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数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2019-06-17吴晓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验班应用题思路

吴晓明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115-01

学生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归宿,现代数学教学理论的突破点之一在于:在讨论“教的规律”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学的规律”,即研究学生是“如何学习数学”的,数学的课程开发与教学都要遵循学生的学习的“轨道”。对学生而言,具有学习活动的需要,学习本身才有魅力,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无论教师怎么教,要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培养将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应研究学生的学,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有所收获,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重要的因素。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了解教学的真实起点,也就是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现有的求知规律。

一、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

这句话作为一个口号来提是比较容易的,但真正落实在课堂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从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我们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验、摸索、总结,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杓,建立起一套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实验班初步形成的教学思路是”问题情景一一操作、探讨、交流一一总结、应用、拓宽¨。经反复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过去上复习课,老师系统整理知识,学生听完后,完成一些相应的习题,总结一下,就算是复习告终了。复习课的改革多年来一直是一个难点。但在我们的实验班上大改过去的上法,知识的脉络由学生分小组独立整理,练习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设计,交流练习。就拿分数应用题的一节复习课来说吧。学生用表格、树枝图、迷宫图、实物图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整理思路,不管那种形式,都把这一单元的知识联系、解题规律揭示得清清楚楚。在交流过程中,还允许同学们提出问题,进行答辩,关键的环节还能举例说明。特别是有一个小组设计了一棵彩色的大树图,用根、茎、枝、叶把有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知识和解题方法上的内在联系、基本规律、把握本单元的知识基础,形象有趣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再加上巧妙的练习设计,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扬,使这节复习课上出了情趣,上出了深度。学生们在学习潜力和学习方法上的出色表现,深刻地教育了老师。

二、积极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

儿童的天性足活泼好动,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被过于严肃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话,把好问好学的积极性压抑了下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提倡教师办好三件事:一是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必要时,可以下位,可以重组小组,甚至大声争辩;二是理解童心,允许学生用自然的、带有童趣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意见;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学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师,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例如,在实验班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课堂上,学生们用摆实物、画线段图、比纸条等多种方式來理解数量关系,建立自己的解题思路。互相交流想法时,有的学生没有用¨同样多¨、¨分成两部分¨等字眼,却拿了一根长纸条和一根短纸条,对齐一头做比较,然后大声说:¨从长的上去掉这一块(与短的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的,所以用减法计算。钉虽然语言不那么准确、完整,但可以看出他对求相差数的实质是理解了。老师高兴地点点头,示意只要让同学听明白就行。他很自豪地与学生们交换着眼神,表情中流露出对问题理解的自信,,符教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系统总结时,他表现很活跃,在不断吸取别人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用流畅、清楚的语言建立起了合理的解题思路。

三、唤醒心理需要,激发学生求知欲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把“生活中的数学”贯穿于整套教材中,把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数学问题呈现于学生面前,迎合了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令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中,我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神话人物孙悟空作为学习素材,用多媒体保件演示孙悟空驾云飞行和翻筋斗的动作,再通过这两种运动方式,来解释平移和旋转,让学生直观感知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四、促学者感悟,在体验中求知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做。

猜你喜欢

实验班应用题思路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不同思路解答
行知实验班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