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拟“X报告”:美对华遏制战略走向理论?

2019-06-22王一鸣

世界知识 2019年11期
关键词:凯南鹰派蓬佩奥

王一鸣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美国学、政、军界防华反华言论不断增多,结构性敌意上升。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摩擦中向中方施加了系统性的压力,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等主要官员多次发表涉华负面言论,“修昔底德陷阱”更已成为被滥用的概念。总体看,这些理念多为口号式的政治说教,被部分政客借以宣泄个人信仰或实现竞选目的,一般不会涉及具体的指导方案和落实细则,不断撩拨着的是潜藏在美国社会深处的不安全感和时代焦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4月30日《华盛顿观察周刊》一篇关于美国国务院正着手制定遏制中国战略的报道引发美政策界的广泛讨论。如果该条新闻线索属真,这将是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再次针对潜在竞争对手专题制定遏制战略,并被冠以与上世纪50年代初“冷战之父”乔治·凯南研拟的“X报告”一样的称谓,或许标志着对华遏制战略从理念走向理论。

冷战幽灵的复活

据《华盛顿观察周刊》报道,“X 报告”是根据蓬佩奥指示,由国务院政策规划司承办,中心概念是“应对一个与美国完全不同的文明和意识形态”,主旨思想是“贸易摩擦并非横亘于美中之间的唯一问题,长远来看甚至也不是最大的问题,要将中国视为一个不断寻求国际影响力的长期威胁,以更深更广的眼光来看中国,制定明确具体的战略来实施对华长期遏制政策”。

政策规划司主任凯伦·斯基纳是该项目负责人,她在华盛顿的一次智库研讨会上提出,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仍是“西方大家庭的内部斗争”(因为俄罗斯的东正教传统源出欧洲宗教)。而中国不同于苏联,并未受到西方哲学和历史的熏染,这将是美国首次应对一个“非白人种族的强大挑战”;俄罗斯目前只是一个“旧世界的幸存者”,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斯基纳认为,当下的美中关系与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勾勒的地缘政治格局有相似之处,美国需要放下乐观态度,充分重视中国的战略目标,直面现实威胁。

政策规划司隶属于美国国务院,参与研究制定美国的对外安全战略,其首任主任乔治·凯南1947年化名X先生在《外交》季刊上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此前报回国内八千字长电报,通过深入分析苏联的民族性格,提出要对苏联实行“长期、耐心和坚定”的遏制政策。“遏制”一词自此成为美国在针对与其意识形态相异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时的口头禅,“遏制”理论也在整个冷战时期被奉为圭臬。冷战结束后,美国内部曾就保持对华遏制还是实施接触发生过激烈争辩,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先后推行的“预防性遏制”“亚太再平衡”政策都带有遏制色彩。特朗普执政以来,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明确定义为“修正主义大国”和位列俄罗斯之前的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对华遏制意图逐步走实走深。“X报告”在这样的意义下开始酝酿,标志着美国在冷战后再次明确遏制战略对象,并开始在理论层面着手制定针对性、系统性的方案。

在白宫以外,“X报告”主要受到“抵御中国危险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Present Danger: China)的影响。该会今年3月24日成立,主要创始人为当代美国反伊斯兰主义代表人物弗兰克·加夫尼和前白宫首席战略师史蒂夫·班农,成员包括众多鹰派学者和前中情局官员,其核心理念与X报告如出一辙:美中两国文明样态的差异必然导致对世界秩序的不同看法,美国必须以“新冷战”的态度全力遏制中国。委员会的行动目标主要有两项,一是呼吁美国在外交和经济领域与中国全面“脱钩”;二是对美国民众开展政治教化,以防范来自中国的“意识形态侵蚀”。该会一经成立,所倡导的极端理念就得到了鹰派的广泛回应。前众议院议长金·里奇在协会成立致词中讲到,“美国当前正处于乔治·凯南即将写下‘X报告的前夕,不会有人来唤醒我们,我们也不知道前方到底是什么,然而我们正在失败。”金·里奇承诺将重启上世纪50?70年代名噪一时的众议院“非美裔运动委员会”,着力清除“内部共产主义同情分子”。

