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起“京津冀”,创新正扬帆

2019-06-17马文良

中关村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关村京津冀协同

马文良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浪潮汹涌,千帆竞发。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正在这变革的大潮中,激情演绎着春天创新的故事。

我们将要讲述的是春天的故事。

2014年初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确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一幅宏伟蓝图开始起笔谋篇。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

《纲要》落地,大幕开启。保定——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文化名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也站到了发展机遇的风口。

2015年4月28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运营,这是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这宣告着,经过30年创新发展的中关村牵手保定,突破首都“虹吸效应”,打破固有合作模式,移植活跃创新基因,将要在这块沃土上书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2016年,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全面启动,保定市与中关村共同谋划了“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发展战略稳步推进。

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他强调,过去的五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

经过四年创新发展,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也不负众望,积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持续构建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夯实平台科技服务能力,强化突出科技服务特色,以平台服务聚创新资源,以科技服务促企业发展,实现了飞跃式的创新发展。

目前,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创新基地入驻办公企业235家,其中来自京津的企业超五成,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近五成,高端聚集效应初步显现;2018年,园区企业总收入17亿元;在“一中心、一基地”成效良好的基础上,“一园区”加快推进,即建设5平方公里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产业园,打造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示范区。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浪潮汹涌,千帆竞发。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正在这变革的大潮中,激情演绎着春天创新的故事。

深耕创新,古城迎春潮

古城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并互成掎角之势,自古就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借助京津冀发展的东风,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用了三句话形容保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伴随着四年前中关村创新基因的引入,一场宏大的科技创新潮正在这里集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也正在这里绘就。

在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公司总经理石七林看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承载了两项重要意义:“一是将中关村创新文化基因植入项目,激发灵感,开拓思维,形成裂变效应,从而为保定产业升级和转型发挥示范和促进作用;二是探索并总结中关村‘走出去的成熟运营模式。”

“四年来,这里汇聚超過7000家来自中关村、北京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企业赴保定参加活动,考察商机,对接资源。参考‘保定模式,我们服务的城市和地区22个,按照基地加科技园区的渐进推动的举措,托管载体102.5万平米,科技园土地面积59平方公里,服务企业6000家,直接落地签约1800余家。中关村信息谷的项目已经得到国家领导、省市主要领导的认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报道。”石七林表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已经充分显现,业已成为全国中关村区域合作的典范。

“引高端、搭平台、建氛围、做示范”——这是保定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扈德辉对创新中心这四年运营思路的总结。“遵循市场规律,按照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移植活跃创新基因,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在他看来,一方面要做到“带土移植”,另一方面要“和而不同”,注入新活力,培育新动能。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这不仅仅是招商引资的口号,更是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运营团队实现的承诺——在这背后,离不开保定市委、市政府坚强支撑和保障。从“市长座谈会”到“科创型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从入驻企业注册“绿色通道”到科技项目申报辅导,从企业办公载体到生产、生活配套,保定市委市政府及各委办部门持续关注企业发展,他们都以实际行动助推创新中心入驻企业快速发展。

同时,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各级领导及部门也全力支持,将中关村创新文化、创新资源注入保定,共同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截止目前,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已吸引包括阿里巴巴、今日头条、海康威视、松下、思文量子等235家知名企业和机构注册办公,雨林空间国际孵化器注册企业56家。入驻企业累积研发投入超过1.7亿元,知识产权514件,吸引双创人才3600多位,博士学位及以上人才41人;2018年入住企业年营业额突破17亿元。

一场科技创新的风暴正在积聚力量,在保定蓄势待发。

培源固基,建创业生态

“我们对创新中心做了清晰的功能定位:首先,这里是保定创新发展的中枢;也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基地;同时又是中关村走出去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典范,即通过对接优质项目资源将中关村的创新文化基因深植其中,助推企业资源与政府和平台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进而形成保定创新模式,可以复制和借鉴。”扈德辉表示,“这里是创新的试验田,服务的加速器,合作的新磁场。”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市场机制建立一个聚焦区域建设的创新资源整合平台,将开放性与区域性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服务城市发展升级需求和企业效益需求,以线上线下平台为抓手,高效整合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资源,使其迅速汇聚到创新中心。

园区入驻企业是否能取得快速发展,政策的引领和支持是其中关键一环。目前,科技型小微企业专项补贴政策惠及46家入驻企业,累计申报补贴423万元,有效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作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委托单位,创新中心累计协助80余家入驻企业成功申报省级科小,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与此同时,创新中心又于近日成为了保定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联盟理事长单位,已获得省、市、区三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市两级双创示范基地等多项创孵平台资质,可以精准对接更多区域创孵资源,优先落实各项创孵政策,帮助初创期入驻企业快速成长。

