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泄对平原河网洪涝灾害的影响分析

2019-06-18

浙江水利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洪水位菲特河网

陈 飞

(绍兴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1 问题的提出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全市总面积8 279 km2。绍兴平原位于绍兴市北侧,是绍兴市最发达地区,主要为越城区、柯桥区和上虞区的一部,面积为747 km2,高程主要在4.4 ~ 5.5 m。

绍兴平原属于曹娥江流域,萧绍运河水系,境内河网纵横,湖泊众多,大小河流共计约1 900 km,平原区现状水面率高达16%,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历史上绍兴平原既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也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地区。梅汛期和台汛期洪水发生频率较高,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干旱极端天气也时有发生,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2 水文模型

2.1 基本原理

水文演算采用MIKE11软件中NAM模型[1]。NAM水文模型是一个集总式的确定性概念模型,用于模拟流域内的降雨产汇流过程。它将土壤含水率分成积雪储水层、地表储水层、浅层或根区储水层和地下水储水层4个部分,分别进行连续计算以模拟流域中各种相应的水文过程。

2.2 水文分区

绍兴平原水文分区[2]主要根据本次研究范围内的主要公路、铁路及重要河道进行划分,南部山区则按照流域集雨面积进行划分,水文分区见图1。

图1 水文分区图

2.3 设计暴雨

选择绍兴平原具有代表性的4个站点(钱清、绍兴、富盛、马山闸)作为参照站,统计年最大1日、3日、7日同场雨量,面雨量计算采用泰森多边形面积权重法(见表1)。同时,绍兴平原南部尚有部分山区,其设计暴雨采用临近的漓渚站与尧郭站作为代表站。

表1 降水量站面积权重表

根据暴雨资料系列进行频率计算,经皮尔逊Ⅲ型曲线拟合得设计暴雨成果见表2。

表2 绍兴平原设计暴雨成果表

图2 绍兴平原最大1日、3日、7日暴雨频率曲线图

2.4 设计洪水

产流计算采用蓄满产流的简易扣损法。假定土壤最大含水率为100 mm,前期土壤含水率为75 mm,则初损为25.0 mm,最大24 h后损为1.0 mm/h,其余后损为0.5 mm/h。根据水利计算要求对平原内各地类进行产水计算。平原区各地类产流计算采用蓄满产流法。

推流计算按流域面积大小分别采用“浙江省瞬时单位线法”及“浙江水电院推理公式法”,计算成果见表3。

表3 南部山区设计洪水表

2.4 河口设计潮位

曹娥江河口的潮汐为非正规半日潮,潮波传入钱塘江至曹娥江河口时已显著变形,涨潮历时一般为3 ~ 4 h,不及落潮历时(约9 h)的1/2。对澉浦站潮位资料及与河口观测资料进行同步分析后移用至河口处。分析澉浦站设计高潮位资料后,相关推求河口设计高潮位成果见表4。

表4 曹娥江河口设计高潮位表

3 水动力模型

3.1 基本方程

水动力计算采用MIKE11中的HD模块[3],本模型洪流演进计算的对象是平原河网,河道交错,水流流向复杂,计算采用一维非恒定流方法,圣维南偏微分方程组为:

方程组利用Abbott - Ionescu六点隐式有限差分格式求解圣维南方程(见图3)。该格式在每一个网格点按顺序交替计算水位或流量,分别称为h点和Q点。Abbott -Ionescu格式具有稳定性好、计算精度高的特点。离散后的线形方程组用追赶法求解。

图3 Abbott格式水位点、流量点布置图

3.2 河网概化

MIKE 11 软件的优势在于将河道和水工建筑物高度集成在一起,水文和水动力模型可耦合计算,可视化和后处理功能强大。

本次模型概化了绍虞平原河网中“六纵五横”骨干河道及其间连接的重要河道计210余条,共计概化河道断面约4 000个;包含重要湖泊10个,规划和现状排涝闸、节制闸、泵站计12个,杭甬铁路和104国道涵洞50个。模型基本上涵盖绍兴平原区主要河道、全部的排水挡潮闸以及曹娥江上浦闸以下河段,综合现有河网、水闸和规划河道、泵站、排水挡潮闸的调蓄与排涝作用,适用于绍兴平原河道洪流演进的定量分析计算。绍兴平原河网水利计算概化见图4。

图4 绍兴平原河网水利计算概化图

模型概化了整个绍兴平原近60%的水域面积,其他河道均以调蓄水面的方式加到相邻的骨干及重要河道上。

3.3 边界条件

模型研究范围[4]为:东侧为曹娥江,南侧为南部山区的山脊线,西侧和北侧与萧山交界。上边界:南部山区18个流量边界+曹娥江上浦闸流量边界;下边界:北部与萧山交界处为萧山边界水位,下游与钱塘江交界处为潮位边界。