辩论还在继续

“X报告”消息一公布,立即引发美社会各界广泛批评,特别是对该报告以文明和意识形态差异为据,将中国界定为“敌人”的判断标尺提出质疑。

2018年9月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出席凯伦·斯基纳就任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的入职宣誓仪式。

代表自由派立场的《华盛顿邮报》接连发布康奈尔大学两名教授的评论,指出将中国定义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非白人种族竞争者”是错误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推行开放包容的意识形态,国际社会对中国始终有着强大的塑造力,不应人为地在意识形态和文明层面与中国“二元对立”。有关评论还说,中国在晚清时期曾被欧、美、日列强视为“未开化的异邦人”,这段耻辱的历史在今天仍深植于中国人民的记忆中,“X报告”以文明差异为切入点制定遏制战略,会在中国激发对立情绪,是十分危险的政策取向。即便属于保守派的期刊《美国保守主义》也发表评论说,凯南始终对俄罗斯的语言、历史、文化保持着细致、谦逊的学习态度,并据此建立遏制战略的民族性格分析框架。蓬佩奥的团队只是在机械复制凯南的战略模板,粗浅地借用文明概念想像中国“孤立且充满危险的国家形象”,对美中之间的真正差异缺乏深入思考,“简直骇人听闻”。

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现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主席何慕礼在给员工的邮件中感慨到,过去三年里,反华势力已逐步占领华盛顿,这使得美国愈发偏离了“接近中国的应有方式”。如果美国对于自身的民主价值足够自信,就不应在与中国的互动中显得如此癫狂,种族划分只会让美國走向自闭与偏执。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李成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并非以人种为基础,把重点放在种族问题上非常“不美国”,斯金纳的言论会令美国失去道德高地,为中国的舆论反弹提供弹药。

不难发现,“X报告”在鹰派和鹰派以外的世界受到了截然相反的待遇,这反映出当今美国社会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严重的两极化倾向,报告本身无法代表美国对华的整体态度和民意基础。尽管对华政策逐步走向强硬,但随之引发的反思和论辩却从未止息。近段时间,国会加班加点地为中国问题反复组织听证会,议题设置颇为复杂,集中在美国到底该如何判断中国的战略意图、到底有无能力制衡中国的成长方面,反映出政策制定者们在涉华问题上愈发小心谨慎,生怕传递了错误的信号,使得两国间微妙的结构性平衡发生垮塌。

在这个过程中,特朗普本人的态度最具决定性,然而也最阴晴不定。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社会上对中国的认知一直兼有“意识形态异质国家”“地缘政治竞争者”“经济掠夺者”三种混杂的“身份”,特朗普是仅有的几乎纯粹从“经济掠夺者”视角看待中国的总统,即便在鹰派的强大压力下,仍对另两个“身份”鲜有提及。特朗普热衷于在推特上抨击美中贸易现状,但似乎并不打算将自己投入鹰派为中国擘画的“恐怖阴影”里,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信息显示他会为国务院背书。事实上,“X报告”自始至终与总统几无关联,是蓬佩奥本人授意炮制的,带有鲜明的部门利益考量,同时也裹挟着国务卿长远的政治目的。有消息称,蓬佩奥或许会在明年主动辞职,以竞选堪萨斯州的联邦参议员席位,为参加2024年大选做准备。

无论怎样,“X报告”的研拟和“抵御中国危险协会”的成立表明,美国对华鹰派为推动对华遏制战略正式成型所进行的理论准备正在发生跃进,我们可能要为中美关系今后几年的走向做更坏的打算。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凯南鹰派蓬佩奥
Influence of water environment on paint removal and the selection criteria of laser parameters
本期导读
“遏制”概念与冷战史研究范式
喜新厌旧
感同身受
学林新语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鹰派?
“冷战之父”与斯大林女儿的特殊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