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说明文教学中的创新设计

2019-06-19路仁宏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说明文创新设计

路仁宏

【摘 要】本文以《松鼠》的教学设计为例,从精心导入、巧妙切入、以生为本、读写结合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说明文教学时如何进行创新设计,对提高说明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15-01

说明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语文教师觉得说明文教学是很棘手的一件事,原因在于说明文内容简单,注重科学性,缺乏趣味性,远不如其它文体那样丰富多彩,它没有小说有故事情节性,也没有诗歌、散文有优美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反映出对说明文单元的反感,很多老师在教说明文时,通常是就教材讲教材,缺乏创新意识,往往注重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知识点的讲解分析,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听得枯燥,目标达成不高。下面以《松鼠》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精心导入,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文本

说明文相对于其它文体而言,比较枯燥无味,因此从说明文的导入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说明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条件之一。教师课前设计好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文本,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松鼠》这一课时,先播放《小白兔》的儿歌营造氛围,然后激情导入:“有人说地球上没有动物就如蓝天没有白云,就如鲜花没有绿叶,世界就将失去活力。正因如此,目前亲近动物、善待动物、饲养宠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那么怎样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呢?今天老师就和学生一起走进法国著名作家、博物学家布丰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松鼠》。”

二、巧妙切入,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文本

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在分析松鼠特征这一内容时,设计了“火眼金睛识真伪——赏析一首儿歌”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读儿歌,巧妙地切入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根据松鼠的特征改编的儿歌是这样的:“小松

鼠,真可爱!面容俊俏尾巴美,田里跑,地下呆,晚上睡大觉,白天才出来。不摘果实,爱吃肉,跑跳轻快叫声尖,巧手搭窝真可爱!”儿歌中对松鼠的部分特征进行了改动,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互相讨论,找出儿歌在介绍松鼠特征方面与课文内容不符的地方。通过读儿歌、辨真伪,要求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学习,全面把握松鼠的特征,改编的儿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辨伪去妄、去伪存真的能力。

三、将说明事物“人物化”,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学生对说明文抽象的介绍是没有多少兴趣的,必须让理论形象化,形象化的语言总是可以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将说明事物“人物化”,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学生熟读文本后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将说明事物的特征转化成自己的特点展示给大家,这样的效果比平常那种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要好得多。在教学《松鼠》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把握松鼠特征,在“火眼金睛识真伪——析一首儿歌”后设计了“向你介绍我自己——听松鼠独白”这个环节,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将松鼠的特征、习性、对人类的诉求和希望等讲述出来,这样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介绍得到大家的认可都能再度阅读文本,介绍时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与人类和谐共处、共享蓝天白云的希望。在课堂上学生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人。

四、学以致用,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阅读教学,主要通过阅读范文来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吸收思想营养和写作营养。写作教学,主要通过作文来练习来教会学生表达思想感情,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两者相辅相成。在读写教学中,自觉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读写能力。《松鼠》一课的结尾环节,设计了“纸上得来终觉浅——仿写一个片段”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回家后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家里饲养的宠物,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仿写一个片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动物。中考基本不考说明文写作,所以,老师平时很少让学生写说明文,通过让学生仿写片段,掌握介绍小动物的一般方法,学以致用,并要求学生平时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写出来,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实现读写结合的目标。

猜你喜欢

说明文创新设计
说明文阅读专练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