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撒尼人酒歌的音乐文化

2019-06-14杨丽丽

艺术评鉴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

杨丽丽

摘要:撒尼人酒歌属于风俗歌的一种,主要在迎宾客的酒席上和传统节庆、婚礼、等礼仪活动演唱,通过互唱酒歌除满足了娱乐需求,还能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撒尼人酒歌分类为迎宾酒歌、祭祀酒歌、婚礼酒歌、节庆酒歌,从酒歌中折射出撒尼人的风俗文化。

关键词:撒尼人酒歌   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026-03

撒尼人酒歌在生活和艺术上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折射出撒尼人独特的民族风情、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区域文化。一首简单的酒歌背后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和民族文化,撒尼人酒歌种类、旋律、歌词、演唱形式和当地酒歌的发展体现了撒尼人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撒尼人酒歌

撒尼人酒歌,属于民歌中风俗歌的一种。撒尼人酒歌主要演唱于迎宾客的酒席上和传统节庆、婚礼、等礼仪活动,和其它民族相比撒尼人在丧事中不唱酒歌。酒歌具有较强的社会文化功能,通过互唱酒歌来不光满足了娱乐需求同时还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

酒歌的演唱形式常见的有独唱、对唱、双人齐唱、众人齐唱和一领众和等。伴奏乐器有三弦、月琴、笛子等。撒尼人酒歌的主体音调单一,旋律比较明确,都是口传心授,或即兴演唱。一般以说唱性为主。音域跨度不大,节奏、节拍较为规范,音调悠长,歌词通俗易懂,短小精炼,用撒尼语和汉语演唱。内容主要是对远到的客人表示欢迎,见物唱物(主要在对唱中使用,没有固定的歌唱对象),歌颂祖先功德、民族历史、历史故事,普及农业生产知识。

二、撒尼人酒歌的发展

撒尼人酒歌是一部反映生活的史诗,是歌颂幸福和吉祥的乐声,是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从撒尼人的酒歌声中让我们看到了一首酒歌背后的故事和撒尼人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变。

1993年以前撒尼人所在仙人洞生态村还没有被开发时,它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当时只要有汉人到这个寨子里,小孩会喊到:“汉人来了,汉人来了,快跑!”因为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在一百个撒尼人中最多有二十个人会讲汉话。当时的酒歌音乐比较单一,大都是从石林传过来的酒歌,人们最开始把是在酒桌上猜拳罚酒喝,喝到尽兴是便唱起了酒歌。最初的酒歌是当地一首比较有名的:《螃蟹歌》,这首酒歌风趣幽默,不过现在只有老人会哼唱了。当时只用于酒桌上来助兴,多为即兴演唱,偶尔会用三弦乐器来伴奏。

1993年至2003年开发了普者黑旅游区,当地酒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重视。最初时人们还羞涩和拘束,在外乡人面前唱歌跳舞觉得很难为情。奖励唱酒歌活动导致即兴酒歌兴起。有借鉴其它地方的酒歌,有本土创作和即兴演唱的酒歌。旋律出彩,民族调式鲜明,大多是朗朗上口,让人听的每个细胞都激动起来。伴奏乐器常见的有三弦、月琴、笛子等。2003年后随着“花脸节”举办以来,架起了与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提升了普者黑仙人洞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都吸引上万人纵情狂欢、热闹非凡,在这些节庆中会有赛酒歌,用酒歌来表达内心的感激和喜悦,以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撒尼人民的特有生活方式。

撒尼人注重民族文化的发展,注意酒歌艺术化的处理,酒歌文化也受到了关注。

三、撒尼人酒歌的种类

俗话说:“无酒不成礼,有酒必有歌”。撒尼人不分长幼,不分男女,都能歌善舞,歌声里充满了真挚,每一杯淳朴的酒都有一个故事。细细品味这些酒歌,我们可以感悟到撒尼人民以酒通灵、天人合一、万物相依、和谐共存的古老理念,也可以知晓撒尼人民遵循伦理、讲求礼仪、尊老爱幼、赞美妇女、珍惜友谊的道德观念。酒歌在他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迎宾客酒歌

撒尼人纯朴善良、热情好客。如果到了村民家中会没有拘束和烦恼,因为你会被他们质朴酒歌感动,被他们奔放的性格所熏陶,酒歌在迎宾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礼。随着当地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使得迎宾酒歌更加的丰富多彩。迎宾酒歌的共同特点是欢快明朗,旋律、歌词朗朗上口,伴奏乐器常见的有大三弦。

