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报告为什么不能立等可取

2019-06-13高国强杨江辉

百姓生活 2019年5期
关键词:病理科石蜡切片

高国强 杨江辉

一份病理报告,就像一份“判决书”。病理诊断可以判定肿瘤的良恶性,肿瘤的原发灶在哪,肿瘤是否需要切除,切多大范围,切得干不干净,是否需要继续扩大切除等,都要靠病理医生的诊断报告来决定。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该如何用药?需不需要放化疗等与预后密切相关的治疗手段,也要由病理诊断来决定。那么,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病理报告,在患者看来总是来得很慢,不是“立等可取”呢?

病理诊断是在观测器官的大体(肉眼)改变、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病变特征而做出的疾病诊断,因此它比临床上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做出的分析性诊断(常有多个诊断或可能性诊断)以及利用各种影像(如超声波、X射线、CT、核磁共振等)所做出的诊断,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因此,国外将病理医生称之为“医生的医生”。大多数的病理实验室,就像黑匣子一样不为患者所知,那我们就从标本送检到诊断报告来一探究竟……

标本的前处理:固定和取材

简单来说,固定就是把新鲜标本,放入10%福尔马林中浸泡。看似简单,其作用却至关重要,一旦做不好,在后续过程无法弥补。

首先,固定能防止组织自溶和腐败,使细胞内的特殊成分,如一些蛋白质等沉淀或凝固,使其定位在细胞内的原有部位,便于后续观察;其次,组织细胞内的不同物质经固定后产生不同的折光率,对染料产生不同的亲和力,经染色后容易区别;固定剂还有硬化作用,能够使组织硬度增加,便于制片。因此,充分的固定是制作良好切片的前提,一般要求固定液量应为组织总体积的4~5倍,也可10~20倍。组织取下后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大多数组织应固定24小时。

送检来的标本,不一定要全部做成切片观察,取材就是按照检查的目的和要求切取适当大小的组织块,以供制片进行显微镜检查之用。一般要求大小1.5×1.5×0.2~0.3cm为宜,并详细记录取材过程,必要时对标本摄影存档。

“化学加工”:包埋、脱水、透明、浸蜡

包埋就是用包埋剂(通常为石蜡),将组织包埋成块的过程。只有经过包埋,才能使组织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度,才有利于切成所需要的厚度。石蜡包埋法,是目前病理科最常用的包埋法。

为了让石蜡进入组织,就需要进行脱水和透明。脱水是借某些溶媒置换组织内水分的过程。目前病理科常用梯度酒精,来达到组织脱水的目的。之后需要一种溶剂既能与乙醇混合,又能溶解石蜡,以使石蜡浸入组织块。这种溶剂目前病理科常用二甲苯,因其化学危害较严重,也有用环保透明剂代替的。在这一过程中,因水分被溶剂(如二甲苯)取代,其折射指数接近于组织蛋白的折光指数,组织块变得透亮,因此称之为透明。

最后,组织浸入融化的石蜡,就完成了组织“化学加工”程序。

“手工加工”:切片、染色

接下来就到了制片的关键过程——切片,就是用切片机制作切片的过程。切片机对于一名病理技术员来说,就像枪支之于战士,战马之于骑士。切片要求厚薄均匀,平坦,无褶皱、折叠,无刀痕、裂隙、颤痕。切好的片子放入摊片机中,用载玻片捞起,沥水后放在展片机(烤片机)上烘烤,之后就可以进行脱蜡染色等处理。

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是病理科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染色后组织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呈红色,便于诊断医师观察组织结构,提供诊断依据。除此之外,为显示细胞内外特殊化学物质(如含铁血黄素、黑色素、淀粉样物质、基底膜等),还需要进行特殊染色;免疫組织化学染色,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和特殊的标记技术,可以对组织和细胞内的特定抗原进行定位、定性或半定量检测;原位分子杂交(FISH)对于肿瘤易感基因检测、肿瘤的预后判断和监测、肿瘤的个体化和靶向治疗等方面应用广泛。染色后的切片用中性树胶封固,至此,切片的制作过程就结束了。

病理医师拿到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仔细观察,一组标本,通常要看几十分钟,碰到有问题的还要看了再看。为了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自标本送检之日起,一般3~5个工作日发出诊断报告。如需进一步检查(如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则需再适当延长时日。

猜你喜欢

病理科石蜡切片
带你了解病理科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二元低共熔相变石蜡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世界石蜡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空间大载荷石蜡驱动器研制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QQ远程协助功能在医院病理科的应用
结缔组织痣1例