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脑外伤瘫痪患者行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9-06-20田秀春李九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脑外伤学历针灸

田秀春,李九强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2200)

脑外伤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及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导致该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1]。脑外伤是指由于外物造成的脑部肉眼可见的伤,会根据患者受伤部位不同或方式不同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或颅内神经元损伤,致使患者形成瘫痪等严重结局,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身心压力和经济负担,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于脑外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对于脑外伤瘫痪的治疗仍没有直接有效的办法[3]。该次调查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外伤瘫痪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44例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外伤瘫痪患者作为该次调查研究对象,并将所有参与调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2例,研究组男性患者共16例,女性患者6例,其中患者年龄为 34~68 岁,中位年龄为(44.5±3.7)岁,文化程度方面:大学及以上学历患者1例,高中学历4例,初中学历9例,小学及以下学历8例;参照组男性患者共14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龄为32~71岁,中位年龄为(45.8±2.9)岁,文化程度方面:大学及以上学历患者2例,高中学历3例,初中学历11例,小学及以下学历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文化程度等自然指标上无明显的差异,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纳入标准 参与该次调查患者入选标准如下:(1)均为经检查确诊脑外伤导致瘫痪的患者;(2)患者的病历资料完整;(3)患者无严重语言障碍;(4)患者无药物过敏史;(5)患者不患有重大认知类疾病或精神类疾病;(6)患者均得知该次调查,并自愿参加;(7)经本院伦理委员会一致通过。

1.1.2 排除标准 参与该次调查患者排除标准如下:(1)非脑外伤导致疾病的患者;(2)患者病历资料不完整或者出院后失去联系的患者;(3)合并有其他脏器的疾病,如心肝脾肺等;(4)患者患有重大精神类疾病,如精神病;(5)患者患有重大认知类疾病,如痴呆等;(6)患者均得知本次调查,但不愿参加;(7)经该院伦理委员会一致否决。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制订康复训练计划,首先为患者进行被动训练,内容包括:为患者按摩肌肉及关节,辅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训练、起做训练、翻身训练等,待患者能够独立完成上述训练后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训练量;其次帮助患者进行主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精细训练,包括:肩、肘、关节、上肢力量、下床行走训练等,每天坚持1~2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不超过1 h,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康复治疗,方法如下:选取患者语言和运动区域采用直径0.35 mm,长度在40~75 mm的针灸针,沿患者头皮斜下刺入,深度1寸,对于语言不清患者取其廉泉穴、太溪穴、通里穴;对于上肢瘫痪患者取其合谷穴、手三里穴、内关穴、外关穴、大俞穴、曲池穴等;对于下肢瘫痪患者取其足三里穴、环跳穴、商丘穴、风市穴、三阴交穴等;对于硬瘫患者采用较强刺激法,对于软瘫者采用平补平泻法[4],且每次选取3~5个穴位对患者上、下肢进行施针,1 次/d,30 min/次,15 d 为 1 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我院自制评分调查表进行调查,评判标准包括:心理状态评分、肢体能力评分、自理能力评分、社会能力评分4项,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判标准为:患者神经、肌肉、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偏瘫症状基本消失代表显效,患者神经、肌肉、关节功能恢复一般,可在家属协助下完成活动代表有效,患者神经、肌肉、关节功能未恢复或加重,偏瘫症状无改善代表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次调查涉及44例患者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组间计量资料如患者年龄等应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对比[n(%)]的形式进行描述,行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两组对比

参与组患者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肢体能力评分、自理能力评分、社会能力评分相比于研究组更低,两组数据间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心理状态评分肢体能力评分自理能力评分社会能力评分研究组(n=22)参照组(n=22)t值P值88.25±4.17 76.27±3.35 10.505 0 0.000 0 80.37±3.44 69.74±3.17 10.658 5 0.000 0 79.54±2.68 66.37±2.41 17.138 9 0.000 0 75.23±1.98 63.45±2.56 17.072 6 0.000 0

2.2 治疗效果对比

参与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9.09%,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参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两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脑外伤是临床中发病率仅次于四肢损伤的疾病,脑外伤可由头部突然加速或减速运动、猛烈撞击等行为导致运动神经元受损造成,其临床表现一般为脑震荡、昏迷、谵妄、硬膜下血肿等[5]。虽然脑外伤经过治疗可以存活下来,但是也会使患者留下诸多的后遗症,例如:语言及运动障碍、瘫痪等,其中脑外伤瘫痪对于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患者的家属带来了很大的负担[6]。临床中对于脑外伤瘫痪的治疗主要以早期康复治疗为主,但是因为瘫痪患者病灶区的脑细胞部分已经处于死亡状态,而绝大部分处于休眠状态,因此该方式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并不能使患者脑神经得到恢复。因此临床中对于脑外伤瘫痪患者多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进行治疗,针灸治疗具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通过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改善神经细胞的抑制性,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7]。从而起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介于此方式的疗效,目前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该次调查选取了44例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外伤瘫痪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用针灸康复治疗的研究组在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相比于参照组均具有明显优势,再一次验证了针灸康复治疗在脑外伤瘫痪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针灸康复治疗在脑外伤瘫痪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脑外伤学历针灸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脑外伤诊断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和颅脑CT的应用效果对比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知识无力感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