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困境与突围之路*

2019-06-14李小军田向阳

山西青年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指导老师

李小军 田向阳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114)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可持续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工程,需要高校各级、各部门“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责任意识。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社团管理的具体实践,探讨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层面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性

意识形态是人们思想、认知、价值观的总和[2]。意识形态是一种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类别上看,有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区别,集中体现为话语权和软实力。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地位,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

高校学生社团对意识形态传播有其独特的价值。目前多数高校建立了意识形态责任制,尤其在网络舆情监管、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会、讲座、论坛审批、思政课主阵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散而不聚”的问题,没有形成部门合力[3]。如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大学生为满足自身在情感、生活、心理和社会的需要,在自愿基础上自发建立的非正式高校学生组织,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载体。高校学生社团在党的理论宣传、弘扬主流价值观、活跃校园文化等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不仅是大学生们施展才华、释放个性的舞台,同时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舞台”。相较于课堂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大学生更加相信社团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社团活动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更能让党的意识形态深入人心,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等方面具有其内在的独特价值,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路径。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传统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内容和模式出现了较大的滞后性,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4]。高校社团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面有着潜在的巨大作用。但是目前为止,其重要性还没有被重视起来,没有发挥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功能。主要存在党的思想领导作用缺位、管理指导主体缺位和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同时,为了保证文章更加客观、准确的表现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特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专门选取了包括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民政职业学院四所学校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保证其样本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5000份,其中有效问卷4600份,问卷有效率是92.0%。本文中涉及的问卷共设计了15道题目,内容主要涵盖高校学生社团关于举办活动的次数、格调、经费等问题。二是社团存在的问题,包括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三是社团对大学生在价值观、社会品德产生的影响。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

表1 问卷统计表

表2 受访者基本情况统计表

(一)学生社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思想领导作用缺位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领导作用需要通过社团管理部门、指导老师和社团学生干部合力开展。根据调研数据,4所高校的社团数量从35到125个不等,社团人数也是从几十到几百,呈现出社团数量多、人数规模庞大的特点。校团委作为具体指导部门管理力度有限,经常疲于应付各种事务性工作,无法切实投入时间和精力站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度去指导管理学生社团、思考和组织开展社团活动。主要依托校社团联合会进行管理,属于朋辈教育类型,在社团发展方向引领上能力有限。另外,在“社团中是否有党的组织”这个问题上,四所学校学生选择“没有”的比例分别是 61.7%、71.6%、60.8%、66.1%,由此可以看出,社团中党的组织建设是极其缺缺的,社团中少了党的组织建设,那么党的意志在传达上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对社团在思想上的领导作用无从体现。

(二)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主体缺位

高校社团指导老师以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兼职为主。大多数高校也没有专门的考核评价制度,指导老师更多是名义上,基本不参加社团的管理运行,甚至不参加社团的具体活动,其指导功能有限。社团学生干部是管理的主力军,他们有激情和热情,但受到自身社会经验和成长阶段的局限,视野相对狭窄、缺乏足够的理性鉴别能力和辨别力,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意识淡漠的问题。他们热衷于开展活动,追逐社会热点和流行,甚至迎合某些低级趣味。另外,由于社团活动经费有限,越来越的社团选择走出来,通过借助社会资源募集经费,在社团市场化、商业化的同时,提高了被意识形态非法组织利用的风险。

表3 社团自身组织建设情况统计分析表

表4 社团开展德育活动情况统计表

(三)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

高校学生社团较之传统的班团组织,尚存在较多问题,诸如纪律性差、管理精细化低等,若高校管理者将学生社团长期束之高阁,置于蛛网尘封的状态,学生社团越来越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突破口。目前对社团的管理方式都处于粗放的“放养”模式。内、外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精品活动的支撑,普遍存在创新性不足、形式单一等问题。学校对学生社团的重视视程度偏低,经费申请流程复杂其额度较小,导致社团无法举办高水平的相关活动,经费投入成为制约高校社团的发展的一大瓶颈。

表5 社团自身建设情况统计分析表

三、高校学生社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路径创新

着力解决高校学生社团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存在的问题,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坚持党的领导作用,抓好制度和队伍建设,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系,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更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体系[5]。

表6 社团经费来源比例

(一)强化党政协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系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也不例外。要强调党的领导、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6]。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积极主动占领这一阵地。具体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协同促进制度,在各层面推行干部交叉任职制度,以有效增强各级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认识和统筹推进。充分发挥党建的龙头引领作用,有计划地推进思想引领进社团。在社团可以建立党支部,加强对社团进行政治引导,帮助社团快速成长,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积极的内容导向,确保社团的运营不偏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线。

(二)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

目前学生社团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组织管理不成体系,活动开展监督管理乏力等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社团管理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加强高校社团管理是发挥社团意识形态功能的重点支撑点。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力量主要包括学校相关的职能部门、社团指导老师和社团学生干部。要明确三方相互协作的工作职责,抓好明责、履责、问责三个关键环节,打造高校党政干部、社团指导老师和社团学生干部“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形成管理合力。

高校职能部门党政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完善社团管理制度,提供专业性指导,强化常态化指导,为社团的思想政治建设领航,为社团的高质量发展标定方向。为了有效地保障学生社团得以有序地运作,高校社团的管理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科学地配备指导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实践证明,指导教师对于一个优秀学生社团的成长与发展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指导老师必须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心,同时要具备驾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建立相应的指导教师负责制,不断完善奖评机制,对于那些能够真正将心沉下来,将身投入大学生社团建设和活动中去的指导老师要予以物质奖励,甚至可以给予其相应的政策扶持,鼓励促进教师进一步地关心和参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社团学生干部是社团管理的日常力量。必须高度重视社团骨干的选拔、培养和教育工作。通过内外调整的方式,要选择政治素质过硬、勇于承担和奉献的优秀学生成为学生社团骨干。并定期或不定期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把学生社团骨干打造成合格的社团领袖和可靠的带头人,把握社团的发展方向,把关社团的日常活动,将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发挥模范榜样的作用,推动其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支点,影响和引领学生社团成员宣传主流意识形态。

(三)完善制度建设,更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体系

学生社团活动形式与内容应与时俱进。以“思想掌握群众”检视“意识形态生产”,重点做好高校学生社团的意识形态知识体系的更新,提升学生社团的发展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7]因此,高校社团活动的内容设计应该主动寻找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的契合点,摒弃空洞的说教与生硬的灌输,转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导入学生社团活动。

加大学生社团保障力度。社团的运行离不开场地、经费等基本的条件保障。高校要统筹校内外资源,结合社团的分类管理模式,给予不同的资助力度。同时,可以采取“服务购买”的方式,如项目招投标的形式,在维持社团运行的同时,实现社团发展的方向引领。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从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两个方面完善社团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需包括社团的招新、社团财务、活动开展、人员认定、干部培养、活动器材等细节。加强社团内部纪律约束,避免社团人员随意流动,提升社团的凝聚力。组织社团干部培训,发挥带头作用,提升学生团体的正面影响力。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指导老师
缤纷社团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就差半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文学社团简介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