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探析

2019-06-18张国宁鲁燕

理论导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张国宁 鲁燕

摘 要:互联网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我国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通过对陕西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应用模式和操作方法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亟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互意识,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模式,丰富网络互动交往的对话内容,开展系统的网络媒介教育,注重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从而建立教育效果评估长效机制,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的和谐共生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关键词:主体间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5-0061-06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的深度融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焕发新活力的重要生长点。一方面,信息革命产生的新技术、新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中介,成为价值实践活动的媒介延伸,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导学生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多元价值的冲击连同网络带来的开放性自由性特质对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及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立德树人的总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主体间性”理论引入中国后,高校工作者敏锐地觉察到其理论价值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并就如何发挥其针对性作用展开了讨论与研究。

一、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考量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曾多次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物质的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1]这表明,无论是现实的思想教育还是网络中的思想引导,都要通过沟通与交流而到达教育目标。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是被教育的客体,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二者之间是一种“主—客”关系。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因其资源的开放共享性、资讯的多元传播性以及网络的虚拟自由性,教师的主体地位在不断弱化,加之技术手段的要求,一些教师应有的话语引导在网络环境中往往处于缺位状态。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再兴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曾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作出解释,他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是指互联网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广泛影响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发展;狭义上是指把网络仅仅看做工具和载体,主要涉及网络如何应用。学生对于网络中海量庞杂的各类信息采取碎片化的阅读和感性理解的态度,价值判断能力逐渐弱化,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没有消化。当主体间性概念在2010年逐渐被一些学者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时,高校工作者也敏锐地觉察到其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主体间性是当代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双向互动、双重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间在实践中形成的发展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关系表现的相互关系和一致性。”[2]“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倡导将施教者和受教者平等对待,在尊重双方主体性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通过有效沟通,实现思想道德水平和能力的共同提升。“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我们把主体间性论引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从而对于以往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一种在肯定基础上的扬弃,也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3]这一视角不仅符合当下网络传媒信息传输机制特点和青年学生的特点,同时也与高校“以人为本”理念以及高校辅导员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的要求契合,从而成为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有效渠道。许多学者围繞“主体间性”相关涵义、特征、实现路径以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有的学者甚至把主体间性看作是交往德育的最基本的要素和核心范畴。这些观点对我国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调研与分析

近年来,网络正能量不断发声,“点赞中国!”“厉害了,我的国!”“为祖国打CALL!”等网络流行语得到大学生网民的自觉广泛使用,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2017年秋天的爱国主义电影《战狼2》更是引起了网络热议,爱国主义情感迅速在校园中传播,这都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倍添信心。然而,也要清楚地看到,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大学生思想教育文化环境快速变革的趋势愈演愈烈,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吸收和认可也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效果,笔者对陕西某高校部分专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统计。调查共发放《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97.3%,主要从意识形态、价值观、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分析。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表明,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的认知还较模糊,关注国家发展的主动性不够。例如,在问及对“社会主义最终必然会战胜资本主义”这句话的态度时,61%的学生选择同意,12%的学生选择不同意,还有27%的学生选择“无法判断”。在问及是否了解国家“两个百年目标”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问题时,55%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33%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仅有9%的学生表示很了解。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问题上,选择“非常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学生占到90%以上。由此可见,虽然大多数学生都经过了“两课”的学习,但其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的认识还不够,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辨别力还有待加强,对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的关注还不够,但对于“中国梦”等耳熟能详的一些内容则表现出积极和支持态度。

2.西方价值观以互联网和影视为主要渠道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在问及西方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对自己行为导向的影响时,35%的学生选择“影响很大”,58%的学生表示“有较小影响”,5%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还有2%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在西方的价值观最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影响中国当代大学生的问题上,互联网和影视排在前两位,分别占46%和35%。面对宗教向高校的渗透现状,问卷提出了“对于一些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或者校园内传教,您的态度是什么”的问题,70%学生表示应该制止,而有2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还有1人表示可以。由此看出,西方价值观对于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的主要渠道是网络。

3.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世俗化,价值选择更加倾向于个人本位。面对“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什么”的问题,86%的学生选择“对社会贡献和服务”,7%的学生选择金钱,2%的学生选择“权力大小”,还有5%的学生选择对家庭的贡献。在回答“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时,58%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努力的结果,25%的学生选择“机遇”,13%的学生则选择“家庭背景”。近70%的学生把“有好工作好家庭好生活”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其他分别为:“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占14%,“追求真理实现价值”为13%。这些都表明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已经由传统的集体主义本位转为个人本位,价值评判标准由内在精神需求转为外在功利需求,价值目标也从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

