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潇湘奇观图》为例

2019-06-14贾艳丽

艺术评鉴 2019年8期
关键词:意境意象

贾艳丽

摘要:北宋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在创作和绘画方法上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方法和技巧,具备相对独立稳固的系统和审美趣味。米氏父子独具一格,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烟雾回绕,墨气滋润空灵的“米氏云山”。米芾传世的作品少,但米友仁的传世作品很多,其中《潇湘奇观图》是后世研讨米家山水很重要的一件作品。本文以此为例,通过来意过于形的造型表现、浑然天成的笔墨手法、朦胧幽静的江南意境三个方面来阐述米氏云山中“烟树”的表现。

关键词:米氏云山   《潇湘奇观图》   “烟树”   意象   意境   笔墨手法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031-02

一、米芾山水画简述

中国山水画自唐朝以来直至五代两宋,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特别是在宋朝,无论风格面貌还是笔墨语言都逐渐走向了成熟和多样化。米氏云山在此时应运而生,米氏云山为米芾创立,在继承前人优秀的成果下,融入了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创造了自己的“米氏山水”。

米芾,初名黻,三十岁之后改名为芾,字元章。中年时期定居苏州,曾经到过润州,爱上南方之美,便长期定居。

米芾酷爱书画,是北宋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为了得到传世的古代字画,不仅耗尽巨金并且费尽神思,他曾经写有《画史》和《书史》,都是自己亲自鉴定写下的。米芾喜爱古代书画不仅为了收藏,更重要的是为了临摹和练习,《清波杂志》和《宋史·米芾传》中都有记载。

如今已经很难见到米芾的山水画原作,但却能够从米芾之子米友仁的画中了解米芾山水画的神和貌。米芾草创“落茄点”,用淡水墨侧笔横点是他最别具一格的特点。画出山石的大体形态是首要步骤,用清水笔润泽一遍,用淡墨渲染,中墨笔破并皴出层次,再用大小不一的浓墨横点点出,适当留出空白,要见笔。体现山石的形态时,都是用横点看不到任何轮廓线;用笔空勾云气,轮廓似灵芝草形,继而用淡墨渲染;树木和树干大都是用墨笔一笔画出。

米友仁的画法和米芾的画法相似,从存世的《潇湘奇观图》中看,只用“落茄点”来概括“米氏云山”是不全面的,画云法、画山法、画面的部分冲洗都是“米氏云山”的特点,整幅画作随心而作,让墨色自然的留在画面中。

展观《潇湘奇观图》全画,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绵延不绝的山脉,细看便是山石树木、烟箫雨霁、湖州汀泽,还有村舍掩映其中。此图画幅宽19.8厘米,长289.5厘米,后有字幅宽21.3厘米,长396.7厘米,此画是米友仁中晚年时最具有代表的作品。作者在画的末端自提“墨戏”,但其实是另有风格,将这幅画自左向右缓慢展开,烟云和山峰相交辉映、若隐若现,画的右端开始就是一片云海。云海中露出些许山巅,所有山巅皆被掩在云海中,近处画一低矮山丘;一排山丘,云层漫过山腰,山丘和远山之间加有一条水溪,水溪对岸一片树林,至此山峰几乎只是一排。呈现出的重叠山峰,皆有云雾漫过山腰,近处的山丘上画有许多杂树。山丘的坡脚渚汀伸向左边的大溪中,溪的对面又是一片云山,近处是一片山丘,树丛中还有一座低矮长房。这幅画中的云用不是很细的线条勾出,暗处用淡墨輕轻的晕染,不见笔痕。画中的树是采用墨骨的手法写出枝干和没有树叶的枝梢,叶子是用浓墨或者淡墨的墨笔叠加点画出来的;山体和水也是采用墨骨画法,没有一根线条。

米氏云山这一派别以其独特的面貌在中国的山水画坛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画不但在于他的本身,更在于“寄兴游心”和“墨戏”绘画美学思维,米氏云山的“烟树”更是别具特色。

二、《潇湘奇观图》中“烟树”的表现

《潇湘奇观图》不是再现了湘江景色,而是借当地的景色来抒发对潇湘的景色怀念。整幅画中,“烟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绘画符号,用没骨法代替双勾法,创造了“无根树”的形象,刷新了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方式。

