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信息化统筹发展?

2019-06-20殷强

纺织服装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纺织协同供应链

殷强

我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建设方兴未艾,从2018年开始,在国家部委和中纺联的大力推动下,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建设也开始逐渐发力提速,为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处理和协调我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关系,加强信息化发展的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效能,是纺织行业及企业均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通过实践加以逐步解决。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关系,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性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为纺织行业及企业在规划设计和推进相关建设项目时提供思路和参考。

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建设简析

2015年我国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作为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提出了智能制造的架构体系模型。2016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白皮书》也遵循这一模型。该模型从生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功能三个维度构建了智能制造系统架构,见图1。

我国纺织行业的智能制造建设借鉴了这些指导性文件,对于“智能制造”这一概念的主要认识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生产制造领域,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能、减少用工及综合成本为主要目标。根据历年来中纺联组织的行业调研情况来看,我国纺织企业的智能制造建设已经能够把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信息化技术与纺织企业生产流程相结合,也形成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相关企业的生产效率有较大幅度提升。

从纺织企业的实践情况可以看到,智能制造主要由数字化建设、智能化建设、网络化(云化)建设三个步骤构成。

其中第一个步骤是数字化建设,主要涉及业务流程的改造,由软硬件两个层面组成,包括数据采集的硬件和软件、RFID技术的应用,以及ERP、MES、进销存、仓储物流管理等软件的应用。根据目前的企业实践,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加装物联网模块、感应器等信息化手段自动采集,而在很多环节人工采集仍是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个步骤是智能化建设,主要涉及企业管理层面的改造,包括工厂内大数据平台和云平台的应用,智能场景的开发和应用,对相关人员及设备直接下达指令等。该部分主要是企业管理层面的软硬件改造和业务的深层调整,建设难度大、投入高,目前只有一部分先进企业可以实现;

第三个步骤是网络化(云化)建设,这部分主要由企业的跨区域发展所推动,主要是业务流程和数据上云,把企业集团在不同区域的生产制造活动在信息层面打通,实现各区域共享,从而驱动企业生产制造的整体协同和智能化。这涉及企业战略层面软硬件改造和业务重整,由于目前共有云的建设和服务还难以完全满足需求,因此很多企业是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云和私有云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劣势是成本较高。

这三个步骤如图2所示,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

纺织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建设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于2012年提出的,随后GE联合另外四家信息技术巨头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NC),将这一概念大力推广开来。“工业互联网”的主要含义是,在现实世界中,机器、设备和网络能在更深层次与信息世界的大数据和分析连接在一起,带动工业革命和网络革命实现革命性转变。

2016年,由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发起的工业互联网联盟(AII)发布了《中国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1.0版本),认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体现了多个产业生态系统的融合,是构建工业生态系统、实现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将带来四方面的智能化提升。一是智能化生产,实现从单机到生产线、车间乃至整个工厂的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显著提升全流程生产效率、提升质量、降低成本。二是网络化协同,即形成众包众创、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垂直电商等一系列新模式,大幅降低新产品开发制造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三是个性化定制,即基于互联网获取用户需求,通过灵活柔性组织设计、制造资源和生产流程,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定制。四是服务化转型,即通过对产品运行的实時监测、提供远程运维、故障预测、性能优化等一系列服务,并通过反馈优化产品设计,实现企业服务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基于供应链的全面互联而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应用,网络、数据、安全是工业互联网的共性基础和支撑。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的观点,工业互联网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从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图可以清晰看到,工业互联网是以物理系统作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和安全系统作为支撑,数据作为核心,面向终端用户(终端用户的概念包含消费者、企业、商户),通过数据从用户到生产企业之间的有序流动,最终实现四大协同,即企业内部协同、企业之间协同、企业和用户协同、企业和产品协同的目标。

我们发现,通过工业互联网和纺织产业的不断融合,目前已经部分实现以及将来即将实现的场景应用主要有十个方向,包括智能决策、智能研发、智能管理、智能物流与供应链、智能装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慧门店、智慧市场,其中,智能装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四个场景应用方向,就是我们传统的纺织企业向智能制造提升所聚焦的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协同发展

可以看到,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之间既有重要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智能制造致力于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而工业互联网则是致力于整合供应链,通过供应链系统的密切协同,提升供应链整体的效能。

相比工业互联网而言,由于智能制造的视野局限在工厂内部,聚焦于订单,所以对生产率的提升是有前提条件的,即生产出的产品是市场所需要的,是有订单为基础的,基本上生产出来就可以卖出,因此,主要对于从事纺织品来料加工这一模式的纺织企业比较适用。

而对于大部分服装企业而言,这种模式虽然提高了生产率,但是由于和供应链、消费者的联系不够紧密,可能由于适销不对路的问题造成库存积压,所以一般较少采用。目前,我国服装企业主要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通过智能门店、线上门店等各种方式采集消费者行为数据,进行消费者画像,在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梳理自身的供应链并布置生产体系,所以,较多地体现了工业互联网的要素和特征。

同时,由于智能制造过程中所需的诸多技术和基础设施,也需要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来提供,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工业互联网建设是实现智能制造价值提升,让企业进一步从智能制造的实施过程中获益的重要条件和基石,而且两者必然会在供应链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和统一,见表1。

由于目前工业互联网建设已经成为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工作的主要方向,并且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也很好地把智能制造的各种要素包含其中,所以,当前工业互联网已成为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我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应当与时俱进,在原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工业互联网的兼容性、拓展性,使两者统一于纺织行业两化融合的进程中。

从实践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协同发展需要从多个方向同时推进,在工業互联网的整体架构内运行,既要在企业层面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也要在行业层面加速孵化公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专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一批工业互联网场景的商业化应用;同时,相关协会组织还需要大力推进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支持相关数字协议和相关接口的开放,制定统一的规则,以促进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对接,从而达到促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纺织协同供应链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京津冀协同发展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