科技金融更是为企业腾飞插上翅膀。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依托中关村发展集团、保定市金融办建设“保定市科技金融展示中心”,全面对接、引入中关村金融资源,构建“政府+平台+机构”三方联动金融服务模式,组建金融服务专业团队,助推园区企业获得意向股权融资1.5亿元;2018年,“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保定工作站”、“保定基石连盈创业投资基金中心”正式揭牌,优先服务入驻企业融资需求;每周至少两次金融资源对接服务,持续跟踪服务入驻企业金融需求,与15家银行、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入驻企业专属VIP服务,多种形式助力企业科技创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60余家入驻企业对接金融资源,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周周都在举办企业家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新创业氛围在这里产生了化学反应,已经悄然带动保定平台和企业一同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这背后的数字更人令人欣喜:150场产业活动,300余位产业领域专家、学者交流对接;幻亚中视与雄安达实、博思廷,金锁安防与博思廷,晨阳水漆与三一集团等3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北京远方动力、蓝景科信、诺未科技、海康威视等12家企业落地发展。

同时,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中创燕园-第三代半导体衬底技术、易度血管机器人技术、思文量子-量子成像技术、华凯光子-溴化镧铈闪烁晶体与探头研发、翰阳科技-3D打印技术等22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中试、量产;400余项知识产权,19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超亿元。“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企业已逐渐成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生力军。

高端人才也蜂拥而至。清华大学-华凯光子、北京大学-中创燕园博士团队、中科院-思文量子毕思文院士、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主任、华北电力大学-校友企业联合会等国内外一流院校组织和研发团队落地发展。

“雨林空间”通过筛选引入优质初创期“种子”项目、团队42个,签约合作机构15家,引入创孵导师20位,开展创孵活动12场,协助20余家入孵项目申报30余项产权、专利,辅导11家入孵团队注册成立公司并成功申报省级科小资质,全面构建创孵培育服务体系。京冀瑞尔、微笑科技、玛雅文化等成长型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正在崭露头角,闯出一片新天地。

四年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河北省小型微型企业双创示范基地”、中国创新驿站河北基层站点等20余项资质——一个带土移植中关村创新文化基因,积极借鉴中关村先行先试创新政策,持续对接中关村优质创新资源,协同联动的“类中关村创新生态体系”业已初步形成。

行稳致远,再谱新篇章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所定位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科技服务五大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创新中心科技服务模式成效凸显:立足入驻企业发展需求,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建立高效协同工作机制,深度耕耘,深度服务,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强链、补链、延链”,组团发展。

拥抱时代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也正积极与世界握手。为抓住5G 移动通信发展新机遇,加快培育新技术新材料新产业,深化各领域融合应用,4月26日,“2019新一代信息技术(保定)国际创新合作峰会”举行,一场群英汇聚的智慧盛宴在保定拉开帷幕。出席嘉宾共同探讨5G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开展跨产业对话,探索产业需求,助推优质资源对接合作,促进保定制造业加速创新发展。

在这次峰会上,保定市人民政府市长郭建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说:“逢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天时,得毗邻雄安新区之地利,聚四海有志者之人和。保定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最好环境,欢迎各国、各界的商界精英、业界专家,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这也正是保定市各级领导的心声——他们期望保定·中关村以“创新生态互鉴、创新链条互补、创新主体互动”为目标,发挥创新、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争做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一面旗帜,为保定高质量发展助力。

在峰會现场,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三方就保定·中关村创新产业园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助推中关村创新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共创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示范区。

如今,保定·中关村“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发展路径正在稳步推进。截止2019年4月,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入驻率超过91%,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入驻率达到70%,连续三年园区企业入驻率增长超过30%;保定·中关村创新产业园筹备工作持续推进。

回顾四年历程,石七林表示:“保定·中关村项目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坚持走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区域合作道路,符合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得益于北京及河北省、保定市各地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建立了高效的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得益于我们始终以科技企业为核心,在不断尝试和积极开拓中锤炼出创新服务能力,让合作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得到快速发展。”

对于未来,他们更是信心满怀。“展望未来,我们将深入落实中关村管委会与保定市政府签署的《关于深入推进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要求,夯实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创新基地运营成果,持续推进保定·中关村创新产业园规划建设。中关村元素将进一步融入保定,共同推动保定的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新保定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立足新起点,承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这是春天的故事,四年的时间短暂,但“只争朝夕”的精神让保定·中关村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正用拼搏与汗水让梦想发光。

猜你喜欢

中关村京津冀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