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大学:为开展扶贫接力提供支点

2019-06-21刘斌

中国共青团 2019年6期
关键词:扶志中山大学支教

刘斌

中山大学是首批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专项的高校。自1999年以来,我校已选派230名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及在读研究生前往支教。支教历程20年,足迹遍布青海、甘肃、山西、宁夏、广西、西藏和云南等西部省份。

系统化、综合化、专业化的工作机制

20年来,我们的研究生支教团队伍从小到大,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校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综合化、专业化的工作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根据研究生支教团相关政策,由教务部、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管理处和校团委等部门组成管理小组,为支教团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应用多种多样的宣传招募支教团成员。比如,组建宣讲团进行全校巡回分享,并纳入新生入学培训课程,在提高支教团成员荣誉感的同时,为中大学生点亮了一盏参与支教、报效祖国的愿望之灯。采用严格的方式对志愿者进行遴选。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全面考察支教团申请人,既确认过眼神、也确认过能力。重视行前管理、岗前培训。支教团成员必须完成8个月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学习、教学技能、协作能力等。支教团预备成员还通过到中大附中跟班教学实习,在实践中提高授课技巧。注重过程管理。在打造支教品牌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20年来,我校坚持由老师送支教团成员到达支教地上岗,坚持中期慰问活动。校领导多次率队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派出、授旗、慰问活动,极大地鼓舞了支教团成员的士气,激励了支教团成员爱校爱岗,忠诚服务的精神。

教学助学、引智扶志、立德树人的工作开展

以支教团为先导,打开了中山大学了解支教地、服务支教地的窗口,从教学助学、引智扶志和立德树人三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因材施教、教學助学。支教团的首要任务是教学,支教团成员除了在课堂上倾其所有、言传身教外,还不辞辛苦,主动走进学生宿舍,开展一对一帮扶、梦想课题等活动,积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针对性启发教学。

引智扶志、促进交流。支教团了解到西藏昌都地区有许多白内障等疾病的患者后,积极反馈,在2016年,协调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赴西藏昌都开展医疗扶贫光明行公益活动,为昌都市106名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了复明手术。目前该项目已持续进行三年,基本实现常态化运作。扶贫也要扶志,培养成才信心。为了让支教地的孩子们开阔眼界、亲身体会广东发展情况,立志建设祖国家乡,我们开展了青翼计划。丰富的活动,满满的回忆,在支教地的学生心中种下“学习才能成才,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

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支教和志愿服务过程中培养了大量人才,支教团成员的个人能力和精神境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比如,第一届支教团成员梅方权校友,毕业后扎根西藏一直工作至今。第七届支教团成员韦慧晓校友,毕业后立志参军,现在是郑州舰实习舰长。第十九届支教团成员汪艳,结束支教后毅然选择留在林芝继续服务,继续用青春奉献西部——正是支教团的经历在他们的精神境界里打上了家国情怀的深深烙印。

实践证明,研究生支教团在培养知国情、讲奉献、高素质的复合型青年人才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树立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良好导向。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其卓越的工作表现,获得了多个奖项,广受支教地干部群众、尤其是学生的好评,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育人理念。

支教的支,既是支援,也是支点,联系着学校和支教地。我们通过这个支点,一起合力推动支教地的发展,帮助更多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历练支教团的成员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回望我校20年支教足迹感慨万千,展望未来,盼望延续和发展支教团优良传统,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作者系中山大学团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扶志中山大学支教
警惕功利性支教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扶贫·扶志·扶智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The Progress of Self—Redemption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美丽中国:扶贫先扶“智”和“志”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于幼军 回归“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