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的历程》展演历程的美

2019-06-17罗兴社

卷宗 2019年14期
关键词:李泽厚精神艺术

摘 要:《美的历程》从艺术视角畅写华夏民族从远古龙凤图腾、夏商青铜纹饰到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从魏晋风骨陀世、隋唐韵外余致到宋元寄意山水、明清启蒙向俗,勾勒了民族随时代变迁的精神追求和自在表达,展演着深邃而丰富华夏历程之美。

关键词:《美的历程》;李泽厚;艺术;文化;精神

《美的历程》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的代表作。李泽厚早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以“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形成美学本质论的四大派的社会派。80年代后,他的美学日益精深,以《美的历程》、《美学四讲》、《华夏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从逻辑理路上说,先是以人的实践来统领美学问题,把先前的“自然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社会历史归纳为“人的实践”,使社会派进入到实践派;进而强调人的主体性在人类实践中的决定意义,从而把其美学命名为“人类学本体论美学”。从接受角度来看,《美的历程》受到了更多的欢迎和肯定,是其美学论集翘楚。该书以宏阔的视角、精深的思辨以艺术史形式呈现出华夏民族美的源流,同时又内蕴着丰富的哲学意味。全书用简略而丰富的大线,勾勒出从8000年前的远古到清代这一漫长岁月中出现的主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而且将其放在深厚的文化和思想的基础之上,畅写的是文艺,让人领略的却是文化的深邃,精神的丰富。

1 远古的“龙飞凤舞”

龙与凤作为中华民族形象的象征,至今仍活跃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亘古不衰。对新人诚挚的祝福是“龙凤呈祥”,夫妻同盖的是“龙凤被”,一如西方之于亚当和夏娃。龙凤图腾的传说起源于蛮荒的远古年代,那时候各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即蛇图腾合并了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东部之国所顶礼膜拜的另一图腾符号,凤图腾氏族同样经历了长时期残酷的战争、掠夺和屠杀,逐渐融合统一。但是,由于凤所代表的氏族部落大且多,不为龙氏族所灭,虽从属于龙,却仍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从而它的图腾也就存续了下来。“龙飞凤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从母系社会通过父系家长制,直到夏商早期奴隶制门槛前,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

2 夏商的“青铜饕餮”

夏商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已不同于神异的几何抽象纹饰,它们是更为具体的动物形象,在现实世界并没有对应的动物形象,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休”的祯祥意义,是巫、尹、史们的幻想杰作。对内,它是原始祭祀礼仪的符号标记,含有巨大的原始力量;对外,则是野蛮原始社会战争的常态,对异氏族、部落的威惧恐吓的符号。它们呈现给你的感受是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积淀着深沉而无可阻挡的历史力量。它的美,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反映进入文明时代之前的野蛮年代的无限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在于其所体现着某种历史必然性和力量的美的本质。

3 先秦的“理性精神”

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时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所贯穿的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精神。就思想、文艺领域来说,主要表现在儒道互补。儒家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重视情理结合,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智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具有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或心灵净化。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以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道家则是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存在。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4 楚汉的“浪漫主义”

楚汉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保留和残存,便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在意识形态各领域,仍然弥漫在一片奇异想象和炽烈情感的图腾——神话世界之中。在楚辞里,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更为自由和充分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它把远古传统的原始活力和野性充分地保存和延续了下来。仍是一个想象混沌而丰富、情感热烈而粗豪的浪漫世界。

5 魏晋的“风度与佛陀世容”

魏晋是一个哲学重新解放、思想活跃、收获甚为丰硕的时期。在没有过多的统制束缚、没有皇家钦定的标准下,文化思想领域较为自由而开放,议论争辩风气相当盛行。提倡人的“本体论”,对人生的执著,对人生的感喟咏叹。当此,现实社会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值豪门士族用寄情山林的豁达风度逃避着现实的纷争、掩饰着内心的焦虑之时,佛教以其艺术的形式如壁画在中国趁虚而入,普通百姓从残酷现实的悲惨世界投向了宗教的迷狂。隋唐时代,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佛教艺术由用残酷悲惨的场景来威吓转变为用幻想的“极乐世界”以吸引人民进入虚幻时代。而到了唐后期至宋,佛教艺术逐步走向了世俗,在壁画中,神小人大了,以至仅仅描写人世的各种生活场景。

6 隋唐的“盛唐之音与韵外之致”

由隋而唐,对外是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安定和统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空前的古今中外大交流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一片欣欣向荣景况,无论是诗歌还是书法,都在此达到最顶峰,奏出最强音。中唐以后,文人虽然仍在标榜治国平天下之大义,然而审美倾向已与盛唐边塞诗绝然不同。他们新的兴趣在于山水、田园,甚至闺房之中。人们不再务求进取,而是追求逃避,注重心境和意绪的表达。韵外之致所显示的是:平易浅切,哀婉深沉。

7 宋元的“山水意境”

随着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社会变异,地主士大夫的心理状况和审美趣味也在变异,处在居住、休憩、游玩和观赏的环境,不再强迫要求奋发进取,不再需要掠夺开发,满足于现实生活,希望长久保持安定和固定,从而将整个封建社会农村理想化、牧歌化。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切宁静和心灵的解放,寄理想于山水间。

8 明清的“文艺思潮”

巨大的启蒙思潮的出现对封建统治传统的毁坏和批判,导致了高雅趣味的诗词歌赋让路于世俗真实的文学。人的地位的解放,对自由的向往,让世俗文学,包括男女性爱,得到肯定性的认可与平民百姓的消费。随之伴随的是民间戏曲的登台,版画的被欣赏等等。与思想解放相一致,出现与正统古典主義相对抗的浪漫主义文艺洪流和突破传统清规的感伤文学也在发展变迁之中。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不仅揭示了艺术与当前社会、政治的内在规律,还为我们提供了总体脉络与一以贯之的线索。于是,这远古的“龙飞凤舞”,夏商的“青铜饕餮”,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的“风度与佛陀世容”,隋唐的“盛唐之音与韵外之致”,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文艺思潮”,为我们勾勒了中国古代美的历程与艺术的永恒,展演着泱泱华夏历程的美,在我们今天的新时代看来,既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耀眼符号,也是民族文化觉醒的理性昭告。

作者简介

罗兴社,男,本科,四川广安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情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李泽厚精神艺术
李泽厚的哲学探索与心灵世界
虎虎生威见精神
李泽厚的巧克力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纸的艺术
论李泽厚的“实用理性”概念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