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析

2019-06-22何超

时代金融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

何超

摘要:作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两大战略,“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本文从H省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情况出发,剖析了作为内陆省份参与人民币国际化和在“一带一路”进程中的作用,结合实际提出了"一带一路”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对推进策略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  跨境人民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及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力显著提高。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建设为人民币的区域流通以及全球推广提供了契机,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力量。

一、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内在联系

2013 年“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到“一带一路”政策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始探索“一带一路”政策下人民币国际化会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以及会有哪些新的发展路径。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跨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平台建设和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在贸易方面,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和唐志鹏(2015)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这些国家与中国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旺盛的贸易需求有助于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保健云(2014)分析了“一带一路”政策在海路港口与贸易通道建设、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给人民币国际化创造的投融资机遇。在金融平台建设方面,黄卫平、黄建(2015)提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出资建立了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有助于消除人民币“走出去”中遇到的诸多障碍。在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方面,巴曙松(2015)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香港的机遇,认为香港处于“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应积极利用契机,巩固和扩大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综合学者对“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后可以发现学者们普遍认为,“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地区)的贸易往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促进人民币国际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人文交流及民间联系的加强等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中地位的上升。总之,在“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辟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

二、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现状

我国于2009年7月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基于市场主体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起了便利和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范围和规模因之逐步扩大。

(一)人民币国际化情况

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初步确立。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体系以及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人民币跨境与离岸使用创造了便利条件。总体来看,2017 年人民币国际化逐渐消化前期负面冲击与预期,在波动中显著回升,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稳定地位。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为 3.13,同比上升 44.80%,强势反弹,基本回归至 2015 年水平。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情况

从近些年的实践来看,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逐步扩大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重要的支持力量,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持。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下简称沿线国家)办理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超过1.36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14.7%,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6 309.6亿元,直接投资收付金额1 307.9亿元,其他投资收付金额2 671.5亿元,跨境融资收付金额2 607.2亿元①。2013-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6.94万亿元,其中经常项下4.72万亿元,资本项下2.22万亿元。

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沿线超过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超过万亿元。我国和沿线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除了互相提供流动性支持外,还能够促进人民币作为双边贸易结算货币,促进以人民币计价进行直接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增加人民币外汇储备。

(三)H省与沿线国家使用跨境人民币交易情况

H省地处内陆,截至2017年底,与沿线国家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国家以达57个,占比87.7%。2013-2017年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总额为724.76亿元,其中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开展情况如图1所示。

图1显示,H省2013-2014年跨境人民幣业务发展方面呈现过山车式的起伏,显示出较强的波动和不稳定型。从总体上看,H省与沿线跨境人民币交易量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初期,迅猛发展。其中资本项下从2013到2016年逐年提高,但到2017年受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业务量萎缩,数据出现大幅下滑。

从业务分类来看,如图2所示,H省与沿线跨境人民币业务种类多样化。一是主要项目全面发生业务。五年来,跨境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品种不断扩展并实现全覆盖,形成了以货物贸易业务为主,服务贸易、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等其他业务竞相发展的主要格局。从业务量来看,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占到总量的近四成,直接和其他投资占到近三成,这四种方式是跨境人民币的最主要方式。二是直接投资取得明显突破,跨境融资得到稳定发展。在投融资领域,通过将人民币用于沿线国家跨境贸易投资计价结算,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成本,使贸易投资更加便利。

三、跨境人民币业务在“一带一路”进程中路径发展障碍

2013-2017年间,H省在沿线国家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发展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起伏,存在发展的,具体表现为:

(一)省内企业不了解跨境人民币政策,主动使用人民币跨境交易意识欠缺

目前,跨境人民币政策框架已经较为完善,便利化水平也较高。但企业对每项具体业务的政策规定、办理条件、流程等细节了解的不够全面和深入,有些企业无法综合运用多项跨境人民币政策满足自身多元化需求,有些甚至无法向银行提出具体的业务需求。同时,企业虽然对使用人民币跨境交易有强烈的愿望,但大都认为推进工作是政府及金融部门的职责,加之长期以来在跨境贸易中缺乏主导权,多数企业不愿贸然提出改变传统结算方式。

(二)商业银行“本币优先”意识有待强化,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商业银行是各项跨境人民币政策落地实施的最直接主体,因此银行的重视程度和业务能力成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关键。但由于银行大都重视对下级行的中间收入考核,导致基层行更愿意推介高收益的外汇结售汇业务,主动推介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意识和主动性不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相关业务的顺利办理。业务推进方面,存在着推广程度不够、配套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跟不上业务发展步伐、实际操作水平不高等问题,成为限制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部门联动合力优势尚未充分有效发挥,一定程度影响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发改、商务、海关、税务、外管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人民银行是跨境人民币政策的直接制定和业务管理部门,对企业和银行办理具体业务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一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顺利完成还广泛依赖于发改、商务、海关、财政、税务等多个部门。相关部门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及跨境人民币业务重视及认识程度有高有低,推进力度也不尽相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币优先”原则的贯彻落实。

(四)人民币国际使用在“一带一路”沿線国家的接受度还不够高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总体上说,人民币还处于周边化的阶段。一些沿线国家对外汇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管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人民币在官方认可、当地开户、跨境支付使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障碍。在贸易计价结算领域,人民币主要在边境贸易、中国与周边一些小国的贸易以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内地与香港企业贸易中使用,规模小,范围也有限。

四、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在沿线国家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金融市场稳步开放,人民币汇率预期也比较稳定,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使用有了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结合H省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措施及建议:

(一)持续保障稳定的贸易环境与高品质的贸易活动

H省作为内陆省份,虽然没有沿海省份拥有天然便利的区位优势,但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框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利用好湖北自贸区平台,从“质”上下功夫,持续保障稳定的贸易环境和高水品的贸易活动,改善与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尤其是跨境投融资方面大力推动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扶持和鼓励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设立境外产业园等方式走出去,不断扩大人民币结算和融资占比。

(二)提高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全方位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对银行业来讲,作为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受益者和服务者,应高度重视跨境结算业务,一是要积极向企业宣传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好处,为企业提供人民币结算的知识培训,为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和使用打好基础;二是选准目标客户,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对外向型企业和潜在的客户,开展精细化管理和经营,激发客户跨境人民币的业务需求;三是要着力研究分析本区域市场、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政策的框架下,根据市场主体的业务需求,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方式,为企业结算、融资等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

(三)多方联动,不断提高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影响力和境外企业的接受程度

支持和鼓励国内金融机构以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当地并购、与当地机构合作等形式加快在海外设点布局,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在海外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持续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不断完善功能,推动 CIPS 发挥人民币跨境清算主渠道作用。持续推进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丰富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参考文献:

[1]陈四清.开启人民币国际化新格局[J].中国金融,2014(24):14-16.

[2]韩玉军,王丽.“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J].国际贸易,2015(6):42-47.

[3]刘勇.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J].新金融评论,2015(3):42-48.

[4]巴曙松,叶聃.“一带一路” 战略下人民币海外循环机制研究[J].新金融评论,2015(3):29-41.

[5]王慧,刘宏业.国际货币的惯性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J].经济问题,2012(5):110-113、120.

[6]余道先,王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国际收支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5(3):3-14、127.

(作者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随州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