4.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评价不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方式更倾向于实践方面。从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来看,57%的学生表示觉得有必要认真听,26%的学生表示“只是到场,混混课而已”,7%的学生表示“要是老師不点名就不上课”,11%的学生表示自己会认真听讲。在回答“思想引领方面,你更喜欢网上的主题宣传还是老师线上线下的宣讲互动”这一问题时,85%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后者更加易于接受。对于最满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选择最多的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和“以重大节日、实践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共占到83%的比例。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效果呈良好态势,但还存在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如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模糊、多元价值选择、主体意识的功利化等现象,这些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专业特点和课程设置的原因,有国家转型期的社会因素影响,有学生专业发展和就业的压力,而更为主要的,则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副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

三、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缺乏对不同信息的判断能力,而网络以其多种信息呈现模式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多元化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则通过网络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极易受到网络文化不良观念的干扰,破坏他们已有的价值观念,甚至导致道德意识弱化、价值判断能力弱化。《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4]近年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守正出新,不断以新手段壮大阵地,但面对大多数的学生,教育效果却并没有预计的那么明显,没有达到在尊重双方主体性前提下的有效沟通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理解有偏差。有一种观点认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将原来工作的内容从纸质转换为网络形式,这导致一些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一些官方微信微博就是照抄书报,更没有互动,使思想政治网络建设形同虚设、毫无生机和活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网络与传统的报刊、杂志等工具等同,仅仅理解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技术手段,忽视了网络传播的环境变化与互动功能,以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体间性问题。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和针对性。在高校中,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几乎成为每个大学生的标配,信息传播呈现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等特点,人人都是消息源和接收者,从而形成强大的信息渗透和强势的舆论引导,微信微博等更是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各种思潮泥沙俱下,正在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此情况下,大多数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却仍以文件传达、事迹宣传、理论学习等内容为主,采取单向、静态的方式进行,缺乏对学生成长需求多样性的关注以及对学生成长发展中思想变化的关注,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难以进行实质上的交流沟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缺乏影响力和渗透力。

第三,缺少兼具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和网络文化能力的专门人才。一部分老师的思维观念还没有转化,“在主客二元对立的两极模式中,教师不把学生看做是与自己相同的、自主自由的主体,而是视为实现课程‘以我为中心的目的和需要的手段,对学生实施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交往和互动交流的机会,教育活动呈现出一种单向的输入与输出的线性关系。”[5]往往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不主动学习网络新技术,也不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生成有效的价值教育。虽然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都具有较为坚定的政治立场,但是面对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斗争、网络信息的庞杂、热点问题的解释和议题设置的跟风,如何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开展教育宣讲甚至解释引导,如何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浅出地进行谈心谈话,如何分析、研究、解决网络中反映出的复杂问题对大学生网络受众进行教育和引导,一些思政教师做的还远远不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主体间性视域下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路径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6]“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7]这就要求我们正视以上问题,以主体间性的视角建立并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第一,提高师生“主体间”交互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合的,是一个目标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8]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既要有灌输的成分,也要有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意义,既要实现其工具价值,又要实现其理性价值。教育者和学生互为“镜子”,每个人都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也从自己身上看到他人。在主体间的这种相互观照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打破传统一方听、一方说的固有观念,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树立主体共同体意识,从教师“单向灌输”向师生“交互对话”的教育思维转变。同时,针对一些主题教育和重要时政热点教育,教师要根据教育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话语沟通方式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智力,肯定学生在网络中知识视野的拓宽,鼓励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看法,在互相影响、讨论、了解、激励的基础上运用贴近性强、与学生生活相符合的话语模式科学合理引导学生,碰撞思维火花,达到共情和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须知单向度的说教已经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通过网上和网下的各类渠道,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意识挖掘符合“90后”“00后”学生话语方式的网络素材,引導学生的思想朝正确方向发展。同时,要深入挖掘互联网在高校思政建设中所具有的文化属性。英国社会学家约翰·汤普森认为,大众传媒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编织着信仰、价值和集体认同。高校网络平台建设与管理要与时俱进,坚持“主动积极、正面引导、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在网页专栏、微信公众号等的建设运营过程中,体现校园文化特点和学校历史传承价值,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网络对话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突出独特性、强化针对性,积极依靠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驱动,打造具有吸引力、接地气的网络思想舆论向上向善的发展空间,让广大师生通过网络主动积极地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

第二,建立有效的“互通式”交流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交往,语言是交往和沟通的手段。因此,教育交往的过程就是诉诸对话和其它互相交流,对话不同于独白,它是两个以上主体的语言交流活动,但并不是任何的语言交流都是对话。自媒体时代,无论是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还是学工系统微博矩阵、辅导员个人公众号及相关新媒体,都要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向度灌输,更不能瞻前怕后,对一些学生讨论的敏感问题,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敢于亮剑和正面回复。要加强“疏通”和“引导”,不应一味“封堵”,适度保持公共论坛必要的开放度,使其起到“减压阀”的作用。要以“学生思想成长需求为中心”,注重“议程设置”功能和反馈机制作用的发挥,通过合理引导话题、鼓励适度讨论、良性互动交流等形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避免“自说自话”“各说各话”。对于网络舆情引导,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难题的新举措新方法,对具体问题准确把脉,理性发言,尽快掌握舆论战中的主动权,同时要积极组织正能量的网评团队,发挥他们网上舆论“定向导航”的作用,坚持重大突发事件网络首发制度,防止在重大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失语。

