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侬软语“酥”了校园

2019-06-22赵玮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9年5期
关键词:吴侬苏州人曲艺

赵玮

极具江南特色的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而这样的动听吟唱也时常萦绕在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的校园里。

2009年,通安中学评弹团在校园内落地、生根、发芽,至今已历十载。十年间,无论是本地学子还是新苏州人学子,都与评弹艺术有了亲密接触,在吴侬软语中,充分领略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咿咿呀呀的婉转唱腔,仿佛物化成风,温柔地浸润通中学子的心。经过多年的评弹艺术熏陶,孩子们一举手一投足间透着江南品性、评弹风情。她们先后参加了省、市少儿曲艺大赛,均取得了佳绩。通安中学评弹社团的孩子们不忘初心,努力传承,将把苏州传统文化艺术刻入骨髓并发扬光大。

犹记幼年时,外婆家的电视经常播放苏州一套的评弹节目,女表演者身着一袭美丽的旗袍,怀抱一把精致的琵琶,用软糯的苏州方言吟唱着一段段故事,诉说着一段段真情。评弹是外婆最喜欢听的曲艺,做家务和吃饭时,她都会听上一段。电视不播,她就用收音机听。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这么爱听评弹?”外婆说:“评弹代表着苏州文化,苏州话好听呀!作为苏州人,要多听听才行!”上初中了,我惊喜地发现学校竟然有评弹社团,二话不说报名加入,更加清楚地了解评弹的历史、评弹的唱腔,以及苏式文化的底蕴。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由想起了有外婆陪伴的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也更加理解了外婆对评弹的感情。

——七(5)班 王语甜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下发了本学期的学习曲目《春江花月夜》的稿纸。从一开始一句句地“抠”苏州话到后来随着音乐模仿评弹者琵琶的弹奏,我们始终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

评弹老师先教會我们用方言“说”词,接着在学“唱”的过程中让我们体味韵律特点,从而引出“依字行腔”的创作手法,最后引导我们体验“弹”,让我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吴侬软语的美好唱腔以及苏州评弹的细腻情怀。

——七(5)班 胡亚楠

作为一个新苏州人,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名言的影响,我对苏州的传统文化倾慕已久,对苏州的传统曲艺更是充满了新鲜好奇感。我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评弹演员的弹唱,虽听得云里雾里,却依旧爱上了它咿呀婉转的唱腔、曲折动人的故事。初一年级时,我有幸进入评弹社团,接受了专业评弹老师的教授,从中受益匪浅。从抱弹琵琶的姿势,到苏州方言,再到评弹老师的生动范唱……一举手一投足都让我着迷。一把琵琶,一柄折扇,一个铜钹……沙场边关的刀光剑影,贤臣良相的运筹帷幄……作为新苏州人的“小娘鱼”(苏州方言,小姑娘),能说几句地道的苏州方言,唱一曲地道的弹词小曲,我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提高,也更快地融入了大苏州的人文氛围中。妙哉!乐哉!

——八(9)班 吴媛媛

知识链接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它产生于苏州,流行于江、浙、沪一带。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2006年,苏州评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弹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经过一代又一代评弹艺人的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喜爱。

评弹专业指导教师:卢荷云 陆虹霏(外聘)

文字撰稿指导教师:石金金 金丽燕

猜你喜欢

吴侬苏州人曲艺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张建霖
南方
一本杂志和她的生活观
基于Flash技术的曲艺动画设计与实现
离不开吴侬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