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王之才南游序

2019-06-14郝经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谓之主旨文章

郝经

君子之动,无苟焉尔矣。动为一身,则有一身之义也;动为一家,则有一家之义也;动为天下,则有天下之义也。内焉而有所定,外焉而有所止。动而必中,中而必可法于时人,召于来世,而必无所苟焉。如是,可动矣。故伊尹一动而成殷,太公一动而兴周,子房一动而起汉,孔明一动而王蜀。不然,则食蔬而衣敝,处僻而居陋,安时而守顺,存心而养性,不动而可也。彼躍马挥鞭,横金匝玉,被貂厌毳,不避燥湿寒暑,弊弊焉跌荡唐突于浩浩之涂者,谓之为身动也,则心溺而形枯,奔荡蹶趋,不能固筋骸之束矣。谓之为家动也,则尊卑倒置,疏戚逆处,父子无以亲,夫妇无以别,长幼无以序矣。谓之为天下动也,则治乱安危之道,戡定宁一之理,彼恶足以知之?不过夫苟富贵,役趋走,奔竞夫势利之间耳。是以目途中,观道左,未尝不为三叹也。

友弟之才,积精蕴志,储秀孕灵,静而养之有日矣,而未见夫动也。谚有言:“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今膏车秣马,将有所动也。果为一身欤?为一家欤?而为天下欤?以正大之学,著高明之业,振起衰俗,使天下知余后学之有人矣。而不一夫趋走富贵,奔竞势利也。

余方恬处静以自存,吾子其着鞭前路,不失其驰,而后有忻慕者矣。

文章开篇写“君子之动”的重要性,并用伊尹、太公、子房、孔明“一动”之后所获之利的事例予以证明,后又分别说明了“身动”“家动”“天下动”的不同,并赞赏王之才“积精蕴志,储秀孕灵”,对其远游充满信心,“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最后鼓励他“吾子其着鞭前路,不失其驰,而后有忻幕者矣”,给人很强的自信心。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文章在表现主旨时运用的三种方法:

1.总起句显示法。有的文章总起句可以显示文章的主旨,能提纲挈领。总起句显示法适用于总分结构的文章。

2.总结句显示法。有的文章总结句可以显示文章的主旨,并用以收束全文。

3.关键语句显示法。这些关键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主旨句,可以是过渡句。

猜你喜欢

谓之主旨文章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放屁文章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平淡真实显主旨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