国正在形成自己的道路,并对现有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挑战。《纽约时报》题为《习近平的“强国梦”和中国的“强国梦”》的社论称,中国将建立自己的道路,挑战自由主义秩序。《华尔街日报》社论称,“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的权力和影响力扩展到了其他国家。

二是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全方位“挑战”美国影响力。中美建交40年以来,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中美经济在各方面紧密融合,合作而非竞争是中美关系的主基调。2018年特朗普政府悍然发起对华贸易战背后的更深层次原因是美对中国综合实力上升的警惕与担忧,以及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不满与非难。《纽约时报》题为《中国甩开美国向前冲》的社论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希望看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完全合理的。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军事力量雄厚,且领导层非常稳定。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以其他方式发挥着影响力。中美关系已经变得更具竞争性、更令人担忧,而且这种势头还将持续下去。应当由中美两国来共同阻止双方的竞争变为冲突。在发展模式方面,美国媒体一致指责中国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制定限制中国的贸易举措。《纽约时报》称,特朗普总统指责中国窃取美国技术、施压外国公司将知识产权移交给中国公司, 以此作为外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条件, 这是颇有道理的。《华尔街日报》也表示,中国滥用贸易体系规则。美国需要与盟国和贸易伙伴建立统一战线,迫使中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或建立一些新的规则。

2019年5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索契会晤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会谈中,普京表示愿意与美国全面恢复关系。

三是在政治上奉行与西方自由主义相背离的模式。美国媒体基于意識形态偏见,罔顾中国人权发展事实,长期就少数民族地区人权、民族、宗教和言论自由等问题对中国进行非议。2018年以来,美国媒体更是集中炒作涉疆议题,发表社论、深度报道和观点评论等各类文章予以渲染,并从政治体制上对中国进行攻击。

2.俄罗斯是现有国际秩序的“破坏者”。具体表现为:一是“强势寻求”对周边地区事务主导权。美国媒体认为,普京自执政以来一直致力于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美国必须警惕其重振苏联时期庞大军队以及在周边地区强势寻求主导权的努力。《纽约时报》社论称,“尽管存在经济疲软、腐败和其他国内问题,普京已经粉碎了国内的大多数政治反对派,并在国外积极主张俄罗斯的影响力。他正在努力破坏美国与北约和欧盟的关系,并削弱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美国媒体尤其警惕俄罗斯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力。《纽约时报》社论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没有了以前对苏联的那种共识。像匈牙利总理维克多·欧尔班或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这样的欧洲政界人士对普京表达了公然的崇拜之情。

二是“干预并破坏”美国民主选举制度。2014年以来,围绕乌克兰问题和克里米亚问题,美俄关系陷入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困境。2018年,美国围绕俄罗斯干预总统大选的调查又加速了两国关系的恶化。美国媒体充斥着有关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和中期选举、对美国进行影响力渗透的愤怒情绪。不过,俄罗斯拥有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以及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话语权等,意味着美俄还有很大的合作需求。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多次表示愿意重新开启美俄关系的“新时代”。但这一意愿受到美国国内舆论的极大制约。2018年7月16日,特朗普和普京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首次正式会晤被特朗普视为打破美俄政治坚冰的一次外交突破,却遭到美国国内舆论的猛烈批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民调显示,55%的受访者对特朗普在美俄峰会上的表现持否定态度,仅32%的受访者认为其表现值得肯定。《纽约时报》称,美国众议院发言人保罗·瑞恩曾表示:“特朗普总统必须明白,俄罗斯不是我们的盟友;美国和俄罗斯之间没有道德对等,后者仍然对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观和理念持怀疑态度。”

三是被认为是对西方进行持续“政治渗透”的“不光彩国家”。美国媒体认为,俄罗斯对西方采取了一种巧妙的战略。一部分是显而易见的,如推广“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和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使它们在美国具有影响力。另一部分则是以各种隐蔽方式在西方制造混乱,如秘密实施网络攻击和操控社交媒体。《纽约时报》社论称,在俄罗斯的官方宣传中,该国一直是卑鄙的西方反对运动的受害者。在普京看来,捍卫俄罗斯的荣誉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每一次新的否认和混淆视听的做法,都只会使俄罗斯看起来更具欺骗性、更不光彩。

如上所述,美国媒体的对华舆论倾向即使在中美经贸摩擦贯穿始终的背景下,也好于明显的对俄“反感”情绪。不过,美国媒体对中国综合实力、发展道路、政治模式等方面的警惕上升,意味着外界提出的中美关系“临界点”或“转折点”问题依然存在。随着中美经贸摩擦等热点议题的发展,中美关系中消极面的扩大是否将改变两国“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关系,而转向类似美俄关系“以竞争甚至对抗为主、合作为辅”的性质,仍取决于未来一段时间中美进一步的交往互动。

(作者为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任编辑)

猜你喜欢

社论中俄特朗普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访华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