(一)意过于形的造型表现

“意过于形”表明强调的是画家本身的小情趣。米氏云山还有一个表征是他没有完全摒弃“形似”,只不过进行了幅度比较大的艺术提炼和艺术夸张——取它的“意似”罢了。

画面中的云烟和林树都是意象性的表达,并不是采用极强的写实手法,在“形似”的基础上更加偏重于“意似”。雾气氤氲,神形不定,漂浮游荡在大自然的山水之间,怡然自乐,具有瞬息万变,恍兮惚兮的朦胧特性,让人产生无穷无尽的冥想和美感。它给艺术家心绪的震动,激发了他们的灵感。米友仁把大自然中的云和山加以概括和提炼,使画面中的云山有了特有魅力的朦胧美和云雾缭绕的奇特境界。在《潇湘奇观图》中,米友仁随意点染,水墨交融,层层渲染,山石、树木相交辉映,上下相随,在若明若暗的朦胧、模糊的状态里,遵从自然事物的“形”,又添加了画家本身的“意”。

(二)浑然天成的笔墨手法

笔墨手法的使用是中国画博大精深的魅力所在,对于事物传情达意的艺术技巧在于笔墨。直至宋代,面貌不一的山水画比比皆是,但都离不开笔墨的用法。米氏云山突破了前人的勾皴方法,画面都是以横点点染,有墨无笔。笔墨随意挥写,无累于心。北宋时期,画家们创造各种各样笔墨语言和表现手法来更好的表现对自然山水的真实感受,都是为了营造山冈更好的厚重感、纹理和起伏变化。“米氏云山”就是其中之一,从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中可以分析出米氏父子的笔墨语言。

1.树与云的笔墨语言

《潇湘奇观图》中山峦连绵起伏,烟雾飘邈,出没在山峦之间,层层的林木也被笼罩在云雾之中,显得若有若无、虚无缥缈。米友仁采用了一种叫作“拖泥带水皴”的表现手法,用水湿润是首要步骤,然后再蘸焦墨横笔拖出,营造出圆润浑厚、自然天成、烟雾弥漫、烟雨蒙蒙的效果。画面中的山峦和林树都是用横点点出,有时勾以墨线,然后渲染。整幅画面中云雾占了多半,林树只在画面中一角,用墨线空勾雨雾,并加以渲染,树枝大多用浓墨笔写出,用大浑点作叶,逸笔草草,横涂竖抹意到即止。

2.树与山的笔墨语言

细细品读《潇湘奇观图》,画面中山峦用淡墨层层晕染,并且或染或皴出山体的层次,山头峦壑用大小不一的浓墨、重墨以横点点垛,落点的时候,局部点,凹处点凸处不点,近处点远处不点,这样加强凹凸远近错落的效果,使画面产生空间感。山顶和山腰的浮云用淡墨微染,趣味性极强并且将浓重的山峦和焦墨所画的林树隔开,墨色浓淡交相辉映,极富有节奏感。

用笔墨语言来表现自然山水的神韵风采,在烟云飘渺之中,营造画家胸中的山水,画中的虚无缥缈来源于自然,这也是画家的情真意切在纸笔间的表露。

(三)朦胧幽静的江南意境

米氏父子所创造的“米氏云山”,分析他们被保存下来的画作,可以看到画面中几乎都飘荡着一种影影绰绰、如坠烟海的气象。这种气象既是来自画中的烟雾缭绕,也来源于画家的心司记忆的表达、美学追求和笔墨语言、技法的表现。米氏云山,信笔挥洒,烟云掩映,不拘一格的特征,具有烟雨绵绵的朦胧美。画面中漂缈的云烟,一片迷蒙,前后掩映,给人一种变幻莫测的神秘美感和前后的空间感;加之画面底端的林树、坡脚、远近山岗,整幅画面浑然天成,空间感极强。

在《潇湘奇观图》中,对于自然物体的处理,或先用淡墨渲染,而后再用浓墨破开;或者只用淡墨层层积染,使画面变得非常丰富,既有墨色变化、空间变化,也有虚实变化,产生出一种动人的“朦胧”之美。

三、结语

当我们在欣赏一幅山水画作品时,常常会说:这幅画很有意境。意境有一种很强大的感染力,不轻意流露,引人入胜,回味无穷,能够让欣赏者的心灵深深地得到美的滋润和滋养。对于中国画来说,意境需要一定的笔墨技法和笔墨语言来支撑。米氏父子的“米氏云山”和米友仁所作的《潇湘奇观图》正是源于对江南山水的一种真实感受的表达,用他们所创造的独特的笔法和墨法表现出山冈、云雾、林树、房屋,并且将各种自然物象符号化,在注重“形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神似”,成为了一种经典的笔墨图式,为后世欣赏者带来了无穷的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苏小佳.云兴霞蔚——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云法”形式表现探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2]王娜.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米友仁山水画中淡墨的运用与意境的营造[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

[3]王法亮.云法在山水画中的运用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4]孙成武.米芾书风对南宋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籍洪达.《潇湘奇观图》笔墨现象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6]王宝珠.浅析米友仁与龚贤作品中的“动”“静”之美[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7]毛大海.《潇湘奇觀图》的笔墨技法与造境分析[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猜你喜欢

意境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春色满园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