第三,丰富主体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思想平台。人社会化生存的本质是主体间性的对话与共生,反映出的就是“此在”与“共在”的关系。即“‘此在中渗透了他人与世界,‘此在本质上是‘共在,,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9]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整合高校的一切资源,同时要鼓励教师与学生的直接对话,提供对话的平台和技术支撑,提高主体间交互对话的吸引力与感染力,用“网言网语”打动受众。作为教师,要主动参与学生第一课堂以外的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只有真正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发展困惑,才能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把准问题,有效沟通,帮助学生成长。要防止过度依赖网络思政而产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的抽象化,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往出现了‘人—机对话,缺乏直接的情感交流关系,会使受教育者成为只有理性而没有人性的‘单向度人。”[10]在专题网页专栏建设上,要坚持弘扬正气,提高品位,不仅要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强化网络红色主题教育,还要通过网络报告、网络互动、网络案例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当然,在自媒体时代,也要注意适应受众碎片化学习、浅阅读等特点,注重表达的直观性、流畅性和简洁性,同时,也要防止一讲网络教育就使用动漫、插图,把包装做得很时髦,然而却是新瓶装旧酒,没有实际内容。在对话中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监督和引导。当觉察有可能出现舆情时要提前介入,对集中的问题不回避不敷衍,及时跟进回应,防止对问题的歪曲异化。如果问题和网上言论有发展扩大和偏离正常轨道的趋势,则要敢于发声,充分利用师生的各种沟通渠道,再次强调正确的观点意见。如果舆论已经爆发,则要做好激浊扬清的相关引导,利用网络积极平复对立情绪,展开教育者和学生的对话,澄清误解,重新引导舆论方向。

第四,开展高校“系统化”媒介教育。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比例高达98.6%。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11]高校是网络全覆盖的重要场所,在发达的媒介环境中,“怎样科学正确的使用网络”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要利用网络媒介平台,如“抖音、快手、斗鱼”等,用新媒体表现形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高校应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规划,在相关课程中增加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的有关内容,或者开设相关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另一方面,还应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网络人际关系,自觉融入到学习生活,同时把网络安全意识、网络道德等内容纳入学习课程。

第五,注重线上线下“平衡性”把握。强调网络与现实并重,是要防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防止用网络管理的方便快捷替代现实工作的不良倾向,防止少数的高校管理者过分依托网络办公而脱离学生的情况。主体之间通过线下面对面分享经验,使得相互间的理解成为可能,并且因此而构成相互间的交流,达到一定的意义的共享。师生之间的理解既要依靠“键对键”,也要依靠“面对面”,在对话中通过移情体验,在“你”中发现了“我”,彻底做通思想工作,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时刻把握现实中大学生的各类诉求和舆论方向,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和个体特征进行分类指导。同时,在主动宣传和交流互动之间要把握好平衡点,既要在重大敏感热点问题上主动发声,达到最佳的网络宣传效果,也要注重信息的反馈和修正,由此形成了师生主体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第六,建立效果评估长效机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曾指出,目前我国德育仍存在“软、浮、虚、乱、散”问题。“‘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浮,看似活动多、场面大、热热闹闹,但入脑入心不够;‘虚,内容空泛,没扣住对准学生特点,没很好解决学生思想深处的问题;‘乱,家长、校外培训机构和一些社会组织观念有偏差、行为不规范,甚至追求私益、忘了公益;‘散,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还不集中,合力还不够。”[12]这就要求高校深入研究这些制约德育发展的问题,不仅从形式和内容上下功夫,也要以主体间性为切入点,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机制、监控机制、保障机制及评估机制。从教育平台构建、教育过程针对性、教育结果有效性等多个指标加以分析,使其育人功能不断增强。

综上所述,高校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个体和群体的网络表达引导,通过合理方式,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体间性视阈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从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互动沟通的原则出发,在彼此倾听、情感共鸣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生成和传达落实,从而促进主体间思想道德的和諧共生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2] 姜建成. 科学发展观:现代性与哲学视域[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93.

[3] 安小军,黄洪海. 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15.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  [2017-09-23].长沙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http://www.csust.edu.cn/xsgzb/info/1062/1339.htm.

[5] 高中建,苏永荣. 师生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和谐德育建构[J]. 教育探索,2009(5)∶97-99.

[6]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 [2016-12-09].人民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7] 李林英.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EB/OL]. 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

[8] 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2.

[9] 冯建军.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15-121.

[10]毕红梅,张耀灿. 关注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换[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168-171.

[11]习近平: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EB/OL].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21/c_1122719810.htm.

[12]陈宝生.落实 落实 再落实——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2019-01-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901/t20190129_368518.html.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