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

2019-06-15毛艳

商情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前景

毛艳

【摘要】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发展符合中俄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由于挑战及一些潜在冲突的存在,使得中俄关系制度化的进一步发展存在众多变数。概括而言,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大致存在着以下两种发展前景:中俄关系制度化的停滞不前与中俄关系制度化的继续完善。

【关键词】中俄关系 制度化 发展前景

中俄关系制度化是中俄两国在新时期顺应国际制度化的潮流,总结和汲取中苏同盟时期“非制度化”教训后,根据两国现实的安全、经济和战略利益需求而做出的一个理性选择。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化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确保两国共同利益的实现,而且还能够促进两国关系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总的来说,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发展符合中俄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应该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挑战及一些潜在冲突的存在,使得中俄关系制度化的进一步发展存在众多变数,其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尚难完全准确的预料。概括而言,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大致存在着以下两种发展前景:制度化的停滞不前与制度化的继续完善。

一、中俄关系制度化的停滞不前

制度化的停滞不前,主要指在中俄两国制度化的发展进程中,由于某些妨碍两国制度化进一步深化的具体问题的出现,或受到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两国的制度化进程受阻,从而进入到了所谓的“瓶颈”期,两国的合作暂时走入低潮,直至相关问题的解决或好转,制度化的进程才会重启。目前看来,可能影响两国制度化进程的因素主要是两国制度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影响两国制度化合作的某些外部因素:

(一)制度化进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在制度化进程中影响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中俄两国经贸关系的低水平发展和相应的制度性障碍。有学者强调指出,在所有影响中俄关系继续发展的变数中,“最为明显的是中俄经贸关系的低水平徘徊与两国经济关系的制度性障碍”。关于中俄两国的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实已是中俄两国关系中的老问题了,从中俄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的政治关系就如同“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攀升,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与两国政治关系的直线发展相比,两个在理论上经贸合作潜力巨大、现实上也彼此互需的国家,在经济上却走出了一条迂回曲折的发展道路。不仅发展速度慢,而且经贸结构极不平衡。这个问题反映到中俄两国的制度化进程中也是一样。就中俄两国目前建立的制度化机制而言,政治领域的各项机制尤其是高层领导会晤机制,不仅完善而且运转效果良好,很好地促进了两国在政治领域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了两国的政治互信。相对而言,在经济领域,两国虽然建立了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及其下属的各具体委员会来共同管理和促进两国的经贸合作,但由于涉及的具体领域较多、事关两国具体经济利益、问题相对复杂等因素的存在,两国在经济领域的相关机制的运行效果还不太理想。当然其根源还是在于两国的经贸基础比较薄弱。

此外,在制度化进程中影响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另一问题是两国在人文领域的制度化合作能否继续保持持续的动力。两国在人文领域的合作机制主要是民间性质的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与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的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这两个机制白成立以来,在促进两国民间交流,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传统友谊,推动两国的人文合作方面,做了很多的实际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中俄两国更是通过互办“国家年”、“语言年”和“旅游年”等活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双方在媒体和民间层面的交流和理解。但我们还是要看到,尽管中俄两国在人文领域作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但两国的互信还需要持续地加强,因为这关注到两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因而,如何使这种继续发展和巩固双边关系的源泉和动力继续持续下去,而不减退或消失,还需要双方的进一步努力。

(二)影响两国制度化合作的某些外部因素

帕斯麦顿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目前的俄罗斯推行实用主义,把国家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放在国家对外政策的首位,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利于甚至破坏中俄制度化合作的行为,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两国制度化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双方的制度化合作关系受到某些牵制。比如,2003年发生在中俄两国之间的石油改道事件,就说明俄罗斯在某些现实利益面前,不会考虑中国的利益,而坚持自己的判断。再比如,俄罗斯出于经济利益,当然也可能带有某种“制衡中国”发展的潜在意图,不顾中国的根本利益,而向与中国有着领土争端的印度和越南出售大量先进武器,有些武器甚至比出售给中国的武器还要先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俄罗斯在中俄军事和科技合作方面,对中国存在某种程度的不信任和猜忌,不愿意将其先进的武器和技术出售给中国,这直接导致了最近几年两国的武器贸易额大幅度下降。鉴于中俄军工合作一直是两国制度化合作关系的重要基石,如果未来双方失去这一基石,肯定会一定程度上促使两国的制度化合作走入低潮。

此外,两国对外政策在某一阶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两国的关系包括双方的制度化合作。回顾中俄两国20多年来的制度化历程,可以发现,尽管两国关系总体在不断向前发展,但也曾出现过徘徊和部分停滞的时期。当两国的总体关系走入低潮或徘徊期的时候,两国的制度化合作俄会因此受到影响和牵制。2001年的“9.11”事件后,俄羅斯总统普京迅速表示了关切,并承诺将为美国的反恐行动提供便利,使俄美关系得以恢复并有所发展,此时,中俄关系总体转淡,这间接影响到了两国部分领域的制度化合作的进展。包括梅德韦杰夫总统上任以来,一度强调加强与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合作以推进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也使最近几年中俄两国在能源和军售等领域出现了一些分歧,导致双方的合作部分停滞。事实证明,当俄罗斯的对外政策重心有所转移,不在中国时,两国在某些领域的制度化合作就会受到影响,两国制度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就会受到牵制,最终使得双方的制度化进程陷入部分停滞。

