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市坚持新发展理念 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19-06-20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福州市民营企业民间

一、2018年民间投资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優化

2018年,福州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0.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2.6%提高至62.3%,拉动该市投资增长16.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在不断加快的同时,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民间投资在申远二期年产40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东旭光电第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泰铭新世纪年加工100万吨彩色不锈钢项目等投资超过10亿元大项目的带动下,增长迅速、贡献突出。工业民间投资占民间投资比重达26.4%,拉动民间投资增长14.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拉动民间投资增长14.8个百分点,贡献率近50%。基础设施民间投资较上年大幅度增长,占民间投资半壁江山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3.3%、贡献率为-7.7%。

福州市民间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突出,由于流动性收紧,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企贷款获批难、融资成本高。受建设用地等指标限制,一些项目落地出现了困难。

二、2019年将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增速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2019年,福州市全面落实国家在促进民间投资增长方面出台的减税降费、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推动福州市强产业补链条项目年、“招商年”“三产年”等专项行动,努力破解阻碍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一)着力项目推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围绕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着力培育化纤、纺织、新型建材、化工新材料等发展有特色、有优势、成长性好的16个产业基地。印发《关于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工程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实施意见》,筛选一批规模优势明显、成长性好、产业链整合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引导其与政府配合开展拉动产业链上下游招商。继续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旅游、市政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等领域再谋划推出一批项目,常态化向民营企业公开推介。

(二)强化服务意识,着力践行亲清政商关系

健全完善政企直通车制度,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困难诉求渠道,继续依托相关部门企业服务平台收集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开展实地调研,筛选一批重大项目或推进不理想的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强化定期协调,落实“一企一议”制度。

(三)推动政策落实,增强民营企业政策获得感

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等桥梁和纽带作用,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政策解读会等,切实把政策的“含金量”转化成企业发展“大能量”。加强政策执行的跟踪反馈和调整完善,总结推广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持续用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所有市级自建审批系统和市网上办事大厅汇聚共享,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以上,“一窗”分类受理事项达70%以上,“一趟不用跑”事项达到35%以上。推动降低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民生补短板等重点领域的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吸引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合作合资、PPP模式、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政府项目建设运营。

初步预计,2019年福州市民间投资将有望与固定资产投资同步增长,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民间投资仍然是拉动该市民间投资增长的主力军。在棚改货币化逐渐退出和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民间投资增速仍可能继续回落或者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三、福州市激发民间投资的主要经验和作法

(一)加强领导,建立完善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机制

成立民间投资领导小组。2017年12月,福州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拓展民间投资领域、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狠抓政策措施落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5个方面提出23条措施。2018年2月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协副主席兼工商联主席为常务副组长的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民间投资有关工作、协调重大问题。

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制定了《福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36条措施。21家市相关部门和单位同步跟进,分别细化出台落实政府采购、结构性减税、融资贷款、市场准入平等待遇、企业建设用地保障、促进自主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科学、简单、管用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编印《福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汇编》《福州市惠企政策选编》各3500册发放给企业。

建立协调推进服务民间投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成立民间投资领导小组,形成协调服务和推进机制。一是推行挂钩联系企业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县(市)区四套班子领导、市直单位班子成员一对一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听取民营企业的反映和诉求,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建立问题直报机制。市工信局、商务局、投促局建立企业服务平台,重大项目依托“福州市抓项目促发展信息管理系统”等平台,设立“民间投资问题直报微信群”,收集了解企业在政策落实、生产经营、市场拓展、资金用工、项目报批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强化多层级专项协调解决。三是建立项目跟踪推进机制。梳理民间投资78项在建、75项在谈、57项重点跟踪、40项民企工业新建和技改等重点项目,形成清单库进行推进,每月动态调整更新,有力促进项目建设。

(二)创新方式,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

谋划推出民生社会事業招商项目。积极协调推动社会资本投资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旅游、市政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等领域,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形成首批42个项目在“投资福州”网站对外公布招商,预计投资267亿元。目前,已落地建设项目14项,引进民间投资约46亿元。

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把“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列入招商工作的重点,围绕新能源动力电池、电子显示器件、化纤、大数据、地铁、军民融合等产业链和龙头企业,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工作。着重对接一批完善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配套的项目,培育壮大产业链集群,优化福州市产业结构,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高招商引资工作质量。依托“招商2018”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境内外重点区域考察洽谈,专场推介活动,发挥商会、贸促会、工商联、台办等平台作用。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均成立招商小分队,选准项目、瞄准企业赴外考察上门精准招商引资。2018年福州市新对接民企签约项目203项,总投资额约1574亿元,居全省首位。

(三)措施有力,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着力降低经营成本。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常态化公示制度,凡实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其收费标准一律按下限执行,取消企业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用水成本约15亿元,继续对符合政策规定的部分特定企业在特定时期内执行丰、弃水期电价政策,确保工业用电大户参加电力市场交易用电量占大工业用电量40%。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建设管理审批取消29个事项、合并31个事项、调整27个事项办理环节。市级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占比分别达93%、32%。设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提供项目协调、业务咨询、投诉受理、重大项目审批全程无偿代办等服务。推进涉企事项“多证合一”改革,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标准建设,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加大民企扶持力度。一是帮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设立“福州市上市公司纾困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增信支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018年新增境外上市企业1家,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81家。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恒申控股集团通过收购荷兰福邦特公司股份,成为全球最大己内酰胺生产企业。三是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下达省市工业发展扶持资金5亿元,补助奖励高新技术企业经费超3.5亿元,锦江科技、天马科技被评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四是落实政府采购政策,严禁对民营企业实行差别化待遇或歧视性待遇,2018年吸引民间投资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23个,总投资额约209亿元。五是加大企业用地保障,对工业用地提升改造增加容积率的,在符合规划的情况下免收地价款。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补短板项目,实行与国有资本相同的用地政策,以划拨地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约479亩。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供稿)

猜你喜欢

福州市民营企业民间
奇妙的梨子提琴
教育,是一种成全——福州市宁化小学“成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