1.敬酒歌

在迎客宴席上,撒尼人对远到的客人所敬上的第一杯酒是“幸福安康酒”。抬起香甜的美酒主人唱到“来喝酒,来喝酒。第一杯就是玉米酒,第二杯就是核桃酒,第三杯就是蜂蜜酒,米酒带着情意来,唱啊。喝,干杯”。简单的酒歌反映了撒尼儿女们至善至美。整首曲子节奏型几乎相同,通过切分音型充分体现了撒尼男子的豪放与质朴。

2.祝酒歌

祝酒歌一般都比较抒情悠长。祝酒歌和敬酒歌的区别在于,祝酒歌的歌曲一般是传授的,人们把它更具体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模式。敬酒歌不管是在旋律还是歌词,大多是即兴演唱。唱到高潮时,人们会跳起他们的民族舞蹈。

3.劝酒歌

撒尼人也有幽默的一面,对来客喝酒不说喝酒,而是说:“阿老表!进来喝口水。”等客人到了家中,便倒上满满一碗自酿的老烧酒出来,客人也只能从命了。你一口我一口边聊边饮。这种喝酒方式叫做喝“转转酒”。喝“转转酒”的过程,其实就是彼此交流情感的过程。喝完了这“转转酒”,一个人的性情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陌生人也就成了好朋友。如果你不喝这“转转酒”,那你就是帽子底下看人——瞧不起人。

4.送客酒歌

“远方的客人你莫走,撒尼人的米酒你还没喝够,端起了碗仰起喝,永远和彝家不分手”。好客的撒尼人在和宾客别离时,只能用离别酒歌来表达内心的不舍,在最后的送客宴席中全家老老少少都会来为客人送行。送客酒歌热情速度较缓慢,音乐形象比较鲜明,结构较为方正,充分体现了迎宾式酒歌的特点。

(二)祭祀酒歌

撒尼人信仰原始宗教,在祭天地、山神和树神的活动中,除了毕摩①的说经文以外,酒歌也是不可缺少的。祭祀酒歌没有迎宾酒歌的奔放豪爽,多了一丝神秘感,祭祀酒歌是人与天地万物互通的桥梁,多以即兴说唱为主。

1.密枝节

撒尼人认为他们是从树上生长出来的民族,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蛇日或猪日,由毕摩带领下,所有户主来祭祀树神(龙树),密枝林是撒尼人的神山,撒尼人每年都要过密枝节。成家后的年轻人,都要来密枝林中认领一棵,每年要祭拜并一直保护、认养下去。密枝节其实就是男人節,那一天,男人们可以敞开内心的一切隐私,高声呼吁、祈祷和申诉。等男人们把自己完全释放后,他们便点香烧纸,拿出家中的上好米酒祭祀神灵,并在歌声中祈求上平安。对酒歌大多是即兴的见物唱物形式,歌词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没有伴奏乐器。

2.祭天地神灵

撒尼人多神崇拜。他们认为山有山神、树有树神、石有石神、房有房神、家有家神、门有门神、柱有柱神。人们每年都会祭祀里面有八位神灵,分别是火神、虫神、瘟神、地神、天神、牛神、虎神、过路将军。在这些祭祀仪式中酒歌当然是少不了的,虽然以毕摩念经为主,但酒在撒尼人心目中是有灵性的,酒歌是互通人与天地万物的桥梁,祭祀场合的酒歌比较庄重,歌词一般是歌颂神灵,歌唱前人的丰功伟绩。

(三)婚礼酒歌

撒尼人家的儿女到十四、五岁就要与父母分开住,一般是在自家正房外另搭盖小房间,阿黑也就是男孩子的在楼下叫“情人房”,女孩子的在楼上叫“花房”。花房、情人房是青年男女互诉爱慕之情,寻找人生伴侣的赛歌场,是情侣“偷婚”“试婚”的爱情“圣地”。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撒尼人酒歌,在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过程中显得细腻而又表露无遗。撒尼青年的婚姻观很是自由和开放,充满浪漫,小伙子们可以成群结队地到邻村的撒尼寨子邀约姑娘们一起跳大三弦和对酒歌,从中挑选意中人,也可以独自一人吹着竹笛拉着三弦琴到姑娘的花房中串门,把看上的姑娘牵回自己的情人房弹琴对歌,诉说衷肠。姑娘们通常喜欢用猜拳酒歌来考验阿黑哥,阿妹喜欢对酒歌的高手,因为这是智慧的象征。酒歌都是即兴的,浪漫而甜蜜的酒歌是促进情意的好方法。