当然,随着两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中俄关系的发展也会存在一些变数,比如,中俄双边贸易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制度性障碍就已成为中俄关系在制度化框架内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不花大力气解决,很可能会影响到双方的相互交往,最终妨碍两国关系在制度化方向上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传统的猜疑和累积的摩擦也使中俄关系中的紧张因素越来越多,两国制度化合作关系将面临严峻考验。

二、中俄关系制度化的继续完善

中俄制度化的继续完善主要是指,两国的制度化合作关系将继续沿着目前的态势进一步深化,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解决双方制度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双方的制度性框架结构继续完善,并不断充实和丰富具体内容,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中俄两国的制度化合作关系尽管面临新的形势和一些挑战,但沿着两国目前的态势继续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大。这主要在于:

(一)两国已经搭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制度性合作框架

中俄两国经过近20年的制度化建设,双方目前已经建立了包括高层领导会晤机制、双方各部门合作机制和民间交流机制等各个层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和人文合作等各个领域的制度性合作框架,这些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水平的多样化制度共同构成了中俄关系间的制度化网络,在推动中俄两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处在制度化框架下的中俄关系,经过这20年的制度累积,已经具有了相当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不会轻易受到两国国内一时一事变化的影响。早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任之前,中国领导人就曾担心其是否会继续叶利钦时期开启的两国制度化建设进程,但事实证明,两国的制度化关系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实现平稳过渡,而且还通过了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双方的制度化关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进一步推进了双方关系制度化的发展。此后,中俄两国领导人的更替也都实现了顺利交接,没有对双方的制度化合作关系产生任何消极影响。这说明中俄两国的制度化关系已经具有了内在的逻辑性和成熟性。今后随着两国制度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种内在逻辑性和成熟性还会越来越强,不会轻易受两国国内和国际局势的影响,不会轻易因两国国内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可见,中俄两国已经从整体上、宏观上搭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制度性框架,而且这些制度性安排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两国关系在各领域积极发展,为今后中俄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制度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两国的制度化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即从制度化框架的“搭建”阶段开始步入到制度化的深化阶段和持续发展的阶段,接下来两国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充实和丰富两国制度化框架的具体内容,这可能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但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中俄双方的制度化会继续细化和完善。

(二)两国目前建立的制度化合作关系是互利共赢的

通过中俄两国20多年的制度化建设,双方形成了相对成熟、理性的合作关系,并同时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发展,巩固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加强了双方的政治互信。与此同时,两国在经贸、科技、能源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增多,两国民众的社会参与度不断扩大,人文交流与合作取得显著成绩。对目前的中国和俄罗斯而言,最理想的态势就是继续全面深化制度框架下的双方合作关系,在中俄经贸关系和社会关系实现突破的基础上向两国务实的共同发展模式过渡。因为当前两国都致力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振兴,由此产生了为两国国内经济发展尽量争取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共同利益,并由此决定了两国需要继续在双边关系中奉行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而且,中俄两国在许多地区事务和国际问题上有着相似的立场,这些都为两国的制度化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实际的前提。

从长期来看,继续深化彼此间的制度化合作关系是两国实现各自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对俄罗斯而言,其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振兴将会获得期盼已久的强力推动,并能够进一步加强其在东北亚和亚太地区的地位,使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实惠。而对中国而言,通过双方的深度合作可以持续获得其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和稳定的周边环境。中俄双方都要看到,当然,这需要中国和俄罗斯的领导层具有坚决的意志,在制度化的框架下,不断地充实和丰富具体内容,而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双方的相互让步和对彼此利益的充分考慮。因此,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当前的制度化合作,对中国和俄罗斯而言,是一种双赢的态势。

(三)两国官方能够正确认识制度化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俄两国关系制度化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两国官方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与此同时,中俄两国官方也都能够理性认识和对待目前存在于两国制度化合作进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军售和能源价格问题等。其实,对于中俄这样两个有着各自不同国家利益大国而言,对于还处在制度化发展阶段的中俄关系而言,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反之,不存在问题才是不客观、不现实的。两个国家相互交往,出现利益分歧在所难免,而且随着两国制度化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入,其分歧还会不断增多,因为这是两国关系不断深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合作道路是不会一帆风顺的。但要看到,这些问题是在两国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把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只要中俄两国本着互利共赢的态度,通过两国间已经存在的制度化机制进行沟通和协调,这些问题都是会妥善解决的。对此,中俄两国官方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判断,在以上三个因素的强力推动下,中俄两国的制度化合作关系必将继续沿着目前的态势进一步深化,针对双方制度化进程中出现的某些具体问题,两国官方如果能够正确认知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双方的制度性框架结构必将继续完善和细化,从而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我们由理由相信,在中俄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两国关系必将迎来新机遇,收获新成果,为促进两国共同繁荣发展,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前景
中俄关系迎来美丽时刻
浅析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俄罗斯欲在南海有何作为?
中俄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