4 模型率定和验证

4.1 模型率定

根据多年洪涝资料分析,选用洪涝发生时间较近,降雨情况较为典型,实测资料较完整的2013年“菲特”台风暴雨过程进行参数率定[5]计算。经调试后按以下3方面进行率定。

4.1.1 平原河网水位—容积曲线校验

表5为不同水位高程下,概化蓄水量与实际调蓄水量对比表(水位站为绍兴站)。从表5可以看出,相同水位高程下,概化蓄水量与调蓄水量基本一致,相对误差较小。4.1.2 参证站水位

表5 河网水位容积关系表

本次选取绍兴平原具有代表性的2个水位站作为验证站点,选定参数情况下各参证站水位过程成果见图5。

图5 “菲特”台风洪水各参证站水位过程线图

从计算成果可以看出,实测水位过程线与计算值吻合较好,综合反映了排涝演进计算方法及拟定的参数是合理的。

4.1.3 总水量平衡

总水量平衡主要包括2个方面:平原河网进出水量平衡和曹娥江进出水量平衡。

“菲特”台风洪水期间(从2013年10月6 — 10日),平原河网内水位从3.90 m到5.02 m,再回到4.30 m。率定结果见表6。

表6 水量平衡结果表

从表6可以看出,平原区和曹娥江进出水量计算差值与实际调蓄量相比,误差均在5.0%以内,计算结果合理。

4.2 模型验证

本次模型还对“120618”梅雨进行验证计算,参证站计算最高水位见表7。

表7 参证站率定计算成果表

从表7可以看出,参证站计算最高水位与实测最高洪水位十分接近,差值均在2.00%以内。

以上验证结果表明,本次所建数学模型和水利计算所选参数是合理的,能够为河网预泄提供计算支持。

5 预泄分析

由于2013年“菲特”台风期间绍兴站水位为有历史记录以来第二高水位,且时间晚于曹娥江大闸建造的时间,洪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以本次台风为例分析预泄对绍兴平原的影响。

曹娥江河口大闸于2008年底完工并运行,由此改变了曹娥江受钱塘江潮水影响较大的历史,也为下游高潮位时依然可以采用泵站强排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3年“菲特”台风时,由于气象预报及时,绍兴平原河网提前预泄[6],由常水位3.95 m泄至低水位3.60 m,共计排泄水量约3 300万m3。以绍兴站和赵墅站为例,利用模型对非预泄情况下平原河网水位进行还原,计算结果见图7,8。

图6 绍兴站预泄对比图

图7 赵墅站预泄对比图

从图6、图7可知,洪水提前预泄的情况下,平原河网代表站绍兴站最高洪水位5.02 m,相对于非预泄情况下最高洪水位5.18 m下降了0.16 m;赵墅站最高洪水位4.88 m,相对于非预泄情况下最高洪水位5.05 m下降了0.17 m。高水位(指>4.70 m(农田高程)的水位)持续时间对比见表8。从表8可以看出,相对于非预泄情况,提前预泄时绍兴平原高水位持续时间能够减少9 ~ 10 h。

表8 高水位持续时间对比表 h

由于绍兴平原各频率洪水位原本相差较小,因此最高洪水位降低0.16 ~ 0.17 m,且高水位持续时间减少9 ~ 10 h,对于整个平原防洪排涝具有重大意义。同为“菲特”台风影响较大地区,上虞经济损失16亿元,死亡4人,绍兴平原(越城区和柯桥区)经济损失7亿元,无人员伤亡。

6 结 论

(1)针对绍兴平原河网的特点,建立基于水文与水力学相结合的水利计算模型。

(2)利用模型对2013年“菲特”台风进行预泄和非预泄对比,分别从最高洪水位和高水位持续时间进行分析,平原河网提前预泄具有重大意义。本模型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为绍兴平原水利工程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后续绍兴平原洪水预报提供一定基础。仍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①需对在不同预泄水位情况下,分别对平原河网最高洪水位和高水位持续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以选出最适合的预泄水位;②需在更多的洪水预报中进行验证和完善,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洪水预报模型。

猜你喜欢

洪水位菲特河网
基于GeoStudio软件的土石坝稳定设计
息县城区防洪形势分析及工程措施建议
太湖流域设计暴雨时空分布对太湖洪水位影响分析*
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水库调洪误差分析的小型水库遭遇大洪水的估算方法研究
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昆山市平原河网地区活水畅流工程方案设计和效果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基于安卓平台的河网建模与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