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法在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2019-06-14孙凤美李清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病区无菌儿科

孙凤美 李清岩

无菌物品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所在,其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1]。近年来,随着院内感染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2],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戴明环(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法是以信息反馈原理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其具有典型的管理科学化、管理秩序标准化特征[3]。这种管理方法自上个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逐渐以其在管理效率及管理效果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管理方法更加符合无菌物品护理管理的要求。为了评估PDCA循环法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12个儿科病区的360个无菌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整个管理流程及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我院儿科采用PDCA循环法开展无菌物品护理管理的时间为分组依据,分别自采用前(2017年3—8月)、采用后(2017年10月—2018年3月)各抽取6个儿科病区的180个无菌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于两组所处时段内,各抽取80例患儿。对照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3.8±0.4)岁。观察组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3.9±0.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即按照医院无菌管理制度开展无菌物品储存、清洁等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法实施护理管理:(1)组建质量控制小组。选取拥有丰富无菌物品管理经验的人员,组建质量控制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PDCA循环法的实施与监管。(2)计划阶段。质量控制小组通过调查相关资料、监督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状况,分析当前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分析确认: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问题包含:无菌物品质量欠佳:部分无菌包存在表面包装破损、标识不清、包装不洁、无菌包过期等。无菌物品交接质量不佳:无菌包交接地点不符合制度规定、交接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偏低。无菌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无菌柜底部与地面间隔不足20 cm、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质量控制小组根据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问题,采用鱼骨图法分别从环境、设备、人员及制度4方面分析其原因。参照上述分析结果制定儿科病区无菌物品护理管理的改进措施、方案。(3)执行阶段。无菌包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医院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开展无菌包管理,确保无菌包包装完好,且无污染状况。按照每日1次的频率,检查无菌包是否过期。无菌包存放管理:更换不合格的无菌柜,确保无菌包存放环境符合存放管理要求;做好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的分类存放。无菌包交接管理:加强手卫生宣传与监督,提高交接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要求交接人员务必于清洁区、无菌区完成无菌物品的交接。(4)检查阶段。执行PDCA循环法的管理方案后,由质量控制小组成员针对各儿科病区的实践执行状况进行监察、管理。质量控制小组的监察要点应以计划阶段分析出的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问题为主。评估执行有效的依据为: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问题消失,或发生率下降。如不符合上述标准,需更换质控方案。如符合上述标准,继续沿用该方案,并结合实际状况选择是否优化质控方案中的细节。(5)处理阶段。参照各儿科病区的无菌物品护理管理结果,判断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执行偏差,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纠正。对于不足及偏差,直接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继续解决,以持续促进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质量的提高。此外,将检查结果中产生的成功经验,纳入后续无菌物品护理管理标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无菌物品管理效果。无菌包细菌学检测合格:无菌落生长;无菌包交接合格:于无菌区域交接;无菌包存放合格:存放无菌柜底部与地面间隔超出20 cm,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观察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

1.4 评价方法

院内感染:患儿入院48 h后发生的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无菌物品管理效果数据、院内感染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无菌物品管理效果

对照组无菌包质量合格率、无菌包交接合格率、无菌包存放合格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

于两组所处时段内,各抽取80例患儿,统计其院内感染发生率。对照组院内感染率高于观察组,组间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4],院内感染的频繁发生使得人们对这一问题形成了广泛关注。院内感染与医院质量管理相关[5],其危害在于:院内感染发生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将随之延长,患者承受的经济负担也会随之增加。而无菌物品作为引发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其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目前医院的院内感染管理现状,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PDCA循环法最初由美国学者戴明提出[6],这种管理方法的核心思路为: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一流程[7],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耐心分析每一次循环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于下一个循环中引入问题的改进策略[8-9]。这种管理方法的特征为:每次循环时,均将管理工作的起点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并持续提高其管理质量[10]。与其他管理方法相比,这种管理方法可有效确保无菌物品管理的合理化、统一化及规范化[11]。

表2 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例(%)]

儿科病区作为医院的主要构成,其无菌物品护理管理状况直接影响患儿的安全。于儿科病区无菌物品护理管理中引入PDCA循环法的作用主要包含:(1)全面提升无菌物品质量。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主要因缺乏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足等,导致无菌包污染、过期等问题未被及时发现,进而影响无菌物品管理质量[12]。PDCA循环法的引入针对上述问题及产生原因,制订了完善的纠正流程,因此,儿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质量也得到良好保障。(2)改善无菌物品存放合格率。在儿科病区无菌物品存放管理方面,可能因缺乏专人管理、未能严格落实无菌物品存放要求、无菌柜选择不当等因素,诱发非无菌物品、无菌物品混放等问题的发生。PDCA循环法引入后,儿科病区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存放制度可得到有效落实,存放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有序、规范。此外,随着儿科无菌物品管理质量的提高,儿科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也可得到有效控制[13]。

综上所述,可于儿科病区无菌物品护理管理中,推行PDCA循环法管理,以改善无菌物品护理管理质量,减少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

表1 两组无菌物品管理效果[包(%)]

猜你喜欢

病区无菌儿科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