等情侣们的孩子两三岁时,有毕摩帮他们选定一个良辰吉日办婚礼,婚礼总共举行三天,第一天是在新娘家举行,最后两天在新郎家举行。最有情调的是第一天,早上有毕摩念经文为新人求平安,射六箭拜天地四方神灵。在酒席中村民们也是借着喜庆饮酒高歌,宾客们用劝酒歌、激将法、对酒歌的多种方法来灌醉新人的父母。到了晚上最让人心跳的是闹洞房,姑娘们在花房里等着小伙和他们对歌,对的好才让进花房,同时姑娘们还有比对歌更重要的使命——把男方家的小伙灌醉。她们对的酒歌,不循规蹈矩,而是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往往是话中有话,话外有音。

(四)节庆酒歌

撒尼人意为播撒快乐的人,浓郁的民族风貌构筑了多元的民族文化,火把节、冬月节、革马节、花脸节成为了古老传统的文化节日。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就是花脸节和火把节。节庆酒歌发展成为舞台艺术表演。为了迎合演出的效果以创作性酒歌为主,曲调欢快活泼,以齐唱和对唱为主,艺术性强。常用到月琴、三弦、笛子等伴奏乐器。酒歌在重大节庆中不光体现了它的娱乐性,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它的舞台表演功能。

1.花脸节

据民间传说,抹花脸,源于彝族文化中的驱邪避妖,祈求幸福的民俗,锅烟把脸部抹黑、驱魔除害而得名。“花脸节”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为普者黑一带最著名的节日。“抹花脸”是撒尼人择偶交友、表达爱慕之情的有趣活动。节日以欢乐的酒歌拉开序幕,“四方贵客来相聚,八方朋友来相聚。我们彝家有传统,待客先敬一口酒。四方贵客来相聚,八方朋友来相会。我们彝族人多好客,香纯美酒敬亲人,敬亲人罗!”节日中的酒歌是一场精彩的开场白,无伴奏的高亢之音在茫茫的山水之间形成了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歌词和旋律雅俗结合,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易为大众广泛传唱。《喜酒歌》是单一部曲式,分三句,节奏比较统一,曲调发展就在135三音中进行连环跳动。最大的特点是只有1235四个音组成,充分体现了四声性少数民族歌曲的特点。歌曲的主体动机比较单一,主体明朗,歌曲短小,体现了撒尼人思想纯朴。

2.火把节

在仙人洞山青水秀、自然怡人的田园风光中,熊熊篝火旁,在撒尼阿哥、阿妹的带领下,载歌载舞,跳起欢快的三跺脚,在激情的音乐中,他们以一种略带夸张又不无幽默诙谐的肢体语言,完整地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形态与精神世界。在节日中年轻人喜欢赛酒歌如:“阿老表来喝酒,阿表哥来喝酒,阿老表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阿表哥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酒歌融入了浓浓的真情,真正的艺术,源于生活,歌声真实、自然,这里的酒歌是撒尼文化的倒影。

综上所述,撒尼人酒歌,给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撒尼人酒歌真实地反映出撒尼人尊老爱幼、勤劳度日等优良传统和维护伦理道德的社会风尚,以独特的艺术情趣给我们描绘着这片热土的激情和发展的脚步。撒尼酒歌不光是撒尼人民心灵传递的钥匙,也是记载撒尼人文化艺术生活的史诗。为了迎合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酒歌性质发生了改变,但它的艺术性也得到了发展。通过对撒尼人酒歌的调查,发现许多原始的酒歌灰飞烟灭,还有值得研究的艺术文化现象如:毕摩经、大三弦舞和古歌等。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撒尼人酒歌音乐能充分被挖掘,确立其在我国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为推动我国民族文化起到一定作用,并将撒尼人的酒歌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注释:

①毕摩:毕摩译成汉语,有教师、祭司、经师的含义,备受撒尼人的尊敬。

参考文献:

[1]沙马拉毅.彝族文学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云南彝族歌谣集成[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

[3]顾希佳.社会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黄铁.阿诗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5]李勇翔.中国少数民族音乐[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6]韩毅峰.祝酒辞大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7]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8]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化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江雅文.少数民族的酒歌[J].文化民族风情,2007,(01):56-62.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