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体质不分“酸碱”

2019-06-17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酸碱性酸碱碱性

日前,美国“大师”罗伯特·欧德姆·扬被判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扬就是大名鼎鼎的“酸碱体质理论”的创始人,他靠一套“酸碱体质”理论赚得盆满钵满,但其实他根本没有行医资格,连博士文凭都是花钱买来的。

对于人体和食物的酸碱性话题,很多关注养生的人都听到过社会上各种流行的说法,下面我们就梳理出常见的五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人分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

现在约定俗成的人体的pH值是以血液pH值为指标的,且恒定在7.35~7.45之间,因此,整个人的pH值一定是弱碱性,不存在酸性体质的问题。

【误区二】酸碱调节可以影响生男生女。

生男生女是由X、Y染色体决定的,男孩的染色体是XY,女孩的染色体是XX。关键要看配对的时候X强还是Y强,这其实是随机的,不可能通过酸碱度来改变。而且人体的体液酸碱度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吃什么而改变,成功改变体内的酸碱度,反而意味着人要生病了。

【误区三】痛风患者尿酸指标高,小苏打水呈碱性,因此喝小苏打水能够调节尿酸。

痛风主要是人体血液中尿酸水平高,而人喝了苏打水,苏打水是进入消化道的,不会进入血液内,所以痛风患者就算泡在碱水里也没用。

【误区四】肿瘤病人的体质是酸性的。

腫瘤细胞并不喜欢酸性。肿瘤细胞会吐出酸性物质,由于不能把代谢产物运输出去,因此会在周围堆积一圈酸性的代谢产物。所以只能说肿瘤细胞的周围是酸性的,不代表癌症患者是酸性体质,也不代表肿瘤细胞喜欢酸性环境。就像前面说的,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的人,人的体质永远是弱碱性的。

【误区五】食物有酸碱性之分,食用不同食物可改变人体的酸碱性。

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值无关,味道酸的食物不一定是酸性食物,其酸碱性主要是由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产生酸性物质的成为酸性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肌肉、植物种子(五谷类);产生碱性物质的成为碱性食品,如蔬菜瓜豆类、茶类等。

之所以主张多吃碱性食材,是因为碱性食材以蔬菜水果为代表,富含膳食纤维,且脂肪低,符合我们目前倡导的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方式。

(金弘彬/文,摘自《都市快报》)

猜你喜欢

酸碱性酸碱碱性
酵母片不宜与碱性物同服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冻融循环对预应力CFRP-混凝土加固梁界面性能的影响
高中化学实验生活化的策略与案例剖析——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为例
日常生活的碱性食物
试析蒸汽锅炉碱性排污水的综合利用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第十单元酸和碱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考点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