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价时代下光伏企业的忧虑与选择

2019-06-19

能源 2019年5期
关键词:非技术平价竞价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根据本次征求意见稿,2019年光伏项目补贴预算总额度为30亿元。其中,户用光伏7.5亿元(折合350万千瓦),补贴竞价项目按22.5亿元补贴(不含光伏扶贫)总额组织项目建设。

经过了四个月来的焦急等待,光伏人心中的悬石落地。从文件内容来看,与今年2月座谈会征求意见的基调一致,总体机制思路基本上符合光伏业内的预期。2019年的光伏政策明朗,光伏产业如今正处在平价路上的“最后一公里”,未来市场如何令业界期待。

对于2019年的光伏产业而言,是有补贴与无补贴同时存在、竞价与平价并行的一年,产业环境颇为复杂。这般形势下,光伏企业应该如何施展拳脚?光伏通向平价还有哪些成本空间可挖掘?在2019年光伏政策即将下发之际,《能源》杂志社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召开了“2019(第三届)光伏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就迈向平价时代的光伏产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围绕光伏平价开展了一系列高端对话。

2019年稳中有进 先平价后竞价

《能源》:作为光伏行业内的代表性投资企业,2019年在光伏板块的投资规划相对于2018年同比有何变化?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水电与新能源部副主任王海民:光伏是国家电投的核心产业,未来光伏投资的力度不会减少。2019年,我们将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布局平价上网项目,积极参加有补贴项目的竞争性配置,坚持高质量发展方针,预计新增容量稳中有升。

中国三峡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刘姿:发展风电和太阳能是国家能源转型的要求,去年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在14%左右,离15%的差距已经不大,但是距离巴黎协议我们承诺的20%还有很大距离,而且15%之后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增量主要需要依靠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的增量,作为国企,这是重要的社会责任,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同时三峡新能源强大的内生动力也是存在的,新能源是三峡集团明确的第二主业,今年投资光伏的规模较去年还是要继续增加,还是会有增量。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总经理助理佟欣:新能源板块是中广核集团第二主业和发展的主力军,虽然新能源市场和政策变化较快、波动性较大,但是中广核集团发展新能源的信心十分坚定。

从投资安排来看,中广核新能源2018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今年还会继续按照这个发展规模推进,在装机规模安排上,仍旧有300万千瓦的增长需求,但是对风光没有具体比例限制。截至目前,存量风电项目稍微多一些。由于政策迟迟未出台的原因,光伏竞价指标还没有放开,近期安排了一部分风电项目的投资计划。但在全年300万千瓦的增量中,我们拟安排至少100万千瓦的光伏装机增量。

《能源》:今年有补贴与无补贴同时存在,2019年是会更侧重于有补贴项目的竞价,还是更侧重于无补贴项目的储备和开发?二者之间是如何选择的,做出选择时考虑了哪些影响因素?

王海民:目前全国I、II、III类资源区中能够实现光伏平价上网的地区还只是少部分,而更多的地方还未能具备平价上网条件。国家电投2019年在光伏方面将秉持“稳中有进”的原则,一是在平价上网上面多做一些储备,并在具有平价上网条件的地区积极参加项目获取和申报,二是积极参与竞争性配置项目的开发。这方面主要考虑经济性和明确电量消纳。国家电投将会统筹考虑有补贴与无补贴项目,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策略。

平价上网需要包括政府和行业来共同推进。一是希望政府在光伏项目的容配比方面取消相关政策性障碍,要严格落实降低非技术成本的支持政策。二是光伏制造产业的各个环节都要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制造成本。三是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把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作为项目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要进一步提高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质量。

刘姿:平价和竞价项目相比,平价项目出台了较为清晰的政策,政策方面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对竞价项目的保障目前是不足的,比如在接入、市场化交易、电价、消纳等方面目前无明确政策,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和时效性可能较原来领跑者项目不足等。国企决策流程严谨,例如,如果并网时间限制过于严格,超过时限就要下调电价,对于企业尤其是国企来说将有非常大的决策风险。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平价项目更有保障一些,是开发的重点,当然我们也会积极参与竞价项目,希望国家出台对竞价项目的保障性政策。

