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湮没的东亚画坛巨擘——李铁夫

2019-06-17李隆蔚

参花(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画坛

摘要:在我国绘画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李铁夫。孙中山先生称之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虽然他有巨大的成就,但却鲜为人知,长期湮没在我国的绘画史中。本文将从李铁夫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不被人知的原因出发,来了解这位真正的画坛巨擘。

关键词:李铁夫 画坛 湮没

一、李铁夫的绘画成就

李铁夫受世人赞誉的是他的油画作品,然而保存下来的他的所有绘画作品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是水彩画作品。李铁夫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英国留学,他的作品受到了具有“水彩画之乡”之称的英国艺术的熏陶。因此,李铁夫的水彩作品具有流动中带着湿润的特性,色彩丰富,色调明亮。在他的作品中,线条具有洒脱流畅的笔触,对水和颜料的拿捏恰到好处,并且能够熟练驾驭颜料的干、湿度的关系。以上特点使他的作品旗帜鲜明,具有特色和个人风格。在20世纪初的中国绘画界,李铁夫的水彩绘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因此他成为当时中国水彩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他创作的作品《纽约郊外》就是最好的例证,那幅作品中的色调以红色和翠绿色两者相互映衬烘托,令整幅作品色调活泼生动,并且利用粗笔、简笔和细笔三种笔触交替绘画,让画面更加细腻和丰富多彩,使作品更加突出并富有活力,营造出欢快愉悦的生活韵味。

李铁夫把中外艺术的特点相互结合并进行了升华和创新,对其展开了各个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他把中国传统绘画作为绘画基调,在油画中融入了中国水墨画特有的风格,利用轻松疏放的笔触使作品更加地自由洒脱。他在作品中融入了西洋油画中的独特绘画手法。比如画中的透视空间、虚实、明暗的对比等。在欣赏李铁夫绘画作品的时候,他的绘画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中国古典水墨画的神韵,让人想深入细致地摸透其中的关键特点,令人意犹未尽,他的绘画创作真正做到了情感与生活特色深深的相互结合汇融交织在一起,是一次独特的创新模式。

李铁夫的《山色》是能体现出他把中国画与水彩画相互交融的作品之一。画面前景以树、石为主,用笔概括、放松,中景为俯视的山下场景,描绘了山下的河流与渔船,而远景则表现得极为概括而透气。整幅画面带给人的气氛如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体现了山间苍茫幽远的特点,然而又不缺乏西洋水彩的前、中、远景层次分明的空间感,结合多方面的特点,充分表现出一个具有西方绘画艺术功底的中国画家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李铁夫被历史湮没的原因

虽然李铁夫是我国绘画史上的大师,然而这样一位艺术大师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长期湮没,对此,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做出了以下的简要分析。

首先,1930年李铁夫满怀热情回到了国内,希望有针对性地进行绘画创作,并且打算建立一所专门的美术院校。由于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以及时局的动乱变化,他的计划并没有得到实施,倔强率真的性格使他愤懑不已,受了挫折的他到香港隐居。1935年1月18日,香港的慈善社为他举办了画展,他才开始在社会上崭露头角。这次画展的成功举办使他的绘画作品震撼了全国,徐悲鸿曾经赞誉他的绘画艺术作品居国内首位。

其次,李铁夫1950年回到了广州,在华南文艺学院担任教授一职。当时他已经到了80岁的高龄,身体欠佳,不久便与世长辞了。由于任职时间短,所以对当时美术界的影响微小。虽然没受到太多人的瞩目,他仍全身心投入到绘画艺术的工作当中,培养出了岭南画坛一百零八大家。在他逝去30年以后才渐渐出现了点滴的文字与画集介绍,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在当时的美术界中,林风眠、徐悲鸿等艺术大师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与许多政治家和名人之间交往密切,继而通过沟通交流,艺术作品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不仅扩大了名誉,而且传播了自己的绘画技艺。对比之下,李铁夫的绘画技巧虽在,但是人已不在,虽然他的藝术技法高超,但他只是一位没有人气的落魄艺术家,受当时环境的影响没有人愿意去推广他的绘画。

李铁夫拥有较高的生活品质、艺术技巧。但受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他被湮没在历史中。由于他绘画技艺高超,注定是个无法被人遗忘,无法被遮蔽,永远闪耀的明星。历史的客观真实内容的还原,总是需要通过时间证明。

三、结语

李铁夫是隐形的翘楚,其艺术成就及艺术实力是可以跟当时的欧美绘画大师并驾齐驱的。在艺术的长河中,基于李铁夫高超的技艺,他的光芒是无法被掩盖的,我们应该发现并尊敬这位艺术界的前辈,从而为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树立榜样。

参考文献:

[1]李铁夫.李铁夫画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2]迟轲.我国油画艺术的先驱——李铁夫[J].美术,1979(03).

[3]彭芝蓉.李铁夫生平及其水彩艺术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1.

[4]汪晓曙.论李铁夫水彩画艺术的成就与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作者简介:李隆蔚,男,研究生,济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画坛
古物晨列所:“称霸”清朝画坛的“四王”
徐悲鸿请齐白石“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
画作里的童心
流水高山写新图
——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
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
汪观清:深耕画坛,“牛”劲十足
画坛“狂士”的传神写真
——评王晓丹的《雅线意彩》
“大千世界·巴蜀画坛”四川美术书法精品展
浅析赵孟▌绘画对画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