佟欣:从中广核新能源装机增长的诉求角度出发,光伏政策文件中有一条最直接促使我们先做平价项目的原因是文件要求今年先平价,再竞价。考虑到建设周期,在对装机增长有一定诉求的情况下,基本上会优先平价项目,尽早项目落地。

对于平价和竞价项目关注的因素,除消纳和市场化因素外,还要考虑非技术成本的因素,非技术成本的下降和非技术成本的剔除较难是目前我们开发竞价项目和平价项目面临的切实问题。

平价规模乐观 系统成本下降空间有限

《能源》:您认为今年光伏市场规模能达到多少,其中平价和有补贴项目各占多少?今年竞价实行了全新的规则,又似乎与领跑者投标规则相似,从历届投标的经验来看,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企业?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国新:对于今年规模形势的判断,可能大家关注的并不是具体最后并网的数字,而是关心新增开发的规模。通过今年上半年的尝试,平价项目可能在10-15GW,虽然4月25日是第一批平价项目上报截止的时间,但这些规模不一定立刻会报上来。户用光伏可能在3.5GW左右,因为实际上是由电网公司代为备案和办接网手续,电网公司对于节奏的控制会比想象的容易。另外第三批领跑者基地增补1.5GW。电站工商业方面,大约在20-30GW,最后的规模与电网公司所承诺的消纳能力直接相关。

在竞价方面,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省级层面的竞价,一个是国家层面竞价,国家层面竞价就是排序,规则较为简单,即限定时间、准确报送。从经验来讲,国家层面主要是信息报送准确。在省级层面,首先不要期望各个省有充足的时间评审。其次。具体在与得分相关方面的信息都不要有错误,比如组件效率、系统效率、设备选型等,要保持前后一致。此外,还需要有对各种承诺函有效性的判断,各个电网企业的消纳承诺函,地方的土地成本承诺函,文字表达都不一样,有效性也不一致,在承诺函的判断方面一定要慎重。

《能源》:今年无论是组件、逆变器设备还是系统价格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如果要做平价,未来系统价格还有多大的下降空间,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实现?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崇卫:度电成本的下降跟诸多因素有关,包括系统成本的下降、非技术成本的下降、电站本身运行效率的提升、投资方对于项目收益率要求的下降以及基于光伏+业务能不能为电站带来降本增效的效果等。

第一,系统成本下降目前下降空间最大的还是组件,个人认为今年受供需关系影响,价格不太可能有大幅下降,整体价格可能还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到二季度有所下降,到三、四季度也有可能回升。从系统层面上,个人认为不会有太大的空间。

第二,非技术成本存在不确定性,随着本身资源相对的贬值,原来地方强加给项目的非技术成本实际上会有所下降。另外,今年税收政策调整,土地其他使用成本、土地的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方面政策有所支持。

第三,电站发电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发电量的提升对于度电成本的下降有一定的影响;第四,投资者电站项目收益率要求标准的下降在今年比较明显,可能去年对项目投资收益率要求在7%以上,今年可能全投资收益率在6%就可以做。最后,“光伏+”业务的开展是否能带来整个项目的降本增效,如果业务做起来,整个项目也可能会有收益上的提升。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吕锦标:从制造端来看,成本挖掘的潜力还是有的。多晶硅全年交易均价预计在8-9万元,相比去年,多晶硅料价格下降可以为光伏贡献10%的成本下降;硅片端多晶、单晶近几年在降成本上不断优化,拉单晶是降加工成本,铸锭多晶是既降加工成本,还大幅度提高效率,今年的主要进步是铸锭单晶产品比普通多晶硅片有1个百分点以上的效率提升,这是单独在硅片端的技术进步,我们行业这么多年,整个光伏产业链加起来的效率提升,也就是每年0.3个百分点;电池端还有新的高效电池技术量产,通过效率叠加,性价比进一步提高;组件价格波动较大,但全年交易均价较去年还是继续下降。

猜你喜欢

非技术平价竞价
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非技术能力达成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高职院校学生非技术技能培养
非技术技能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医师能力培养中的探索与思考
平价上网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微课制作的非技术感悟
碰撞:恶意竞价与隐孕求职
以UniversityNow为代表的“平价高等教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